中医传统疗法社区应用举隅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区卫生工作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而社区中医药服务略显不足,从国家政策上看,中医药服务正在逐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传统的中医疗法如拔罐、刮痧、放血疗法、耳穴贴压、灸法等社区适宜技术,具有简便灵验的治病特点,应广泛用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本文分别介绍了上述中医疗法在社区的工作中临证医案举隅,将传统的中医疗法有机地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中,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
  刺络放血
  患者,男,60岁。2009年6月10日因在家中干活,不慎扭伤,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家属来站求治,检查:两侧腰肌紧张压痛明显,右侧为甚。遂嘱患者直立位,用5号一次性无菌丝注射针头,刺委中附近血络,点刺3下,出血约5ml,颜色紫暗,片刻腰部轻度活动自如,腰痛消失,治疗1次即愈。
  按:腰扭伤一般以经脉郁滞,气血痹阻所致。《丹溪心法》亦曰:“腰曲不得伸,针委中出血而愈”。本例患者两侧腰肌压痛,病在足太阳膀胱经,故取本经之合穴委中,刺络拔罐出血,破瘀生新,疏通膀胱之经气,乃获显效。除此之外,如点刺少商放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大椎放血治疗外感发热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值得社区医生推广。
  拔罐疗法
  患者,男,18岁。2011年5月1日,因发热、咳嗽3天来我社区就诊,常规输液、吃药效果不显,伴见乏力、畏寒、纳呆。测T 37.8℃,咽红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呈Ⅱ°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8次/分,律齐。诊断:感冒,外感风寒。治以疏风散寒,止咳。采用拔罐疗法。取穴:大椎、肺俞、肺底穴。取5个大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分别取上述穴位,留罐10分钟取下。患者即感精神好转,咳嗽减轻。连续治疗3天,感冒痊愈。
  按:本组患者咳嗽均系外感风寒所致。大椎,督脉穴,乃退热解表要穴;肺俞穴,膀胱经背腧穴,通于肺,具有宣肺止咳作用;肺底穴为经验穴,背部肺俞穴下,用于宣肺解表。诸穴合用,已达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此外,拔罐还可治疗急性胃肠炎,偏头痛,失眠,腰背痛等临床常见疾病。但应注意,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出现水泡。
  刮痧疗法
  患者,女,44岁。2010年4月28日初诊。主诉:后枕部及巅顶头痛半年余,加重1天来我社区就诊。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因跟丈夫吵架,后开始出现后枕部及巅顶头痛,多呈胀痛感,偶有搏动性疼痛,伴月经不调,平素急躁易怒,寐差,饮食正常,二便调。舌质红,苔少,脉弦滑。诊断:头痛(肝郁化火),治以疏肝解郁,清泻肝火。采用刮痧的方法,选取后背膀胱经之两侧背俞穴(重点肝俞、胆俞穴)。从上向下进行刮拭,以出痧为度,患者肝俞、胆俞穴附近出现大片紫红色痧点。治疗后嘱患者避风,注意保暖。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5次。头痛好转,自觉全身轻松,心情舒畅,睡眠正常。
  按:患者头痛半年余,加重1天为主诉就诊,伴有情志失调等表现,考虑为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继而循经上扰清窍而头痛;《素问·长刺节论》:“迫藏刺背,背俞也”。指背俞穴接近内脏,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背腧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而刮痧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疏肝理气的作用。治疗时采用从上向下的方法刮拭,可以起到清泻肝火之目的。临床上刮痧还可镇痛、排毒、促进新陈代谢,治疗如感冒,气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腰肌劳损等病症,疗效确切。
  耳穴贴压法
  患者,女,36岁。2011年8月20日初诊,主诉呃逆1小时。患者于中午进食凉米线后而致呃逆,不止。症见:呃逆频作,呃声不断,舌淡苔白腻,脉弦。诊断:呃逆。治疗采用耳穴贴压法。查见:右侧耳穴的耳中穴上发现针尖状红色点状阳性反应点,选取并配合肝、胃、脾、神门、咽喉诸穴。用医用胶布胶布粘王不留行子贴压。待患者有疼痛感时,反复点按此穴,约3分钟左右,患者呃逆逐渐停止。嘱其每隔4小时按揉1次,转天随访,呃逆未作。
  按:呃逆由胃气上逆而致。患者进食凉品,致寒邪直中胃腑,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上冲喉间而发出呃逆。耳为宗脉之聚,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联系,通对耳穴相应穴位如耳中、肝、脾、胃、咽、神門的刺激,可抑制迷走神经的兴奋性,缓解膈肌痉挛。此外,耳穴贴压法还可作为高血压、颈椎病、失眠、肥胖、消化不良、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操作简便易行。
  热敏灸法
  患者,女,65岁。2011年10月初诊。主诉:间断双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1周。下楼梯时疼痛加重,下蹲困难。查体:双膝关节肿胀,内、外膝眼,血海穴压痛明显,膝关节屈曲受限。X线正侧位片示: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热敏灸法。取穴:用点燃的艾条在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构成的区域内,探寻热敏点。距离热敏点3cm左右用艾条进行悬灸,直至热敏点消失,约1小时左右,灸闭,患者顿感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有轻快感。1次/日,共灸10次。患者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行走如常。
  按:热敏灸属于灸法的一种,临床运用疗效显著。膝骨关节炎中医属“痹症”
  范畴,此患者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加之风寒湿阻于经脉,不通则痛,而致本病。采用热敏灸法,选取膝关节局部热敏穴位施灸,以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发经络传感,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从而调理脏腑经络气血以提高临床疗效,故疗效较一般针灸方法更为显著。但是悬灸时间一定要长,以确保疗效。此种灸法还可治疗如过敏性鼻炎、腰椎间盘突出、筋膜炎、月经不调、颈椎病、性功能障碍等疾病,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应用拔罐、刮痧、放血疗法、耳穴贴压、灸法等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中医适宜技术,积极开展出诊、家庭病床、家庭保健服务,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结合社区中医门诊的方法,将传统的中医疗法有机地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中,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不断地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制定社区干预方案和干预措施,开展慢性病预防管理,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的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配合针灸穴位
  
其他文献
呋喃唑酮又称痢特灵,属于广普抗菌药,对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效.其内服后难吸收,肠道内药物浓度高,故用于治疗各种肠道感染效果较好,且细菌对其不易产生
摘 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4粒/次,3次/日,疗程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心绞痛、血液流变学、血管紧张素(Ang)和心钠素(AN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冠心病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8%和78.9%,对照组为90.4%和
目的:总结42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患者42例.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5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心脏骤停2例,心动过缓
近年来,对5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每天便后给行祛毒汤加减中药液坐浴后给予红光理疗,观察患者肛门部创面愈合时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免疫接种是用人工的方法把有效的生物制剂(疫苗、菌苗、类毒素、高免血清等)引入动物体内,从而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易感的动物转化成为对该病原
细胞凋亡是受到包括基因在内的多种因素调节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随着对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在致病作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述了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