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裂果现象直接影响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而影响果实的商品性。该试验从长果枝留果量和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灌水间隔天数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不同处理果实的单果重,采用长果枝留果量为5~7个,与不疏果处理相比果实的裂果率明显下降;在幼果至果实膨大期,间隔8~11 d灌水1次,可显著降低裂果率,并有利于商品果生产。
关键词 油桃;疏果;灌水;裂果
中图分类号 S6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037-02
植物学分类中,桃树属于蔷薇科桃李属植物。桃树为落叶小乔木,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果树,也是一种名贵的花木。在我国桃果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有“仙桃”“寿桃”的文化内涵。部分桃树的果实不仅可鲜食,还可以用于加工。加工产品有桃果汁、桃果酱、桃果珍、桃果冻以及糕点等。桃又分为普通水密桃和油桃等。油桃属于普通桃的一个变种,又称光桃、李光桃。其果面光洁无毛,外观诱人,色泽艳丽,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特殊风味,耐贮运,货架期长,为果中佳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油桃作为一种新兴水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生产中裂果的问题成为油桃高效生产的瓶颈。然而,目前关于油桃裂果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为明确油桃裂果的原因,该试验重点研究了幼果期留果量、果实膨大期灌水间隔天数2种栽培措施对油桃裂果的影响,逐步获得减轻油桃裂果的相应技术措施,为油桃的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为探明油桃裂果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该试验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浮梁县三龙镇桃树种植园进行。选用6年生,树势中庸偏上,管理水平一致,生长结果盛期的桃树为试材。
1.2 试验方法 在供试园区内,随机选取9株油桃(中油4号,下同),在幼果期进行长枝疏果,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留3个果、5个果、7个果,不疏果为对照,3次重复,单株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同时,随机选另外9株油桃,在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间隔5、8、11 d灌水,不灌水为对照,共3次重复,单株小区,随机区组试验。
1.3 裂果率的统计 在果实成熟前6 d(果实膨大末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结果主枝调查总果数、裂果数,计算裂果率(裂果率=裂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果枝不同留果量对油桃裂果的影响 长果枝不同留果数的裂果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留3个果的裂果率与留5、7个果和不疏果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不疏果处理的裂果率为最低,达10.53%;留3个果的处理裂果率为最高,达24.18%。留果量增多,有减轻裂果的趋势,留果量减少,裂果率升高(留果量与裂果率呈负相关);留果量增多,果实单果重依次下降,留果量减少,单果重升高(留果量与单果重也呈负相关)。
从树体营养分配的角度分析,树体果实个数减少,就相当于主枝的营养库被少数的果实吸收,使果实细胞快速膨胀,最终因超过果皮膨胀的速度而裂果。不疏果处理的裂果率最低,是由于果实吸收的养分均衡,细胞膨胀度小且结构比较紧凑,引起果实单果重下降,商品性低,经济效益下降。
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综合上述裂果率及果实单果重的试验数据,建议在生产中采用长果枝留果量为5~7个果,以降低裂果率,并兼顾产量,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的目的。通过疏果减少养分消耗,使果实分布均匀,数量适中,保持合理的叶果比,可改善果品质量,增强其抗性,以减轻裂果[1]。
2.2 长果枝不同灌水间隔天数对油桃裂果的影响 不同间隔天数灌水与裂果率的关系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间隔8 d与间隔11 d灌水的裂果率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其中,间隔5 d灌水1次裂果率为最低,达7.30%;不灌水处理裂果率为最高,达26.60%。灌水
间隔期加长,有提高裂果的趋势,即灌水间隔期加长,裂果率上升,灌水间隔期与裂果率呈正相关。果实单果重的数据表明,灌水间隔期的加长,对果实单果重的差异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从桃树结果期需水量的状况分析,灌水间隔期短,土壤水分变化缓和,能平缓地满足果实对水分的需求,使果肉和果皮生长速度趋于一致,可明显减少裂果发生。而旱后灌水,使土壤水分变化剧烈,果实生长速度由慢转变为急剧加快,果肉体积增长速度超过果皮扩大速度,从而导致裂果[2],为此油桃果实膨大期灌水期间隔10 d以上,不利于果实的正常发育。
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综合上述裂果率及果实单果重的试验数据,以及灌水的成本需求,建议在生产中本着少量、均衡、多次和适当控制的原则,在幼果至果实膨大期,以8~11 d灌水1次为宜,使土壤持水量58%~62%为宜。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结合不同处理果实的单果重,采用长果枝留果量为5~7个,与不疏果处理相比果实的裂果率明显下降;在幼果至果实膨大期,间隔8~11 d灌水1次,可显著降低裂果率,并有利于商品果生产。
3.2 讨论
(1)油桃果实裂果常常受幼果期疏果、灌水间隔天数、品种类型、栽植密度、树盘覆盖、果实套袋等方面的影响。该试验只是研究了疏果和灌水间隔天数这2种栽培措施对油桃裂果的影响。从实践经验看,要减轻油桃的裂果,达高产优质的目的,应考虑立地条件的因素,因为不同立地条件下降雨不同,如南方地区夏季雨水多、雨量大油桃裂果严重,而北方地区夏季较干旱,裂果情况较南方轻些。为此,在引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降雨情况。
(2)环境因子急剧变化是影响裂果的重要因子之一[3]。降雨量与裂果发生有很大关系。有研究表明,降雨量大时,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叶片蒸腾速率减少,转移给果实的水分相对增加,同时,降雨时果皮可直接吸水,因而促进果实开裂;有研究者认为,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前期干旱少雨,近成熟时高温多雨容易引起裂果,这是由于土壤含水量大幅度变化造成供给果实的水分急剧增加的缘故[4]。施肥量与裂果发生有一定关系。如果土壤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就会造成树体生长不良,果实发育差,导致果实在成熟前后开裂。同时,前期干旱,果实膨大期大水漫灌,温湿度忽高忽低,天气时晴时阴,都与裂果的发生有很大关系。7月份以后控制肥水,雨季注意排水,秋末施足优质农家肥,为减轻裂果奠定基础[5]。
(3)
栽植密度和套袋对油桃裂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也可加重裂果的发生。研究表明,适宜的栽植密度可使树势保持中庸,保证营养供应均衡,改善果实品质,有利于降低油桃裂果。栽植密度不当造成树势过强或过弱,树体营养失调,造成裂果严重[6]。另外,这可能是套袋后果实所处的微环境(温、湿度)相对稳定,延缓了表皮细胞、角质层和细胞壁纤维的老化,果皮有了较大的韧性,同时套袋使果实水分交换率降低,从而降低了果皮的表面张力,因此果皮不易开裂。套袋兼有防病防虫的作用,可以保护果皮,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增加果实光洁度,减少果实纤维和紫色素,也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途径[7]。
参考文献
[1] 潘佑找,杜小玲,朱伶俐.南方地区果树裂果原因及防治[J].河北果树, 2005(2):52-53.
[2] 边卫东,李兴明,朱庆须,等.“25-10”甜油桃裂果规律初探[J].河北果树,1997(2):12-13.
[3] 杜平,马瑞娟,俞明亮,等.油桃裂果机制及防治措施[J].南京农专学报,2003(1):24-27.
[4] 于泽源.果树裂果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0(3):28-30.
[5] ZIELINKI Q B.Resistance of sweet cherry varieties to fruit cracking in relation to fruit and pit size fruit colour[J].Proc Amer Soc Hort Sci,1964,84:98-102.
[6] 韩明玉.目前油桃生产中尚待解决的问题[J].西北园艺,1995(10):17-22.
[7] 王亚林,边媛,王刘杰,等.套袋可防治油桃裂果和青斑[J].中国果树,1994(3):44.
关键词 油桃;疏果;灌水;裂果
中图分类号 S6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037-02
植物学分类中,桃树属于蔷薇科桃李属植物。桃树为落叶小乔木,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果树,也是一种名贵的花木。在我国桃果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有“仙桃”“寿桃”的文化内涵。部分桃树的果实不仅可鲜食,还可以用于加工。加工产品有桃果汁、桃果酱、桃果珍、桃果冻以及糕点等。桃又分为普通水密桃和油桃等。油桃属于普通桃的一个变种,又称光桃、李光桃。其果面光洁无毛,外观诱人,色泽艳丽,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特殊风味,耐贮运,货架期长,为果中佳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油桃作为一种新兴水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生产中裂果的问题成为油桃高效生产的瓶颈。然而,目前关于油桃裂果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为明确油桃裂果的原因,该试验重点研究了幼果期留果量、果实膨大期灌水间隔天数2种栽培措施对油桃裂果的影响,逐步获得减轻油桃裂果的相应技术措施,为油桃的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为探明油桃裂果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该试验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浮梁县三龙镇桃树种植园进行。选用6年生,树势中庸偏上,管理水平一致,生长结果盛期的桃树为试材。
1.2 试验方法 在供试园区内,随机选取9株油桃(中油4号,下同),在幼果期进行长枝疏果,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留3个果、5个果、7个果,不疏果为对照,3次重复,单株小区,随机区组试验。同时,随机选另外9株油桃,在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间隔5、8、11 d灌水,不灌水为对照,共3次重复,单株小区,随机区组试验。
1.3 裂果率的统计 在果实成熟前6 d(果实膨大末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结果主枝调查总果数、裂果数,计算裂果率(裂果率=裂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果枝不同留果量对油桃裂果的影响 长果枝不同留果数的裂果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留3个果的裂果率与留5、7个果和不疏果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不疏果处理的裂果率为最低,达10.53%;留3个果的处理裂果率为最高,达24.18%。留果量增多,有减轻裂果的趋势,留果量减少,裂果率升高(留果量与裂果率呈负相关);留果量增多,果实单果重依次下降,留果量减少,单果重升高(留果量与单果重也呈负相关)。
从树体营养分配的角度分析,树体果实个数减少,就相当于主枝的营养库被少数的果实吸收,使果实细胞快速膨胀,最终因超过果皮膨胀的速度而裂果。不疏果处理的裂果率最低,是由于果实吸收的养分均衡,细胞膨胀度小且结构比较紧凑,引起果实单果重下降,商品性低,经济效益下降。
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综合上述裂果率及果实单果重的试验数据,建议在生产中采用长果枝留果量为5~7个果,以降低裂果率,并兼顾产量,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的目的。通过疏果减少养分消耗,使果实分布均匀,数量适中,保持合理的叶果比,可改善果品质量,增强其抗性,以减轻裂果[1]。
2.2 长果枝不同灌水间隔天数对油桃裂果的影响 不同间隔天数灌水与裂果率的关系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间隔8 d与间隔11 d灌水的裂果率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其中,间隔5 d灌水1次裂果率为最低,达7.30%;不灌水处理裂果率为最高,达26.60%。灌水
间隔期加长,有提高裂果的趋势,即灌水间隔期加长,裂果率上升,灌水间隔期与裂果率呈正相关。果实单果重的数据表明,灌水间隔期的加长,对果实单果重的差异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从桃树结果期需水量的状况分析,灌水间隔期短,土壤水分变化缓和,能平缓地满足果实对水分的需求,使果肉和果皮生长速度趋于一致,可明显减少裂果发生。而旱后灌水,使土壤水分变化剧烈,果实生长速度由慢转变为急剧加快,果肉体积增长速度超过果皮扩大速度,从而导致裂果[2],为此油桃果实膨大期灌水期间隔10 d以上,不利于果实的正常发育。
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综合上述裂果率及果实单果重的试验数据,以及灌水的成本需求,建议在生产中本着少量、均衡、多次和适当控制的原则,在幼果至果实膨大期,以8~11 d灌水1次为宜,使土壤持水量58%~62%为宜。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结合不同处理果实的单果重,采用长果枝留果量为5~7个,与不疏果处理相比果实的裂果率明显下降;在幼果至果实膨大期,间隔8~11 d灌水1次,可显著降低裂果率,并有利于商品果生产。
3.2 讨论
(1)油桃果实裂果常常受幼果期疏果、灌水间隔天数、品种类型、栽植密度、树盘覆盖、果实套袋等方面的影响。该试验只是研究了疏果和灌水间隔天数这2种栽培措施对油桃裂果的影响。从实践经验看,要减轻油桃的裂果,达高产优质的目的,应考虑立地条件的因素,因为不同立地条件下降雨不同,如南方地区夏季雨水多、雨量大油桃裂果严重,而北方地区夏季较干旱,裂果情况较南方轻些。为此,在引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降雨情况。
(2)环境因子急剧变化是影响裂果的重要因子之一[3]。降雨量与裂果发生有很大关系。有研究表明,降雨量大时,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叶片蒸腾速率减少,转移给果实的水分相对增加,同时,降雨时果皮可直接吸水,因而促进果实开裂;有研究者认为,果实在发育过程中,前期干旱少雨,近成熟时高温多雨容易引起裂果,这是由于土壤含水量大幅度变化造成供给果实的水分急剧增加的缘故[4]。施肥量与裂果发生有一定关系。如果土壤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就会造成树体生长不良,果实发育差,导致果实在成熟前后开裂。同时,前期干旱,果实膨大期大水漫灌,温湿度忽高忽低,天气时晴时阴,都与裂果的发生有很大关系。7月份以后控制肥水,雨季注意排水,秋末施足优质农家肥,为减轻裂果奠定基础[5]。
(3)
栽植密度和套袋对油桃裂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也可加重裂果的发生。研究表明,适宜的栽植密度可使树势保持中庸,保证营养供应均衡,改善果实品质,有利于降低油桃裂果。栽植密度不当造成树势过强或过弱,树体营养失调,造成裂果严重[6]。另外,这可能是套袋后果实所处的微环境(温、湿度)相对稳定,延缓了表皮细胞、角质层和细胞壁纤维的老化,果皮有了较大的韧性,同时套袋使果实水分交换率降低,从而降低了果皮的表面张力,因此果皮不易开裂。套袋兼有防病防虫的作用,可以保护果皮,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增加果实光洁度,减少果实纤维和紫色素,也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途径[7]。
参考文献
[1] 潘佑找,杜小玲,朱伶俐.南方地区果树裂果原因及防治[J].河北果树, 2005(2):52-53.
[2] 边卫东,李兴明,朱庆须,等.“25-10”甜油桃裂果规律初探[J].河北果树,1997(2):12-13.
[3] 杜平,马瑞娟,俞明亮,等.油桃裂果机制及防治措施[J].南京农专学报,2003(1):24-27.
[4] 于泽源.果树裂果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0(3):28-30.
[5] ZIELINKI Q B.Resistance of sweet cherry varieties to fruit cracking in relation to fruit and pit size fruit colour[J].Proc Amer Soc Hort Sci,1964,84:98-102.
[6] 韩明玉.目前油桃生产中尚待解决的问题[J].西北园艺,1995(10):17-22.
[7] 王亚林,边媛,王刘杰,等.套袋可防治油桃裂果和青斑[J].中国果树,19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