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研究综述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近8年来拓展训练研究领域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学校教育领域内拓展训练研究的规律、特点;根据已有成果,整理研究有关思路,找到研究需要补足的地方。研究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中大量集中在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学校教育的可行性分析、拓展训练对学生素质的影响等两个方面;对拓展训练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拓展训练课程化的实践研究偏少;拓展训练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研究还有欠缺;在拓展基地建设的安全性研究和拓展训练师资培养路径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育教育改革;课程开设;可行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7(a)-0000-00
  
  1研究目的
  
  1995年,原中组部干部三处的刘力处长从国外考察干部培训过程中发现了国外广受欢迎的一种企业干部培训的新模式----户外体验式培训。刘力先生致力于将这种新的培训形式在中国推广,下海成立人众人教育集团,1996年将“拓展训练”注册成为商标,现在拓展训练已经成为整个户外体验式培训行业的代名词。经过近十三年的发展,拓展训练这种企业管理培训形式已得到中国内地企业界和管理界的高度认同,拓展训练的理念也逐渐在教育界引起愈来愈广泛的重视。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将拓展训练的模式和理念引入到学生素质教育中去,也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新课程的需要,激发更多体育教师的热情投入到这一潮流中,本研究拟对近8年的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内对拓展训练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拓展训练在学校教育研究领域内的已有成果和找到需要补足的地方。
  
  2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段定为从2000年到2008年,用“拓展训练”和“户外体验式培训”分别作为文献标题和关键词和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共搜得相关文献1013篇,剔除报道类和介绍类文献,以及重复搜索项,共选取184篇作为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②归纳推理法;③数据分析法。
  
  
  4研究结果分析
  
  4.1拓展训练基础理论研究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中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反映的是多种学习理论的综合。我国对于这样一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尚处在“初级模仿”阶段,。拓展训练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推广于世界各地,为一新兴蓬勃的教改浪潮,拓展训练在国外已有相当的发展和研究;在国内,将这种教育理念与模式引入与推广,目前主要以实际项目操作为主,对于其学理基础的研究很少涉及。目前已经出版的专门研究拓展训练的书籍中,《拓展训练》(2006)和《学校心理素质拓展》(2004)是两种影响面比较大,引用较为多的文献来源,它们对拓展训练的历史发展及心理学基础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二者在理论支持方面有不同框架体系。有学者研究了“拓展训练”共同要素,探讨了各要素与其背后诸多学习理论之间的支撑关系,主要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方面进行分析。
  拓展训练最初主要用于企业管理培训,其理论支持系统中还有《组织行为学》,但目前作为拓展训练融入教育体系的尝试源于体育教育的最新尝试,这跟拓展训练中吸纳了大量的兼职高校体育教师的历史背景分不开。此外,拓展训练的心理学基础源于国外,所以如果希望其为本土化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进一步的研究拓展训练的基础理论并结合中国特殊环境下的理论研究特别需要。在拓展训练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讨还未进入到实质阶段。
  
  4.2拓展训练引入教育系统研究
  拓展训练被引入到教育系统,经历过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最初的实际操作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培训的实践,因此,经过有兼职拓展培训师经验的体育教师的推介下,它才逐渐被教育系统所接受。目前40%拓展训练研究文献集中在拓展训练引入教育系统,特别是体育教育上。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育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主要针对学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意义等方面,其中涉及到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探讨的描述性研究;他们得出了新结论即在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人文理念指导下,诞生的大学生心理拓展培训课程。它与传统体育课程完全不同。拓展训练体育课教学模式方面,特别是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上意义尤为重要。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把拓展训练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顺应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学校体育拓展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证性研究。有学者试图找出其向体育教学迁移的最佳契合点,并提出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拓展训练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实践研究,验证了拓展训练在促进职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在构建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还有学者对在集体项目中引入拓展训练理念进行了探索,发现拓展训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提高篮球团队配合的意识,而且可能影响比赛的结果。其他学者对个体项目的实践研究也认为:拓展训练较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更为明显的作用,场地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
  
  4.3拓展训练影响学生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影响大学生素质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现有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广义素质影响研究、对心理素质影响、和对组织影响研究。前两者体现在对个体作用上,后者体现在对群体或团队上。
  广义素质包含内容众多,有学者通过拓展训练影响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对比试验,得出拓展训练对他们正面提升作用明显。其他学者通过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方法也研究了拓展训练在团队精神、社会实践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影响,研究结论都认为拓展训练的对大学生的这些素质产生了正面积极影响,效果明显。
  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方面,有实验验证:拓展训练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实验前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这4个因子上呈现了变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产生了积极影响,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对组织的影响研究认为:拓展训练是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良好平台,将拓展训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将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和创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另外,拓展训练对就业竞争力、高职营销专业能力提升也有明显作用。
  
  4.4拓展训练教学现状研究
   将拓展训练引入到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它将是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和创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也存在较多问题:缺乏统一教学大纲;具备系统拓展训练理念的体育教师缺乏;针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研发工作滞后,简单照搬企业管理操作模式和教学内容。
  
  5结论及建议
  
  ①拓展训练在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现阶段可以划分为拓展训练基础理论研究、拓展训练引入教育系统研究、拓展训练影响学生素质研究和拓展训练教学现状研究4个类别,其中拓展训练引入教育系统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对学生素质影响研究次之,二者占研究成果的80%强。
  ②当前还需加强研究领域的是对拓展训练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拓展训练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研究。
  ③目前迫切需要的研究是拓展训练课程化研究、拓展基地建设的安全性研究以及拓展训练师资培养研究。
  ④现阶段相关文献研究大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只是笼统地概述了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方面,缺乏客观、具体的实验研究;其次,关于拓展训练是否能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影响,是否受性别和参与态度的差异而最终影响实验效果等都缺乏客观的数据分析。现阶段文献对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师资、项目引进、安全等重要相关方面是一带而过,缺乏仔细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韩庭卫.户外拓展训练全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4]钟启旸,周详.拓展训练的学习理论基础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P20-23.
  [5]唐建倦.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6,(4):135.
  [6]于振峰.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5-17.
  [7]胡玉华,朱小毛.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88-91.
  [8]吴远军,田卫征.拓展运动课程化研究现状与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389-390.
  [9]王军利.拓展训练模式教学法的探索性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6,3,61-63.
  [10]马志强,翟文建.拓展训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影响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
  [11]杨耀华.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9-120,127.
  [12]简波,齐莹.拓展训练及其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4,140-142.
  [13]张卫军,路静.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引导教育的实证研究—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验应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4]甄银龙.职业实用性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NO20:241-243.
  [15]王忠波.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实验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NO2:57-58.
  [16]邓罗平,袁毅,郑东霞.拓展训练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9,NO3:131-133.
  [17]崔建.拓展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1月.603-604.
  [18]张吾龙,周惠娟.拓展训练教学对提高普通高校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月,113-115.
  [19]胡玉华,朱小毛.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5月,88-91.
  [20]徐洁.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3月,168-169.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通过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精神的学习、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途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
研究背景:   肺癌被认为是所有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肺癌的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ancer,NSCLC),65%的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丧失手术机会。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群众文化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永州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和进步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对民族经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动力.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英语学科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
两年前曾经去西实验小学支教,那一年里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下课的时候孩子们不是拉着我的手,靠着我的胳膊,就是轻轻地抱我一下,一年里我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年级第一.一年里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定位的本科院校,可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技术
我国民航院校机务类学生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却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机务类学生的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研究适应当代民航业发展、符合航空企业需求的机务人才内涵,构建机务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