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是作家,但喜于写作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是以作品来发言的,不管他权力多大,也不管他名声怎么显赫,如果他没有几部叫得响的作品,没有一批又一批五体投地的粉丝,他就不可能让人信服和崇拜,更不可能流芳百世。作品是作家的全部价值所在。
   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要像作家那样以写作为主,但应当喜欢写作,并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道理很简单,语文教师从事的是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教学。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只有亲自怀孕过的母亲最清楚其中的喜与忧;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只有创作者最明白其中的甘与苦。如果把当下语文教学比作一个作坊,那么,在这个作坊里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引导学生解读一个个具体的文本。要做到解读基本正确,也许并不难,但如果要做到真切而深入,那就不是一桩容易的事。但如果教师自己是一个写作爱好者,就更有把握做好这道工序。因为喜于写作的语文教师更容易与作家产生共鸣,会把自己的写作感受融入到具体的解读中去,会用自己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中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指导学生写作。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写七八篇课堂作文,平时还有日记、周记之类的自由作文。对于学生的这些作文,你怎么指导?是站在岸上指手画脚,喊破喉咙,还是亲自下水,和学生一道游泳,边游边说,做示范动作。当然,站在岸上指手画脚,也可以算是指导,可这样的指导,学生听得懂吗?能服吗?同样,如果你写出来的文章棒棒的,学生不佩服都不行。
   数学、自然等学科的教师可以不喜欢写作,但语文就不行。这是由语文这门学科的特征决定了的。可是,在和语文教师的接触中,笔者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不喜欢写作。”“一听要我写,我就害怕,就头痛。”一个一听写作就要头痛的人,是不大可能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笔者曾经组织过几次语文教师现场作文竞赛,自愿报名者总是寥寥无几,许多人参赛,都是学校领导指名道姓钦定的。害怕参赛的主因,就是不会写和不经常写了。如今不少学生不喜欢作文,恐怕也与教师不喜欢写作有关。一个不喜欢写作的教师怎么可能教出喜欢作文的学生呢?
   其实,在现在的语文教师中,原先曾经喜欢过,或者有一段时间钟情过写作的人还是不少,只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就“移情别恋”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写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既需要思想,又需要能力,也需要毅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只有一次次地实践,而且肯定要经过无数次失败。但是,当你真地爱上写作后,你也许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写作的天地是如此宽广,原来语文的人生是这样精彩,这样丰富。
   爱好写作吧,每个星期或每个月,都挤出时间来写一点,几百字,千把字都行,慢慢地,你就会找到写作的感觉。当然,最好是上瘾,一个星期不写点东西,就觉得不舒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311200)
其他文献
严寒过去,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这是三月,是春天。  春天有春天的景象。看,“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这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也是我们很多人都能看到的春天。本期的《美文品读课》栏目,我们为小朋友们选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还
郑嘉琦,我们班的小帅哥,小小年纪,就戴上了一副黑框的深度近视眼镜。如果你觉得他这是看电视和玩电脑造成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可是出了名的“小书迷”,完全是书看得多的缘故!《三国演义》《水浒传》《汤姆叔叔的小屋》《赛尔号》《洛克王国》……要是评选“阅读奖章”的话,我相信这枚奖章非他莫属。  每当拿到一本好书时,他便兴奋得两眼发亮,满脸通红,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瞧,他那双渴望知识的小眼睛
我是书包,每天贴身陪伴小主人,最近因为行动不便,我去看医生了。  医生检查后,对我说:“你是典型的书包肥胖症,应该尽早减肥,否则会因能量过剩而导致死亡(书包破裂)。”在医生那里查明了病因,我心中忐忑不安,赶紧召集了我所有的身体器官,想调查到底是哪些家伙致使我身体肥胖。  笔袋先说话了:“我就像人类身体里的血管,每支作用不同的笔则像是运输氧气的红细胞,我可是一介良民,就像血液是人类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
一天,豆豆围着一块木头打转。  妈妈感到很奇怪:“豆豆,你在干什么?”  豆豆说:“我在求鱼。”  妈妈不明白豆豆的话。  豆豆说:“我们刚学了一个成语叫‘缘木求鱼’,说围着木头就有鱼。”  妈妈无语。
开学这么长时间了,还没上过一节体育课呢!每次一到体育课时间,我们都在心里默默期盼……  可是,老师总是说:“毕业班,学习要抓紧,这节体育课我们……”一次次盼望,换来一次次失望。同学们心中对体育课的渴求也与日俱增。  经过班委会的多次“联合上访”,今天的体育课,老师终于点了头。下午第二节课,同学们早早地排好了队,像等待阅兵一样等候在操场上。  老师终于来了,同学们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无不欢呼雀跃。老
【摘 要】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增加积累,就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深入研究教材,比较全面地把握好一篇课文,进而准确地定位一类文本,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整本书的阅读。其中,针对单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确定适合的阅读目标以及教学策略;针对同类文本的定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话编者,了解作者,关注文体;针对整本书的阅读,师生要找到篇与篇、篇与本之间的“互文”关系点。  【关键词】一篇带一本 群文阅读 细节描写 烘托 
我总觉得这本书不用任何导读。你只要负责感动和笑就行了。  作者岛田像跟你聊天一样,通过一件一件事,跟你说阿嬷。阿嬷就是外婆。  很多人一听到奶奶或者外婆就受不了,奶奶和外婆就是童年,就是自己老了的样子,就是最终要去的怀抱。  小说里的昭广为什么会和阿嬷生活在一起?  那个时候,昭广八岁,父亲因为核辐射去世了,昭广是“父亲留给母亲的纪念”。母亲在一个大贫民窟里摆摊,努力养活自己和子女。后来坚持不住了
你知道这些数字俗语分别表示什么吗?请用线连一连。  二一添作五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  三下五除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  八九不离十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差不多  十有八九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  十拿九稳 表示归根到底  小九九 表示把握大  十万八千里 表示很不容易  九九归一 表示信心十足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距离远  (江
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语用学”的知识进行着阅读教学。简单地说,“语用”就是使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帖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段、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有效的语用学习,要跟内容理解、情感陶冶、学法指导相融合,才能进入文化意义上的语用妙境,才能真真切切地看到学生在短短40分钟里由陌生到熟悉、由不会到会的学习成长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
编者按  语文教学积弱已久,有人胼手胝足,忙于灌输知识、拼抢分数,也有人心骛八极,戴着镣铐设法突围。去年开始,有新锐教师和语文专家将哲学思辨引进了小学语文课堂,如浙江新生代教师郭初阳、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庆明等。今年3月下旬,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也以“儿童与哲学”为主题,有教师还将自己的理念在课堂上进行感性演绎,场面热烈。这些探索无疑很有价值,但问题也不少——或胶柱鼓瑟,或流于艰深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