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基线在电力线巡检同名像点匹配中的应用

来源 :遥感信息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双目近景摄影测量系统探测电力线与电力线或其他地物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于电力巡线作业。一般设计的双目系统其基线多为水平布设,由此获取的电力线影像中电力线上某点的核线与电力线大量重合,再加之单调天空色彩为背景,这给像对上电力线同名像点的匹配的正确性与精度带来了不利影响。垂直基线即垂直于电力线走向的基线布设形式,用于电力线同名像点的匹配可以最大限度消除歧义点,并保证像素级的初次匹配精度。本文主要从非歧义性和精确性两个方便阐述了利用垂直基线克服电力线匹配的不利因素的过程,并以实验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过程和评价,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利用RADARSAT-2全极化SAR影像和极化特征参数提取精确的海岛礁范围的技术方法。极化特征熵参数描述了目标散射的随机性,与海水相比海岛礁处于较高的去极化状态,因此海岛礁的熵值明显大于海水的熵值。首先本文利用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最大数学期望)算法自动计算的提取海岛礁最佳阈值对熵参数文件进行阈值分割,得到海岛礁的初始分割结果。由于受到船只和海水表面波浪
通过查询北京一号、环境一号和CBERS-02B三颗国产资源卫星在2009年内所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存档数据,从季度、半年度、年度3个时间尺度和全国、分省两个空间尺度,对单颗卫星的覆盖能力和3颗卫星的综合覆盖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并根据分析结果从数据源、监测周期等几个方面为宏观监测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
以黄淮海为研究区,基于MODIS EVI植被指数遥感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夏玉米关键物候期(苗期、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进行了监测。使用地面物候观测数据对监测结果加以检验,并与其他常见的遥感监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研究监测结果总体误差小于±6天,误差较大的区域多出现在地势较高,种植结构较复杂的地区。研究结果可为进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依据。
作物种植面积对调整农业结构、制定区域粮食安全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东省嘉祥县为研究区,利用3景不同时相的HJ卫星CCD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样本,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秋收作物(玉米、棉花和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特点,对分类影像进行系列阈值分割、掩膜处理,最后利用决策树算法成功提取了山东省嘉祥县的玉米、棉花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总体精度分别达到93.31%、8
利用大气制图扫描成像吸收光谱仪(SCIAMACHY)获得的2003年到2009年7年间的全球CH4浓度产品,与全球本底观测数据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对比验证。研究显示,SCIAMACHY的CH4浓度产品误差约为2%,但数据系统性偏低,相关性较差。相比本底观测方法,SCIAMACHY获得了大范围的长时间序列的CH4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CH4的浓度变化与时空特征。卫星与本底观测资料显示,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