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ru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确定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校本教材质量、丰富教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尝试构建了以学习内容维度、教材表现力维度及价值维度为一级指标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构建意义、构建原则、指标框架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 评价指标 体系框架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职学生英语输入的主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校本教材鲜明的专业特色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性,决定了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在编写的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但编写是否符合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结果究竟如何,还有待接受教学实践检验。因此,建立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评价校本教材的质量,怎样遴选出具有高职院校鲜明特色、符合高职英语教学规律、教学效果明显的优秀英语校本教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增强编辑质量意识。教材评价可为高职英语校本教材主编和参编人员提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判断,提供多视角的分析意见,促使其不断改进教材,进而带动校本教材质量的提高。其次,有助于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优秀校本教材是运用了高职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引入,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有助于提高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素质。现代的优秀校本教材往往是指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配套的学习指导书、习题集、学习网站等教辅资料,较多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构成教材的立体化。教师必须不断研究现代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才能满足现代高职教育教学需要。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构建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规律,通过广泛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形成在一定条件下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2.整体性原则
  在构建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整体性原则强调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具体体现在各级指标所涉及的细目应做到全面、完整,组合合理。
  3.有效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必须对评价结果起作用,而且测得的数据和信息能直接有效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价值,不能做到这一点,指标就是无效的(李慧君,1996)。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要求评价指标必须客观、难易适度,为被评价者所接受。
  4.特色性原则
  制订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的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体现出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的特色,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化组合方式等,鼓励和引导教师运用新思维、新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通常是由评价维度(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和指标描述构成的标准体系。评价维度指的是分析、描述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质量的角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个维度都反映了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学习内容维度、教材表现力维度及价值维度。学习内容维度是指组织合理、科学丰富的英语基本知识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学习内容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文字、图案、表格等)表现出来。教材表现力维度是指教材的编排、结构、页码等。价值维度主要包括学生的需要及心理特征,教师的需要,编写者的意图,以及其他价值取向。价值维度奠定了教材评价的价值基础。
  1.价值维度
  教材的学习内容维度和教材表现力维度主要以价值维度为依据展开,因此,本文先介绍价值维度的主要内容。
  (1)学习者因素。早在1984年,Cunningsworth就提出了一些教材评价的重要原则,其中有三个与学习者有关:一是要清楚学习语言的目的,并依此选择那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教材。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在于: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具有实际应用的能力,能根据未来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为职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要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获得技能并较熟练地将英语运用于自己的专业上。三是要考虑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就语言学习来说,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使用教材的语言材料来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
  (2)教师因素。哈钦森等(Hutchinson and Torres,1994:326)指出:“教学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只有当合作者了解彼此的优缺点并能互补时,这种合作关系才能得到最佳发挥。”教师更多地从教材能否有效促进教学,能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的发展等进行评价。
  (3)教材编写者因素。Brown(1983)和Cunningsworth(1995)认为,教材中内隐的编写者的教学方法及一些理论预设应该要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要。
  (4)主流的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当前为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所认可的语言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必须结合本校传统和专业特色优势考虑真实的情境并设计大量的语言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听、说、读、写均衡发展。
  (5)教学大纲的要求。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教学大纲的整体要求,应符合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基础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等。
  2.学习内容维度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职英语校本教材选择一些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内容,具有应用性。要有选择地吸收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让学生涉足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
  (1)学习内容的科学性。指校本教材内容正确,思想健康,体系严密。教材内容的阐释准确、清晰,富有吸引力,并能够反映学科最新进展。
  (2)学习内容的完整性。指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应包含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以大纲为基础,提炼常用的句型。语法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有选择地减少过多、过细的语法知识介绍。
  (3)学习内容的拓展性。指校本教材在基本内容完整的基础上,适当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习俗;适当加入反映中国高职学生生活的内容;语言材料有适度前瞻性,适当选用一部分反映当今科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资料。同时在每部分内容结束时,最好提供参考阅读教材和学生学习指导书并提供相应的网址,及时更新并丰富文本教材的内容。
  3.教材表现力维度
  教材表现力是学生对教材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使用教材的效率和效果。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组织结构的表现力,一是教材版面设计的表现力。
  (1)教材的组织结构。教材的组织编排体系应以主题或话题为中心安排教材内容,内容应主要以小组活动形式呈现;主题或话题之间注意衔接,并以小组活动类练习为主,以认知性习题和思考题为辅。
  (2)教材版面设计。应当充分挖掘文字教材版式及各种符号、标志对改善教学效果的潜力,善于合理地、有根据和计划地运用心理、物理的刺激特征来唤起学生的注意,进行充分科学的版式设计。
  (3)教材类型。除传统形式的教材外,还应开发新形式的辅助教材,如多媒体教材、实验教材、模拟(包括网上模拟)教材、磁带和其他视听材料等。
  四、结语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是对统编英语教材的重要补充,对彰显学院教学特色,增强学院办学能力,打造特色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构建了以学习内容维度、教材表现力维度和价值维度为一级指标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既反映了一般教材传统评价原则,又体现了校本教材的特殊使命,如校本性、职业性、创新性。只有对高职英语校本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才能使校本教材建设符合高职教育规律,更具有高职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慧君.教材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制定[J].课程·教材·教法,1996,(3):13-16.
  [2]Cunningswort 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Oxford: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Richards,J.C,1995.
  [3]Hutchinson,T,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张诗华.高职校本教材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南昌高专学报,2009,(6).
  [5]陈洁.能力本位的高职《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标准初探.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6]孟宪岭.高师院校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博客是海量知识信息的存储器,是学习、反思、实践的助推器,能有效构筑学习科研共同体,促进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比较全面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 博客 教师专业成长 助推器    2009年,我校成立了《运用教师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组,我担任了两年的执行组长。在此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博客成为了我这个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效工具和催化剂。  一、博客有效存储知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数学学科体系,重新整合数学课程,将高职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 高职数学课程 专业课程关联度 课程设置 改革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人才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让古老的数学充满活力,取决于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
摘 要: 高职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数学教学中突出应用不但是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而且符合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职数学内容做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寻求一种既能满足高职教育需要,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可操作性课程,努力把数学打造成一门“学有所需、学有所用”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 高职数学教育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
新课改实施至今,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吹来了一股清风,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下面我谈谈自己实施新课改的体会。  一、多读  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公共英语教学更好地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工学结合 考核方式    在一场从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到以学生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中,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也占有不可
一部《三国演义》的小说,三曲京剧老生戏“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使历史上的一个小人物马谡成了一个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的反面典型,知名度甚至可以和战国时期的赵国主帅赵括相比——当年由于错误指挥,赵括他亲手葬送了自己和赵国四十万大军的性命。  历史上的马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果真是一个无才少谋的纸上谈兵之辈吗?  一、马谡其人其才  据《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目的分析晚期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切除术后视力下降的原因。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014年3月到2018年6月行小梁切除术的晚期POAG 120例(240眼)的一般资料,随访1年,分为视力下降组[15例(30眼)]与视力未下降组[90例(180眼)],分析视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小梁切除术后视力下降者占12.50%(15/120)。眼压是术后视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