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福建省麻风新发患者畸残情况,为其预防和康复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2007—2016年各地麻风新发患者的畸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省2007—2016年麻风新发患者390例,畸残率27.7%(108/390),其中Ⅰ级畸残率6.7%、Ⅱ级畸残率21.0%。Ⅱ级畸残患者平均(48±9)岁,高龄组、农民发生率较高;2012—2016年Ⅱ级畸残率(15.3%)与2007—2011年(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地市Ⅱ级畸残率前3位为三明(45.4%)、宁德(40.0%)和厦门(27.3%);少菌型患者Ⅱ级畸残率(32.6%)高于多菌型(11.6%);麻风延迟期>2年,尤其≥5年患者的畸残发生率高。结论麻风新发患者畸残率与年龄、型别和延迟期有关,年龄大、少菌型和延迟期长的患者畸残率较高。早发现、早治疗能减少畸残的发生和发展,并缩短麻风延迟期,在规则抗麻风联合化疗同时,积极处理和控制麻风反应,也是预防发生畸残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