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guo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数学思想灵活地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在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数形结合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23-01
  0
  众所周知,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四大思想之一,能够将相对独立的“数”和“形”进行有机统一。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帮助人们解决了大量的数学问题。而随着国内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不断深入,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让高中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数形结合思想已然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之一。以下,即使笔者关于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相关策略探讨。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抽象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它能够使人们有效地利用图形的表达能力,将复杂、抽象的数学关系用图形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出来,使人们通过更为清晰、简洁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减轻人们的解题压力。正因为数形结合思想有这一特性,所以它能够帮助高中生快速学习繁冗、庞杂的数学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学问题,在学生开展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由于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笔者将在此着重介绍一些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自身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树立数形结合的教学意识
  筆者在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后发现,许多高中数学教师自身并不具备数形结合的思想,这也就直接导致他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没有办法像学生灌输数形结合的思想,对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培养。因此,为了推动高中数学教师更好地在课堂上将数形结合思想传达给学生,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对数形结合思想有极其透彻的理解后,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数形结合思想落实到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哪一部分的知识适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哪一部分不需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
  (二)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数形结合
  教材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风向标,也是非常得力的助手。因此,教师再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对教材进行详细、透彻的研究,挖掘出与数形结合思想相关的大量素材,帮助自己开展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活动。比如说,笔者就发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部分的内容与数形结合思想的联系就分外紧密。因此,笔者在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就会着重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展开讲解。
  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学结合思想并不是存在于课本表面的,有时候不等式、集合等许多看似与图形没有关系的内容都与其有着非常密切而深层次的联系,它需要教师进行非常深入的挖掘。与此同时,笔者认为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也可以积极发挥教研组的力量,与其他高中数学教师进行合作,为更好地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做出努力。
  (三)训练学生的数形互化能力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能力,教师需要积极训练学生的数形互化能力。根据笔者的观察,在大部分情况下,当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利用集合的思路进行解决。而当他们解决代数问题时,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代数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生在经历过长期训练后而养成的思维模式。但是,这种思维的固化却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拦路虎,这头拦路虎自然可以用常规的方法解决,但是却会耗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数→形→数→问题解决”以及“ 形→数→形→问题解决”这两种训练方式对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进行培养。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已知方程sinx=sin2x,求这个方程在[0,2π]这个区间内的解”这道题时,就可以将这个方程中“y=sinx”以及“y=sin2x”这两条曲线画出来,将方程转化为图形,然后数他们的焦点,进而得出正确答案。总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通过习题训练学生将数形转化的能力,为学生正确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奠定一定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数学思想。它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果,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着重从三个部分,对如何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深入到这个课题中来,使得数形结合思想能够被学生更好地掌握。
  [ 参 考 文 献 ]
  [1]梁泽丞.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77.
  [2]张茜. 高中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李锦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83.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音乐作为初中的基础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能满足初中生的精神需求,还能够帮助学生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的涵养。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各大学校在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大大降低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初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措施,从而提高音乐
【摘要】 高中美术高考被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考生人数逐年上升,美术生考入大学的压力逐年增大。目前美术高考考试模式以素描、色彩、速写三科为主,初学美术者素描基础的训练是重中之重,如何用短的时间达到我们的预期训练效果,需要高中美术教师把握契机,发挥自己的能力打好学生素描基础。   【关键词】 美术生 素描基础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特有的核心素养,日益被关注与重视。当前,在实际地理学习中,更多地还是进行地理理论知识学习及应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并没有在实际学习中凸显出来。而现行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特点需要我们创造性开展实践活动式课程,因此,立足于地理教材的基础上,开发与之相匹配的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一条有效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途径。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
□  唐代负责京城薪炭供销的专门机构是司农寺属下的钩盾署,当长安城薪炭供应不足时,朝廷又会特别设置“木炭使”以加强薪炭的采运,木炭使常常由政府高官兼任,足见对薪炭的重视。  当时,长安居民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木炭,而木炭烧造场所主要是长安附近的南山,这一带的农民,多被编为炭户,成为专业的烧炭人,以供应长安。白居易《卖炭翁》一诗有“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正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反映。但是,长安城薪柴的需求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引入,为当前的教学提供了诸多便捷。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既有助于拓展课堂容量,以生动的教学形式呈现知识的产生过程,更便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能。本文就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微课应用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要】 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出发,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数学学习中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为目标,想要给小学老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力图让小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注重小学生核心数学智慧的发展,又能兼顾课堂效率的提升,让课堂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题能力 数学能力培养 
【摘要】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随着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与指导意见的出台,广东省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教学转变。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行,高考英语改革成为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挣脱传统英语应试教育的藩篱,转变单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正向发展、实现新高考改革环境下学生成绩与能
【摘要】 目前,培智类学校学生的类型越来越复杂,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也越来越棘手。特别是多数新入学的学生由于没接受过课堂常规教育,加之其障碍带来的问题行为,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采用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习惯显得极其重要。我们只有抓住刚入学这个关键时期,努力帮助问题行为学生矫正不良行为,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地解决培智儿童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本文是基于笔者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
1882年,年仅22岁的严修参加顺天府乡试,结识了徐世昌 (后曾任中华民国总统)。二人感情相投,且同时中举,在严修日记中,常称徐为“菊哥”(徐世昌字菊人)。第二年,严、徐参加会试,严修通过,成了翰林院庶吉士,徐铩羽,3年后才考中。  1894年8月,严修被任命为贵州学政,在贵州任职的近4年间,他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成为当地传播西方文化第一人。在严修任中,贵州出了清朝200多年间唯一的状元。37岁时,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目前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成为初中历史课堂研究的焦点。所以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目前探讨的重点问题,鉴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通过史料来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史料实證 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