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重要”是个大骗局,却总有可怜的人深信不疑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天,网上又掀起了一波关于学历的讨论,因为两段视频。
  一个是HR根据一名普通本科生的简历分析:为什么大企业只招名校毕业生(特指985、211高校)?另一個是考研名师张雪峰在某节目上的演讲:大学生究竟该不该考研?
  虽说因为两者的说话技巧有差距,网友们普遍认为前者在刻意刁难秀优越、后者是真心实意为学生考虑,但归根结底,他俩讲的是一个意思——读书很有用,学历很重要,那些大熬毒鸡汤的,都是骗子。
  Q1.学历低也能成功吗?
  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考不上哈佛的我是没有资格从哈佛退学的。
  在张雪峰的演讲视频里,局座张召忠问他:中国的马云马化腾、美国的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些人的学历都不高,为什么还是成功了?
  张雪峰回答,今夕不比往日,马云的成功是时代造英雄,况且他的学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看并不低;而乔布斯他们是属于已经达到常青藤名校的水平了,学校里已经没人能教得了,所以他们辍学退学休学,抓紧时间改变世界。
  正如霍金之所以是霍金,不是因为他瘫痪了,“比尔盖茨”们之所以牛逼,也不是因为他们退学了。硬要把低学历和成功划上等号,一个是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有问题,一个是统计上的概率分析有问题。
  学历低的人可能会混得很好,但学历高的人通常不会混得太差。
  △比尔盖茨的爸爸是律师,妈妈是商界重要人物,自己中学时就能编程挣零花钱了
  “比尔盖茨”们的故事被国内的90后无数次地写进作文,但大家要花很久时间才明白,他们的成功不可复制,他们的事迹也并不能当作学习借鉴的模板。借用一个老梗,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背景只有背影,没有身份只有身份证。
  在张雪峰的演讲视频里,有个来自齐齐哈尔的小网红说自己就是纯草根,要学历没学历,要能力也不咋地,今天照样站上了这个舞台,是不是说明低学历成功的概率还挺大的?
  ……拜托,整个齐齐哈尔500万人,就你来了,还说明不了问题吗?这完全是赤裸裸的秀优越啊。
  草根有所成就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不该用自己没有普适意义的人生经验给别人灌毒鸡汤。换句话说,也许草根当年努把力上了个985、211,现在远不止这个成就。
  说到底这就是个概率问题,个例代表不了整体,所有拿个例讲道理的,都是耍流氓。不管这个个例是马云乔布斯,还是隔壁大妈的哪个远房亲戚。
  Q2.为啥有人说读书无用?
  读书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道路,但跟年轻人吹捧读书无用的,非蠢即坏。
  强调学历的重要性就是学历至上论吗?不是的。
  我们听多了在小区卖麻辣烫月入好几万、在按摩店打工买了三套房、在纽约卖煎饼果子日进斗金的传奇故事,可这些故事的主角之所以成功,都是有一技傍身,加上勤劳能吃苦。如果你做不到,那么读书或许才是最适合你的道路。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两样东西,只有拥有它的人才有资格说它不重要,一个是金钱,一个是学历。
  可气的是,在竞争压力越大越大的今天,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在孜孜不倦地哄骗着年轻人:学历不重要,你没有也没关系。更可气的是,不少年轻人还真信了。
  前两年网上火过这么一个段子,本意是在拜金的社会风气下为大学生打call——刚才在火车站自助取票,听后面一个戴金项链的大叔说:“读书有啥用,大学生还不是得给我打工。”我听完微微一笑,取完票后把取票机的语言改成English。但没多久,段子就被加了个后续,强行反转了——大叔果然看不懂英文,于是他身边年轻貌美的海归秘书默默上前取了票。
  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毫无人性,笑过之后我们发现,这可能已经不是单纯的抖机灵了。“读书无用、学历不重要”这类的言论,在国内有的是孕育和发酵的土壤。甚至在张雪峰的演讲视频里,有位主持人出身的嘉宾试图用“自己公司的员工都不是名校毕业”为例,反驳张雪峰“名校毕业生更好找工作”的观点。
  幸好,张雪峰直截了当地反击了他——
  为什么你公司的员工没一个是重点大学的?是公司眼光太高看不上他们,还是他们眼光太高看不上你的公司?又或者是你公司里其实有那么几个重点大学的,只是你为了给自己的言论增强说服力,开始胡编乱造?
  背后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位嘉宾用对学历的轻视熬出一碗毒鸡汤,给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发送了一个很不好的信号。说实话,挺坏的。
  有人吹捧“学历无用”,更多的人遗憾当初没有考个好大学。视频下有位网友联想到了一个见闻,或许对大家也有点启发。说一个五大三粗的东北大叔在某APP上直播,吸引打赏的内容是往自己身上浇汽油,点燃后再迅速逃生。
  他会在点火之前对着手机说:看视频的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别像我!
  Q3.就业时学历重要吗?
  500強企业提倡个人能力比学历重要,可HR筛简历的最低门槛可能是复旦。
  一位嘉宾说:大学生最好的成长方式应该是工作,在不断的受挫中决定他是考研、出国、还是继续工作。
  但张雪峰说:他没机会。
  为什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做个调研,看看每年九十月的秋招、三四月的春招,分别都是什么样的企业去专科学校、普通本科、985、211高校、清华北大招聘。再问问这些企业分别给毕业生的待遇如何、福利如何、上升空间如何,比一比就懂了。
  这里简单截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湖北某专科院校的招聘信息栏,以省内地方上的单位为主,外地的大企业寥寥无几,有也是招的一线工作人员——
  东北地区某普通本科的招聘信息栏,已经能看见一些国家级大企业、科研学术中心的身影,但依旧是当地企业居多——
  北京某985、211高校的招聘信息栏,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单位了,工作地点扩大至全国,甚至还有其他高校的招聘——   至于清北的就业网上,有效招聘信息不多,很多是各省份的定向招聘和人才引进计划。问了下,说是本校学生很少关注就业网上的通告,一般在BBS上浏览信息,而且很多应届生都在秋招季来临前就收到知名企业的offer了。
  正如张雪峰所言,如果本科学校不是那么好、又不通过考研提升学历的话,想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都是痴人说梦,还怎么要求他进一步成长。
  这里不是黑齐大,很多齐大学子自己都明白,临近毕业季,在学校等招聘会还不如去临近的几个名校找机会——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生@Echo :其实我的母校也代表了大部分的非211、985院校的学校……张老师說的很对,来我们学校招聘的全是那种类似于XX小吃那种小且垃圾的企业,发展前途什么的基本没有,来我们学校招聘,就一个原因,我们学校的学生廉价,工资会比985、211的低很多很多,刚毕业,基本2000-5000就打发了,正常基本2000-3000左右,5000的那是极少数的。
  就业是一个怪圈,“中国几乎所有的500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是他们不会去双非大学开招聘会”。
  我们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听大佬们说,学历不重要,态度/精神/劲头更重要,可你上他们的招聘网页上看看,要求一个比一个高。
  于是我们看到,张雪峰一个东北大老爷们儿,在偌大的舞台上谈起500强的招聘问题时,眉头紧锁欲哭无泪:“他们说的都是假话。”
  没错,可能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这样劝实习生退学、自己公司招人也不看学历的老板。但那都是极少数的奇葩(此处为褒义),绝大多数公司奉行的标准是——“学历不重要,非清北不要”。
  Q4.招聘强调学历是歧视吗?
  企业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跟性别、年龄、地域要求不一样,不算歧视。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大企业之所以不把学历要求挂在口上,也是一种迫于社会舆论的“政治正确”。一旦将“重点大学”“985”“211”等标准用白纸黑字明确下来,肯定会有人大骂:你这是学历歧视!
  可大家扪心自问,对学历有要求是学历歧视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一方面,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一边要求自己得到的服务、技术和产品都是最好最先进的,一边让高中挂了5门课的同学上到科研前线。这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另一方面,岗位“卡”学历跟“卡”性别、年龄、地域不一样,因为后面这些条件都是先天的、基本无法变更的;而学历是可以不断刷新、通過个人努力改变的。所以我们常说职场上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却听不到什么学历歧视。
  ——因为根本不存在。
  总有人喜欢拿无知当个性,拿没文化当真性情,自己没学历没成功就算了,还吹捧着“读书不重要、学历不重要”,想拉更多人下水。可惜的是,真有人深信不疑:
  不爱读书早早辍学,没关系,当网红长得好看就行了,眨眨眼睛挺挺胸就有小几千的观众,风口过后,找个老实人接盘就好啦;
  高中学习成绩差,没关系,读个专科混几年,虽然啥都没学到,但毕业了总有一口饭吃,发展前途?不在考虑范围内;
  二本读完就业难,没关系,爸妈都希望我赖在家里啃老,大不了拉下脸面找亲戚朋友走后门,考研?算了吧没必要那么累。
  可是,多学一点,拿个文凭,真有那么难吗?为什么那么抗拒普世价值观里的阳光大道,一定要挤某座独木桥呢?
  高校毕业顺利就业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是你?人生在世,努力一把总是没错的。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这句话前段时间刷了屏,但现在看来好像并没有太深入人心。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今社会,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拖延症”的表现。为此有网友自嘲:“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也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回避困难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思路點击】   表面上看,这则材料对“拖延症”持批判的态度;再审题,却发现写作要求中有这样一句
多支镜头多角度记录雪山壮景  此次探索之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雪山拍摄,在8天的行程之中,行摄团队不幸地赶上了满天飘雪的嘎瓦龙雪山,也非常幸运地遇到了难得一见的南迦巴瓦峰日照金山奇景。  行摄团队抵达南迦巴瓦峰脚下的时候,光线不是特别理想,山峰显得平淡没有层次。除了日照金山的特殊时刻,拍摄时应尽量避免顺光环境。而且由于此次行程恰逢冬季,雪山下的植被只剩下干枯的草地和树木,没有漫山遍野的鲜花,所以在拍
公關摄影师必备素质
“咸鱼”这个词最近几年经常被大家用来自我调侃。在我的观察中,身边自称“咸鱼”的人,大多不是理直气壮地瘫着,而是一边焦虑一边就地躺下,然后继续躺着焦虑。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咸鱼”与其说是不想努力,不如说是不敢努力。甚至,他们还会主动给自己“挖坑”。  如果你也是这样一条无法心安理得瘫着且不知为何离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远的“咸鱼”,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到你。   这种看起来很不理智的,不仅不努力,还
后台很多人抗议,说我最近写的东西太深了,看不懂。   抗议有效,借着儿童节,聊点小儿科。   先问一个问题,唐宋写诗词的那么多人,让你不假思索一秒钟说出一个,你会说谁?   我调查了八个朋友,六个都说了李白,剩下两个说白居易和杜牧,已经被我拉黑了。   为什么李白的存在感如此强大?   除了试卷上考他最多,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李白的人设太扎眼。   简单点说,他一直就是个孩子,在成人堆
2020年11月9日,前玛格南图片社全球总裁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1941-2020)在法国去世。自1964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之后,布鲁诺巴贝在过去50年中的拍摄范围遍及五大洲,还曾多次来到中国拍摄,是最早使用彩色胶片拍摄中国的摄影师之一,也是最早拍摄彩色照片的玛格南摄影师之一。  “摄影是世界上唯一任何地方都能理解的语言。”布鲁诺·巴贝曾这样说,所以在他的镜头中可以看到2
“她经历了江湖、战争、逃亡、爱情和监狱”   旅馆内,昏黄灯光折射成晦暗暧昧的颜色。胡兰成与佘爱珍相对而坐,他牵起女人的手,蹲下身,将脸贴在她的膝上,姿态亲昵又显臣服。   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件半旧的皮大衣:爱珍,你替我卖了这件大衣可好?用作我去日本的路费。   委托之名,实为试探。   他试探这个半生狠辣的女人愿为自己付出多少。对座的佘爱珍眼波流转间,面容哀愁,她说自己已不比从前,细数生
1、科幻的童年  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高中时,我连坐校车上下学时都在读着科幻小说。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每当我在学校,我总是在树丛中寻找一些“标本”——青蛙、蛇、昆虫……我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总是试图认知这个世界,想找到它可能的边界。  我对科幻小说的热爱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写照。60年代末期,人类登上了月球,去了深海。通过电视,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动物和地方。这都是我们
好人还会有好报吗?   这个问题,如今困扰着无数国人。   执法部门必须杜绝和稀泥的做法,守好法治的底线!  一条名为“树太好爬索赔60万元”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点开新闻真的是让人惊奇:   广州六旬老人吴某在景区游玩上树摘杨梅时,由于树枝枯烂断裂,致吴某从树上跌落,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事后,吴某亲属认为景区未采取安全疏导或管理等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向景区索赔60多万元。   法院
8張年度热图、8本年度摄影画册12期《摄影之友》封面 、10位签约摄影师 、10件年度艺术圈大事件、6个影像作品中出现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