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儿童脑炎后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脑炎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症状控制情况、术后认知、记忆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行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的脑炎后癫痫患儿。对术前,术后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的随诊复查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儿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术后癫痫发作分级。

结果

共有43例患儿完成了随访,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9.37±4.18)岁;随访时间(43.90±33.04)个月。Engel分级:Ⅰ级3例(7.0%),Ⅱ级3例(7.0%),Ⅲ级14例(32.6%),Ⅳ级21例(48.8%)。McHugh分级:Ⅰ级8例(18.6%),Ⅱ级12例(28.0%),Ⅲ级11例(25.5%),Ⅳ级6例(14.0%),Ⅴ级4例(9.3%)。患儿术后语言方面:显著改善3例(7.0%)、略有改善17例(39.6%);人际交往方面:显著提高7例(16.4%)、略有提高16例(37.2%);学习/工作能力方面:显著提高6例(14.0%)、略有提高14例(32.6%)。术后的言语智商较术前提高了(6.21±5.02)分,操作智商较术前提高了(7.28±6.10)分,总智商较术前提高(2.93±3.74)分,记忆较术前提高了(4.81±2.98)分。

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术可有效控制脑炎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临床发作,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及远期预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早期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连续记录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的1 062例OPCABG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体质量正常组(360例),超重组(527例)和肥胖组(175例),比较3组间手术死亡比例,房颤发生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比例,多器官衰竭评分系统(MODS)、心脏外科术后评分系统(PSCS
目的评价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54例患者,男38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1.26±7.80)岁。术前均根据1996年制定的Ghent标准确诊为马方综合征。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反流微量5例,少量12例,中量22例,大量15例。根据影像学资料及术中探查,决定是否保留主动脉瓣,其中行Bentall+二尖瓣成形(MVP)手术2例,Bentall+二尖瓣置换(
目的分析儿童肾积水肾盂收缩情况及与术后肾盂前后径(APD)改善程度(PI-AP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肾积水患儿,术中暴露肾盂后观察记录肾盂2 min收缩频率,术后1年随访APD并计算PI-APD。根据超声表现并参照胎儿泌尿外科协会(SFU)分级系统将肾积水分为轻度、中度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和PET/MRI融合技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致痫区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中心行癫痫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儿资料。收集患儿基本临床资料、手术和预后随访资料、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MRI、PET、PET/MRI融合等信息。与癫痫术前评估团队确定的致痫区对比,评估MRI、PET和PE
儿童二尖瓣脱垂是一种二尖瓣瓣叶于心室收缩期上翻到瓣环平面以上移位入左心房,从而引起二尖瓣反流的疾病,是儿童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血液反流逐渐加重,左心收缩期前负荷增加,会产生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等相应的临床表现,最终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目前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螺旋CT、磁共振成像等。大多数患儿需在二尖瓣脱垂发生心室功能不全之前实施手术
房室间隔缺损是心内膜垫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主要病理解剖结构特点为共同房室连接、五叶瓣结构及传导系统的异常。外科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单片法、双片法及改良单片法,随着人们对这种疾病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脑肿瘤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SI)所致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恶性脑肿瘤患儿共145例,手术全切肿瘤后接受CSI,放疗结束后42 d左右、维持化疗前常规肺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确诊放射性肺损伤患儿10例,给予醋酸泼尼松0.5~1.0 mg/(kg·d)口服及复方磺胺甲唑预防感染,每4周复查肺部
目的检测儿童骨肉瘤组织中含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分期为T2N0M0的153例骨肉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治疗前活检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WWOX表达水平及WWOX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儿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对化疗反应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4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儿的完整临床资料。选择对预后可能有影响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总的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5%、88.2%。性别、病理类型与预后无关。≤12岁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1.7%、81.3%,>12岁组分别为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