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还局限在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初中学生感兴趣的点,采取创新性的趣味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热情,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用更少的时间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39-01
趣味教学是指教师采用符合学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共鸣,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一定的难度性,刚学完简单的小学数学,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无味,学起来有些吃力,这时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初中数学的趣味教学。
一、增加比赛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热情
比赛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讲解某一知识点时,让学生用比赛的方式来学习或者记忆知识点,并且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的教学方法。比赛式教学方法能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知识,锻炼到能力,养成团队合作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讲解不等式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不等式就是把等式的等于号换成不等号,然后解不等式,比如“x2-2x+1>1,不等式的解为x>2或x<0”。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的解法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当不等式两边除以或乘以小于零的数,不等号需要变换符号,比如“-4x+1>9,不等式的解为x<2”。接着,教师可以出一些中等难度的不等式的题目训练,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比赛。解不等式的比赛规则为教师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组,将黑板化为四块,在黑板上写上比赛用的不等式题目,每组接力上台完成比赛,同时教师开始计时,得分由正确率和用时来评判,最终正确率高且用时少的一组获得比赛的胜利,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神秘奖励。通过解不等式的比赛,营造了热烈的数学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巩固相关不等式的知识,还能锻炼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采取游戏式教学方法,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
初中学生虽然心智不像小学生那样不成熟,但是刚刚经历过小学生活,可能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还存在着爱玩的天性,游戏对他们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一特性展开趣味数学教学,相对于毫无波澜的传统式初中教学模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先告诉学生,一次函数是由两个未知数组成的,呈现一定规律的,并且两个未知数一一对应的等式,也可以说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比如“y=7x+8”。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上的表示形态以及画法,然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操场上进行跳格子摆函数图像的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教师在操场上画出或者有绳子充当横轴与纵轴,以操场上的各自为一个单位长度,把班上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教师站在虚拟的直角坐标系外面随机给出一个函数,每组需要讨论与合作,迅速在虚拟的直角坐标系上定位并摆出该函数的图形,完成之后,小组成员需要一起喊出该函数关系式,最终画的图形最准确且用时最少的一组获得游戏的胜利,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神秘奖励。通过跳格子摆函数图像的游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一次函数的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上的画法,对这个知识更加熟悉、印象更加深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又或者,当数学课在体育课之后,学生们虽然人在教室,但心依然沉浸在刚刚的玩耍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数字的小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教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随机给一个10以下的数字,下一位同学需要在上一个数字的基础上加一,但是若这个数字含有7或者为7的倍数,则这个同学不需要报出数字而是拍手代替,出错的同学则被淘汰,最终留下的同学获得游戏的胜利,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神秘奖励。通过逢7喊过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了口算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刚刚的体育课中走出来,集中注意力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把原本沉寂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教学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的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新型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子产品一类。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辅助教学的工具,比如电子书、点读机、教学多媒体等,其中电子书、点读机等等是学生平时在家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的工具,教学多媒体则是在教学中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由于初中学生在学校里待的时间较多,还未接触太多社会,这些新鲜的科技产品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产品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解投影与视图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投影是指一束光从物体的正上方往下照射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三视图则是从上、下、左3个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看到的平面图形即视图。在讲解投影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投影的视频,让学生清楚的理解投影的定义。由于学生在看三視图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做题的时候难免会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在学习三视图的时候,由于学生只能直接看到前面的图形,看不见上面以及左面的情况,在画左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多媒体把图形转向左边,在画俯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图形的上面正对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画出三视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化为具体,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三视图这个知识点。
四、总结
由于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的拓展延伸,初中生刚刚经历过简单的小学数学学习,难免会觉得初中数学枯燥乏味,这样一来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也因此降低。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进行初中数学的趣味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比赛式的教学方法,增设游戏式的教学环节,在适当的时候借助教学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昌锋:《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学术期刊《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9期
[2]庄延君:《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学术期刊《新课程·中学》2016年2期
[3]吴学菲:《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学术期刊《未来英才》2016年1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8-0139-01
趣味教学是指教师采用符合学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共鸣,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一定的难度性,刚学完简单的小学数学,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无味,学起来有些吃力,这时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初中数学的趣味教学。
一、增加比赛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热情
比赛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讲解某一知识点时,让学生用比赛的方式来学习或者记忆知识点,并且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的教学方法。比赛式教学方法能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知识,锻炼到能力,养成团队合作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讲解不等式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不等式就是把等式的等于号换成不等号,然后解不等式,比如“x2-2x+1>1,不等式的解为x>2或x<0”。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的解法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当不等式两边除以或乘以小于零的数,不等号需要变换符号,比如“-4x+1>9,不等式的解为x<2”。接着,教师可以出一些中等难度的不等式的题目训练,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比赛。解不等式的比赛规则为教师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组,将黑板化为四块,在黑板上写上比赛用的不等式题目,每组接力上台完成比赛,同时教师开始计时,得分由正确率和用时来评判,最终正确率高且用时少的一组获得比赛的胜利,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神秘奖励。通过解不等式的比赛,营造了热烈的数学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能够从中巩固相关不等式的知识,还能锻炼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采取游戏式教学方法,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
初中学生虽然心智不像小学生那样不成熟,但是刚刚经历过小学生活,可能刚进入初中还不太适应,还存在着爱玩的天性,游戏对他们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一特性展开趣味数学教学,相对于毫无波澜的传统式初中教学模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先告诉学生,一次函数是由两个未知数组成的,呈现一定规律的,并且两个未知数一一对应的等式,也可以说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比如“y=7x+8”。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上的表示形态以及画法,然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操场上进行跳格子摆函数图像的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教师在操场上画出或者有绳子充当横轴与纵轴,以操场上的各自为一个单位长度,把班上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教师站在虚拟的直角坐标系外面随机给出一个函数,每组需要讨论与合作,迅速在虚拟的直角坐标系上定位并摆出该函数的图形,完成之后,小组成员需要一起喊出该函数关系式,最终画的图形最准确且用时最少的一组获得游戏的胜利,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神秘奖励。通过跳格子摆函数图像的游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一次函数的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上的画法,对这个知识更加熟悉、印象更加深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又或者,当数学课在体育课之后,学生们虽然人在教室,但心依然沉浸在刚刚的玩耍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数字的小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教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教师随机给一个10以下的数字,下一位同学需要在上一个数字的基础上加一,但是若这个数字含有7或者为7的倍数,则这个同学不需要报出数字而是拍手代替,出错的同学则被淘汰,最终留下的同学获得游戏的胜利,可以获得教师提供的神秘奖励。通过逢7喊过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了口算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刚刚的体育课中走出来,集中注意力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把原本沉寂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教学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的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新型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子产品一类。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辅助教学的工具,比如电子书、点读机、教学多媒体等,其中电子书、点读机等等是学生平时在家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问的工具,教学多媒体则是在教学中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由于初中学生在学校里待的时间较多,还未接触太多社会,这些新鲜的科技产品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产品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解投影与视图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投影是指一束光从物体的正上方往下照射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三视图则是从上、下、左3个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看到的平面图形即视图。在讲解投影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投影的视频,让学生清楚的理解投影的定义。由于学生在看三視图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做题的时候难免会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在学习三视图的时候,由于学生只能直接看到前面的图形,看不见上面以及左面的情况,在画左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多媒体把图形转向左边,在画俯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图形的上面正对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画出三视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化为具体,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三视图这个知识点。
四、总结
由于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的拓展延伸,初中生刚刚经历过简单的小学数学学习,难免会觉得初中数学枯燥乏味,这样一来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也因此降低。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进行初中数学的趣味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比赛式的教学方法,增设游戏式的教学环节,在适当的时候借助教学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使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昌锋:《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学术期刊《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9期
[2]庄延君:《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学术期刊《新课程·中学》2016年2期
[3]吴学菲:《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学术期刊《未来英才》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