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在永存胎儿血管增生症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n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观察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与传统光学显微镜下手术在永存胎儿血管增生症(PFV)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PFV患儿19例20只眼(观察组)和传统光学显微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PFV患儿26例26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患儿手术年龄均≤14岁且随诊至少1个月以上。两组患儿性别分布(χ2=0.114 )、平均手术年龄(t=0.337 )、眼轴长度(t=0.57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7、0.782、0.650 )。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完成。观察组采用NGENUITY 3D视频显示系统,主刀医生及助手医生通过佩戴3D眼镜进行手术操作和观摩。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光学显微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即主刀医生和第一助手医生均通过手术显微镜目镜进行手术操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患者手术前后视功能和局部解剖变化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由手术者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难度进行评分。1分:无难度;2分:难;3分:较难;4分:很难;5:非常难。记录参与患者手术治疗过程的非眼科医护人员(麻醉医生和手术室巡回护士)以及眼科医生(主刀医生、第一助手医生、第二助手医生)观看或使用3D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体会。两组患儿之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34.7±8.5)min,平均手术难度评分为(2.8±0.9)分。对照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37.5±1.6)min,平均手术难度评分为(3.1±1.1)分。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难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2、0.438,P=0.703、0.562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视力提高、不变分别为7、13只眼,对照组视力提高、不变分别为8、18只眼。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254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等手术并发症。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表示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视频立体感和清晰度优于传统光学显微镜手术视频。

结论

在PFV手术治疗方面,3D数字化平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视频图像立体感和清晰度较高,且可获得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下尿路梗阻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病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200例上下尿路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是否出现病原菌感染,分析病原菌分布、耐药菌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下尿路梗阻患者病原菌感染影响因素。结果共79例患者出现感染,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61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16例,真菌感染2
目的研究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RP)后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入的前列腺癌(PCa)患者85例,均为前列腺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因素进行分组,观察临床病理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各项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上pT0期、切缘阳性、病理分期>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泌尿外科需手术治疗的PCa患者96例,取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用于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MAP1LC-3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MAP1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a患者癌组织中MAP1LC-3基因的2-△△
目的分析总结阿德福韦酯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防早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因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表现为低磷、低尿酸血症、血肌酐升高的肾损害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及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密度、治疗措施和随访转归等信息。结果共收集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均为男性,中位数年龄57岁,服用阿德福韦酯的中位数时间为104.5个月,平均血磷0.5 mmol
抗VEGF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等眼底疾病。尽管其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但仍有对心脑血管和眼部的不良反应报道。目前有多种测量视网膜血流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原理不同,结果差异较大,缺乏统一标准,但各种方法均已观察到抗VEGF药物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直径、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参数有一些变化,尤其在多次注药之后,影响可能更加明显。
目的观察单纯巩膜扣带手术治疗37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连续确诊为RRD的376例39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4例224只眼,女性162例167只眼。单眼361例,双眼15例。患者平均年龄(37.16±16.36 )岁;平均病程3个月。视网膜裂孔数量1~10余个,分布于各个象限以及锯齿缘离断。患
miRNA是一种性质稳定的小分子RNA,在动物、植物内大量表达,可通过与目的mRNA的3’非翻译区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某些miRNA的表达失调及其后续的异常生物学调控,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发生发展中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吞噬功能障碍以及异常血管生成方面有着密切联系。鉴于miR-155、miR-125b及miR-34a的失调似乎对AMD的发生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扩大内界膜剥除范围联合黄斑孔缘笛针按摩治疗初次手术失败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3年8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经初次手术失败并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18例IMH患者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6.2±6.4)岁。所有患眼采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视力表行BCVA检查,并采用OCT测量黄斑裂孔孔径。初次手术
目的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内出血内外路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8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CV合并玻璃体积血(VH)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4例14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平均病程为(1.12±0.68)个月;视力下降时间2~14 d;出血性视网膜脱离至手术平均时间为(6.32±2.82)d。BCVA光感、手动、数指者分别为9、3、2只眼;平均黄斑中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ILM)完全剥除和保留中心凹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MF患者31例3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均为单眼。平均年龄(57.55±9.45)岁。患者均行BCVA、屈光度、频域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采用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