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阅读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美国劳工部成立了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经全面调查,深入研究,提出了21世纪美国就业人员须具备的五大能力和三大基础。五大能力中占首要的是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三大基础是能力基础、思维基础、素质基础,能力基础指具有较强的读、写、算、听、说等5种能力,而阅读能力又放在了首位。
2.当前善于阅读的人都需要迎接3大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知识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
3.愿你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智者有言,良好的习惯是可以终身受用的。习惯在一个人的将来,可以变成他的一种态度,一种意志,最后会形成他的一种责任心。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精神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个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創举,并使他达到一生破产的地步。好的阅读习惯,大而言之,如热爱读书,每天读书;小而言之,如阅读时具有确切认定语句含义的良好习惯,即不无中生有,不张冠李戴,不节外生枝等。
4.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假如你是一个具有中等阅读水平的读者,你以每分钟300字(新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分钟读600字)的速度读一本一般性的书籍。就多数小说、传记、报告文学、游记等书而言,每分钟读300字,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可以鉴赏。据此计算,15分钟(即1天)可以读4500 字,一周可以读31500字,一月可以读126000字,一年就可达1512000字。而现在书店出售的书籍,平均每本大约75000字。那么,一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整个中学阶段就可以读120本书。这个数字是极为可观的。他必将受益终生。如果你从今天坚持这样读了,你就有希望成为一位博览群书的人,一位严谨治学的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一位珍惜时间的人,一位热爱生命的人。
5.高考现代文阅读基本能力。可以划分3个层次:一是对语句一般意义的确切认知,其难点涉及到比较陌生的概念,抽象的提法,结构复杂的长句,判断的范围,肯定否定的程度,可能还是必然,已然还是未然等。二是要联系语境做一些分析,有的确认,需要发现相关语句的联系,辨明同一事物的不同提法;有的确认,涉及到几句甚至整段话的连贯思索才能完成。三是必须在分析综合上达到较高要求,才能完成确认。所谓较高要求,一指分析综合所涉及的因素较多,角度需不断有所调整,这是侧重从思维操作而言。二指对语言的抽象概括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这主要从语言修养而言。
6.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背景知识,即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的一般文化常识,但专门学科知识中的术语、概念则不作要求;具有确切认定语句含义的习惯,不无中生有,不张冠李戴,不节外生枝;肯于开动脑筋,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能掌握分析综合的一般方法,能区分事物间相同、相异、以及相并列、相统属的关系,能把整体划分为几个局部,能把一堆意思分解成几个意思,同时也能把分散的意思集中起来,把几个意思合并成一个意思。
7.多读名著。对形成良好的生活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有很好的作用,对提高交际技巧,提高文学修养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功不可没。实践证明,读了10本名著和读1本名著,写起文章来就大不一样。文学修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工夫,不是说看几本作文书,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就行了。那样浮躁、急功近利是写不好文章的。我们的生命有限,应该趁年轻时多读一些公认的名著。当你拥有了书时,书也拥有了你。阅读将决定你今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生命是不重复的,心灵不能被文化垃圾所控制。因此,我们要树立强有力的名著意识,因为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在有益的阅读中,你的生命将在狂热中与伟人接近。
8.网络、电视不能取代阅读。网络、电视能及时传送新鲜的知识与见闻,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扩大视野,科学性、适用性强。但是从整体上提高人的素养,特别是人格道德的养成方面较弱。忽视人文阅读,就容易造成缺陷。
9.一本好书可以用一生去阅读,而烂书只能封锁你笔下的神韵。饥不择食的阅读方法是危险的,更危险的是不会创造,挑几本好书,精心研读,然后,试试你的创造力。
10.一个求过学的人,中学时代对其最具永难磨灭的光彩。一个中学时代度过的充实、美好而常无端烦恼却又不断憧憬之人,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可望得以自持并有所成就。一个中学时代度过的荒芜、丑陋而并无自知陷于浑浊颟顸之人,他在以后的生活中肯定会遇上许多麻烦,并可能给社会带来麻烦。他当然还可能有所转变,但那一定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请珍惜你的中学时代,多读一点有益的书。
2.当前善于阅读的人都需要迎接3大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知识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
3.愿你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智者有言,良好的习惯是可以终身受用的。习惯在一个人的将来,可以变成他的一种态度,一种意志,最后会形成他的一种责任心。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精神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个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創举,并使他达到一生破产的地步。好的阅读习惯,大而言之,如热爱读书,每天读书;小而言之,如阅读时具有确切认定语句含义的良好习惯,即不无中生有,不张冠李戴,不节外生枝等。
4.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假如你是一个具有中等阅读水平的读者,你以每分钟300字(新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分钟读600字)的速度读一本一般性的书籍。就多数小说、传记、报告文学、游记等书而言,每分钟读300字,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可以鉴赏。据此计算,15分钟(即1天)可以读4500 字,一周可以读31500字,一月可以读126000字,一年就可达1512000字。而现在书店出售的书籍,平均每本大约75000字。那么,一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整个中学阶段就可以读120本书。这个数字是极为可观的。他必将受益终生。如果你从今天坚持这样读了,你就有希望成为一位博览群书的人,一位严谨治学的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一位珍惜时间的人,一位热爱生命的人。
5.高考现代文阅读基本能力。可以划分3个层次:一是对语句一般意义的确切认知,其难点涉及到比较陌生的概念,抽象的提法,结构复杂的长句,判断的范围,肯定否定的程度,可能还是必然,已然还是未然等。二是要联系语境做一些分析,有的确认,需要发现相关语句的联系,辨明同一事物的不同提法;有的确认,涉及到几句甚至整段话的连贯思索才能完成。三是必须在分析综合上达到较高要求,才能完成确认。所谓较高要求,一指分析综合所涉及的因素较多,角度需不断有所调整,这是侧重从思维操作而言。二指对语言的抽象概括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这主要从语言修养而言。
6.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背景知识,即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的一般文化常识,但专门学科知识中的术语、概念则不作要求;具有确切认定语句含义的习惯,不无中生有,不张冠李戴,不节外生枝;肯于开动脑筋,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能掌握分析综合的一般方法,能区分事物间相同、相异、以及相并列、相统属的关系,能把整体划分为几个局部,能把一堆意思分解成几个意思,同时也能把分散的意思集中起来,把几个意思合并成一个意思。
7.多读名著。对形成良好的生活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有很好的作用,对提高交际技巧,提高文学修养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功不可没。实践证明,读了10本名著和读1本名著,写起文章来就大不一样。文学修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工夫,不是说看几本作文书,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就行了。那样浮躁、急功近利是写不好文章的。我们的生命有限,应该趁年轻时多读一些公认的名著。当你拥有了书时,书也拥有了你。阅读将决定你今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生命是不重复的,心灵不能被文化垃圾所控制。因此,我们要树立强有力的名著意识,因为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在有益的阅读中,你的生命将在狂热中与伟人接近。
8.网络、电视不能取代阅读。网络、电视能及时传送新鲜的知识与见闻,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扩大视野,科学性、适用性强。但是从整体上提高人的素养,特别是人格道德的养成方面较弱。忽视人文阅读,就容易造成缺陷。
9.一本好书可以用一生去阅读,而烂书只能封锁你笔下的神韵。饥不择食的阅读方法是危险的,更危险的是不会创造,挑几本好书,精心研读,然后,试试你的创造力。
10.一个求过学的人,中学时代对其最具永难磨灭的光彩。一个中学时代度过的充实、美好而常无端烦恼却又不断憧憬之人,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可望得以自持并有所成就。一个中学时代度过的荒芜、丑陋而并无自知陷于浑浊颟顸之人,他在以后的生活中肯定会遇上许多麻烦,并可能给社会带来麻烦。他当然还可能有所转变,但那一定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请珍惜你的中学时代,多读一点有益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