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2年产后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法,研究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后24h内对照组出血量小于100ml3例,100-200ml5例,200-300ml4例,300-400ml4例,400-500ml4例,大于500ml3例,研究组分别为7、7、5、3、1、0例,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联法;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7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1-01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1]。三联法是新型止血方法,能够很好的治疗顽固性出血,本院采用此方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发生产后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3例,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9.4±4.3岁,孕周38-41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4例;自然生产11例,剖宫产12例;研究组23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0.8±4.5岁,孕周37-41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2例,自然生产8例,剖宫产15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生产方式等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宫腔填纱法,将纱布用0.2%甲硝唑进行浸泡,拿出后拧干,再将纱布按照顺序依次填塞入宫腔内,要求全部塞满,并给予缩宫素治疗,24h后将纱布取出。研究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首先用0-5度的冰盐水用大纱布进行包裹,对子宫进行冷敷,纱布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更换,以保证纱布的冷敷效果。然后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用手握住子宫并向一侧牵拉,采用可吸收线将子宫动静脉缝入子宫肌层,然后将动静脉进行结扎。最后是进行子宫背带缝合术,若经过前两种方法仍旧存在出血,则采用可吸收线于第一次缝合线下0.5-1cm处,从出血一侧穿进子宫切口的右下处,与进针上方进行缝合,再通过子宫底处往后壁穿针缝合,进行牵拉缝合线可进行加压止血。
  1.3疗效评价[2]显效:术后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子宫收缩,并且阴道出血明显减少,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有效:重复手术在30min内子宫收缩良好,阴道出血量减少,且尿量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效:多次手术子宫仍未出现收缩,出血量增多,尿量明显减少或是无尿,血压下降。
  1.4统计学处理本实验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比较使用方差分析χ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出血量比较术后两组出血量进行比较,研究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8.3%;研究组总有效率100%,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术后半小时疗效评价
  组别1N1显效1有效1无效1总有效率研究组123例115例18例10例1100%对照组123例110例18例15例178.3%注: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并发症两组均无患者死亡,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11例,子宫全部切除6例,研究组发生术后感染1例,子宫切除0例,均无子宫坏死、肠粘连并发症的发生。3讨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1h内发生产后出血,经过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超过1000ml或是已经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多功能器官衰竭。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和软产道损伤,最主要的是宫缩乏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过多的麻醉剂或是镇静剂,产妇生产压力大,或是生产过程较长,多胎、多产都会导致宫缩乏力[3]。在临床上要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纱布对宫腔进行填塞,但是由于很難均匀的对宫腔进行填塞,所以并不能够充分的止血,若子宫过于膨胀,则填塞难度加大,止血效果更差,若治疗无效则进行子宫切除,对女性来说是非常大的痛苦。本组研究采用的三联法进行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联法是新型的止血方法,主要针对顽固性出血。第一步采用冰盐水进行冷敷子宫,对子宫平滑肌造成刺激而让子宫能够收缩,同时引起子宫血管壁的应激反应,起到止血的目的.第二部对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减少子宫出血。子宫肌层发生缺血后,可对子宫进行刺激,让子宫收缩压迫血窦止血。第三部进行子宫背带缝合术,对子宫血管系统进行连续加压,达到止血的目的。三联法止血效果显著,术后均无子宫切除、子宫坏死的发生,保留了产妇的生育功能,对所有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均可使用,临床可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严宇,孙江川,常淑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02):149-151.
  [2]郭江波,崔银洁,刘英光等.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9):86-87.
  [3]宋秀珍.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01):116-1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第一掌骨基底粉碎骨折,用一般方法治疗困难的情况。方法超腕关节外固定架固定。结果关节面平整,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固定架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第一掌骨基底粉碎性骨折;外固定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4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95-01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常见的治
【摘要】目的通过对生活习惯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干预,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方法以邯郸市主城区干休所患有“三高症”的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患有“三高症”的离退休干部4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名患者,对两组人群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结果实验组对预防“三高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受试对象主动监测“三高”的频率以
散文《槐乡的孩子》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感十足的画面。课文结尾处的省略号又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孩子“明天”的快乐似乎在读者的期待中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肛肠手术后发生结直肠瘘患者采用切除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此次我院收治的32例结直肠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切除治疗;试验组:对患者进行全结直肠系膜的切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术的出血量和局部复发等情况上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钝性的方法对患者
【摘要】目的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方法,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切断毒物源迅速清除毒物、阿托品拮抗剂、胆碱酯酶复活剂、对症治疗等。结果127例痊愈,6例死亡。讨论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前提、防止“反跳”关键,胆碱酯酶复活剂与阿托品合理使用在抢救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对症支持治疗是维持心肺功能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胆碱酯酶复活剂;阿托品;对症支持治疗  doi:1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胆囊12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26例胆囊12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22例患者在术前就已经得到确诊,其余4例患者在手术时得以确诊;本研究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治愈,2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除了2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