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小星星

来源 :黑龙江教育·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少时,每每唱起这首《红星歌》,心中都会涌起一丝自豪感。也许就是从那时起,这颗红色的“星”便根植于我幼小的心中。时光更迭、四季流转,心中藏着“小星星”的我于201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颗星便在我心中愈发闪亮。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虽然只有短短十载,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站在自己所挚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还记得2011年9月,秋风飒爽,初踏讲台的我和许多年轻的教师一样,意气风发、棱角分明,带着这份朝气管理着班级。每每遇到学生问题,那必是一番唇枪舌剑,偃旗息鼓的一定是学生。他们怀着敬畏之心送我一顶“周武帝”的帽子。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十分享受这种“高效”的说教式管理,直到这个男孩的出现。
   他是我们班的“萝卜哥”。别误会,这个称呼可不是因为他长得水灵,萝卜嘛,又辣又硬——他跟我们所遇到过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一样。为他我可是没少浪费口舌,但无论我怎么耐心劝导或严厉批评,几个回合下来,他居然占据了上风。面对这样的“王者”,单凭“周武帝”的三寸不烂之舌已经不足以征服他了。
   通权达变——在思变中融法汇策,这颗星星点亮夜空
   怎么办?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我从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中找到了“新路径”。在小组讨论中,我将自己的困扰以自我反思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大家七嘴八舌地帮我出主意,最后刘亚琴书记的一番话让我颇有感触:“文婷,我们的党支部生活会让你有什么感觉?大家围着你帮你出主意,这些方法是个引子,真正的智慧还得靠孩子,靠实际工作中合适方法的选择。推荐你看看魏巍的《我的老师》,好好学习一下吧!”一语点醒梦中人——魏巍的《我的老师》,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写他的老师蔡芸芝先生:“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以前读没有细细品味,今天读来不仅为魏老先生的文字拍案叫绝,更深深地敬佩起这位蔡芸芝老师,那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最终却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那“轻轻”里渗透着蔡老师无尽的智慧呀!当时的我不能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总以为威严才可以震慑学生,总以为学生怕你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无形中我把学生当成了“敌寇”。学生自然是怕我的,所以他们不敢不听讲,不敢不交作业,不敢不……而这一次的挫败,让我慢慢意识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教育也一样,难在坚守初心,贵在勤学善思。想要管理好班级,管好学生,我需要转变观念,及时“充电蓄能”。
   做足“功课”,我静待时机。果不其然,一次自习课上,因为书写抢占“地盘”,萝卜哥率先向同桌发起进攻。他的同桌是个腼腆的小女孩,在萝卜哥强势的“进攻”下,自然是节节退败,蜷缩在桌角。无奈之下,女孩只能举手报告。这一次我没有批评萝卜哥,而是示意女孩暂时到另外一个空座位上书写,我呢,摇身一变成为了萝卜哥的“新同桌”。当然,我也没闲着——一边批改作业,胳膊一边不自觉地挤向萝卜哥。
   “老师,你挤得我实在没地方写字了。”
   “哦,对不起,对不起,我挪挪。”
   “老师,我没地方了。”
   “好,我挪挪……”
   “老师,我……”
   几番挣扎,萝卜哥好像明白了什么,他悄悄地凑过来,难为情地对我说:“老师,您让同桌回来吧,以后我不再挤她了。”
   看着孩子害羞的小表情,我会心地笑了。
   小战初捷,我开始悟到:其实,面对学生这些所谓的“错误”行为,一味的说教只会引发学生内心的反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萝卜哥在写字的时候会经常挤同桌,三番五次地提醒已经不怎么“奏效”,此时探究学生出现这样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次家访中我了解到:萝卜哥是独子,家里还有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姐姐,父母老来得子,对他是十分宠爱,事事都要迁就于他……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才导致了他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无论是他写字挤同桌,还是追打同学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体验。此时,批评教育就稍显“火力不足”,而因地制宜的“移情换位”就显得“好雨知时节”了。这正像刘书记说到的“引子”与“智慧”的关系,或许就是这样一次次的“智斗”,让我们的萝卜哥不那么辣了。
   慢慢地,“敌人”成为了“战友”。班里哪位学生水杯拧不开了,要找萝卜哥;同学间闹别扭了,要喊一声萝卜哥来给评评理;我不在班级的时候,萝卜哥竟然还能组织学生有序参加活动,俨然成了我的副班任。这颗辣辣的萝卜慢慢地成了班级学生的甜心小萝卜。
   勤学善思,让我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学生。舌战群儒是一种本事,而通权达变则需要一种能力——学习改变,才能读懂学生;才能“风轻云淡”地去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才能走在问题的前面;才能将强大的气场转化为吸引力;才能成为学生成长中行为问题的引路人!我觉得自己正朝着一名合格的党员方向前进着……
   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这些星星初綻光芒
   变通方法策略之“法”,学生也就会自主地向着我们所期待的美好方向去发展。
   “分享节”是学校的一个“传统”节日,有一个环节是学生要带着自己制作的礼物跟朋友交换,意在懂得感恩,学会分享。故事发生在2013的分享节。一大早,学生刚进教室就被彼此手中的礼物吸引,显得十分激动。很快就到分享礼物的环节,学生举着礼物,找到彼此想要交换礼物的好友,互相述说着温暖的话语,大家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教室里一派“繁荣”景象。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啜泣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们发现一个名叫子轩的孩子桌面上没有礼物,他低着头,独自坐在座位上抹眼泪。看到子轩在哭,学生们赶紧围了上去。很快,大家了解到,由于他的粗心,礼物忘记带到学校,没有了礼物,就没办法与同学交换、分享。于是,子轩的啜泣声,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安慰声,以及时不时向我投来的求助目光,让表面看似淡定的我内心非常着急,脑中做着各种情况的预判。怎么办?左思右想,我决定将问题留给学生。因为我相信,他们会比我做得更好!
   我静静地望着学生,信任与鼓励的目光让班级慢慢安静了下来,随后就有学生陆续将自己的礼物送给哭泣的男孩。面对大家的盛情,他显得不知所措。就在这时,萝卜哥喊了一嗓子:“都别抢了,文轩是我同桌,我把礼物送给他!”就在大家被这一声吼镇住的时候,萝卜哥一把将自己的礼物塞给了同桌。我记得当时萝卜哥一边红着脸,一边对大家说:“好了,都回座位吧,要上课了!”一瞬间,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都注视着萝卜哥,不多时,掌声雷动。
   我一直记得萝卜哥和同桌破涕为笑的对视,记得子轩的眼泪,因为它不仅滴在了萝卜哥的心里,也滴在了那43颗柔软的心上,激起层层波澜。这滴“眼泪”就像南半球的那只蝴蝶,偶尔煽动翅膀所带来的微弱气流,在一段时间后,竟然席卷了整个班级。
   此后,萝卜哥威名大震,班级人人称赞。后来,在学生的推举下,萝卜哥成为了我们的大班长,再后来,萝卜哥凭借着个人魅力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班级在这群人的带领下愈发积极阳光。这支阳光中队,从校优秀班集体,到区优、市优,到省优,并一举斩获国优。
   且思且行中,我的班级逐渐形成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风貌。很多时候,不需要语言,只一个眼神,我们师生间便能读懂彼此。“无声”的教育胜过了“千言万语”!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方成星辰大海
   从初识教育的急躁冒进,到发现问题的及时变奏,让我顿悟:再好的教育方法,学生如果不接受都是无效的。只有学生接受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只有走进学生内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管”到“导”再到“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学习、改变,不断地梳理着这些年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点滴小事,感受着学生对我的“教育”。
   一次次的探索,让我明白:班级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而在于导。班级建设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静观其变”的师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才是向阳而生的一次次“拔节”……
   一次次探索助力了我的成长,并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块块儿坚实的“搭石”。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磨砺,而每一次磨砺又会使我蜕变、成长为合格的党员。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体验着艰辛,体会着收获,也欣赏到了沿途的美妙的风景……
   总有毕业的学生对我说,老师,谢谢你。但其实他们不知道,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无数次在心底说谢谢你们,与你们年岁并进,何其有幸,你们就是我心中的那颗星,给我的世界带来了光。而如何让这道光照亮在更多人的头顶,是指引我成長的责任和使命!
   十年来,我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一直记得刘书记的那段话,记得《我的老师》带给我的思想冲击。2021年,时值建党百年之际,我要向党“表白”:虽然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但我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要将平凡工作做到不平凡。请党放心,我会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
   回首过往,从初踏讲台,到成为年轻的“老”教师,我手中捧着的是一颗颗有棱有角的小星星,他们在我眼中闪闪发光,并慢慢汇聚成我心中耀眼的“星辰大海”。这些暖人心怀的星星们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也必定传万代!
   岁月虽改,共产党人的初心依然滚烫;时代在变,但共产党人的使命,永不褪色!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 编辑/魏继军
其他文献
读过的两本书:一本是何帆的《变量》,一本是万维钢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这两本书的名字暗含一个意思:计划没有变化快。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该按计划行事,还是顺其自然?   不久前,又有朋友动员我南下从教,动心之余还是稳定住了自己那颗骚动的内心。我们都南下了,是不是过于自私了?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其实一路走来,不仅有自己的全情投入,还有太多人的一路扶植和关注。收获了很多,成长了
期刊
摘 要:面对日益加快的国际化步伐,我国英语教学如何调整以便更好地与其接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探讨学术型硕士英语教学如何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切入点,提出基于WAC/WID的英语教学,强调其在培养学生学术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并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习作批改方式三方面对这一模式进行了阐释,旨在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国际化;学术型硕士;英语教学;跨学科写作  中
期刊
人工降雨是开发大气水资源,进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直接技术手段之一。相较传统人工降雨技术,基于电晕放电的带电粒子催化降雨技术,具有低成本、无污染、易实现等优点。该技术虽已实现了部分外场应用,但带电粒子与液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内在机理,依旧缺乏科学解释。因此,本文主要从带电粒子生成与分布及电晕放电背景下微米液滴的凝并过程开展研究,旨在为带电粒子催化降雨机理的揭示提供参考。
  首先,针对针电极这类复杂电极下大空间范围内的带电粒子及电场分布求解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和离子流方程相结合的电晕
中国核聚变工程实验堆(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是我国下一代超导聚变实验项目,开关网络单元(Switch Network Unit,SNU)是其建立等离子体的关键子系统。本文基于混合式直流开关技术,结合CFETRSNU额定电流80kA、额定电压20kV的参数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SNU拓扑结构,并对其器件选型、参数设计、可靠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对比了各直流开关技术的特点,针对CFETRSNU的参数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式
托卡马克聚变装置中,大破裂的避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撕裂模控制则又是该课题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存在多种控制撕裂模的手段,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探索更多的、可靠的控制撕裂模的手段。本论文以J-TEXT托卡马克的偏压电极系统为基础,探索2/1撕裂模对偏压电极的响应,开创性地利用偏压电极控制2/1锁模进程,并成功解锁锁住的撕裂模。
  首先,系统地研究了2/1撕裂模对偏压电极的响应。研究发现,该响应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响应阶段以及缓慢响应阶段。其中,缓慢响应阶段与等离子体的动量输
等离子体破裂对托卡马克装置的危害极大,如局域的热沉积、逃逸电子以及晕电流等均会损坏装置,而且破裂对装置的危害随着等离子体参数的提高而增大。等离子体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不稳定性增强。在未来的高参数托卡马克装置中,必须达到对破裂危害95%~99%准确率的缓解。注入大量杂质是缓解破裂危害的可能办法之一,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大量杂质的注入激发等离子体中的MHD不稳定性,等离子体中复杂的MHD不稳定性又会影响杂质穿透等离子体的过程以及杂质缓解破裂危害的效
太赫兹(THz)频段材料的介质特性不同于微波和光学频段,材料介电常数(光学参数)的准确获取是实现理论计算和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围绕华中科技大学在建的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装置(FEL-THz),对THz传输过程中的真空窗(TPX、石英玻璃和高阻硅)的透射率进行精确测量,并采用先进的迭代算法精确提取真空窗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的复介电常数。
  首先,论文介绍并对比了两种成熟的太赫兹频段光谱测量技术:太赫兹时域光谱(T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总结了复介电常数的计算模型和基于光谱测量数据的常
信息技术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对于一个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行动前的思考   如何让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加速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让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2.0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生本化课
期刊
电磁成形是一种利用洛伦兹力使金属工件发生塑性形变的特种成形技术,具有高速率、非接触和单模具等特征,与传统准静态成形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材料成形极限、抑制起皱和减小回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轻质板管件成形制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磁成形技术涉及强磁场、高电压、大电流、高应力等苛刻的工作条件,对实际应用中成形装备的力学和热学等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成形线圈作为电磁成形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其在放电过程中因大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热所引起的温升是影响线圈使用效率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亦是实现电
磁靶向是利用梯度磁场将磁性微米/纳米粒子定向输运到目标区域的一种磁操控技术,因其在宏观和微观尺度层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基因磁转染、磁靶向治疗、磁分离和磁捕获等)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现有的磁靶向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中,磁场类型以静态磁场为主,在探究粒子的运动机制时主要考虑外加非均匀磁场所带来的梯度磁场力作用,忽略了粒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力及其对目标区域粒子最终分布形态的影响。然而,在诸多应用中,磁性粒子及其复合物在靶区的分布特征至关重要,如在磁基因转染中,磁性基因载体的分布特征直接决定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