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利那新预防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索利那新预防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9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口服索利那新分为索利那新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比较两组术后第1~3天日/夜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尿液外渗发生情况,血尿持续时间、盆腔引流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不良反应(口干、头痛、腹胀)发生情况等。

结果

索利那新组术后第2、3天日和夜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日膀胱痉挛次数:(1.54 ± 0.42)次比(3.35 ± 0.43)次和(1.38 ± 0.58)次比(2.86 ± 0.66)次,夜膀胱痉挛次数:(1.66 ± 0.63)次比(3.58 ± 0.72)次和(1.47 ± 0.33)次比(3.27 ± 0.68)次,膀胱痉挛持续时间:(0.18 ± 0.11)h比(0.33 ± 0.18)h和(0.21 ± 0.09)h比(0.29 ± 0.21)h],索利那新组术后第3天尿液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2%(1/52)比17.07%(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索利那新组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盆腔引流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0.2 ± 5.6)h比(48.3 ± 4.7)h、(50.6 ± 5.9)h比(70.3 ± 6.2)h和(7.6 ± 1.4)d比(10.4 ± 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索利那新可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次数、缩短膀胱痉挛时间,对于降低尿液外渗的发生率及缩短拔管时间等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新版Beers和STOPP标准评判比较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情况。 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3月内科病区年龄≥65岁的出院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合并疾病情况,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住院期间用药种类、药费及住院总费用。分别采用2015版Beers标准和2014版STOPP标准评价住院患者的PIM,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男5例,女17例,年龄28~69(56.3 ± 1.9)岁,类风湿关节炎病程4~30(14.1 ± 1.2)年;均为≥ 2级股骨头坏死,双侧股骨头坏死9例,右侧股骨头坏死9例,左侧股骨头坏死4例;2例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余20例均长期服用糖皮
目的:分析个体化疼痛护理在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用“数字随机表分组法”将120例外伤手术患者分为6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疼痛护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