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活实践 促进语文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ueying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来源于生活,很多文人墨客的文章都是在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后才写出的。社会生活是素质教育的源泉,要注重生活实践、激活语文课堂。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如何在生产劳动中学习语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走进自然,激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实践;语文教学
  语文来源于生活。自然赋予了我们丰富多彩的资源,很多文人墨客都是在生产劳动中领悟生活的真理,感知生活的乐趣。由于受到教学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小学劳动技术课变得有名无实,很多时候成了学生的自习课。实践表明,劳动技术课和语文教学存在很多相关联的地方,二者相辅相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劳动技术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联系,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学习语文,在劳动的同时感知生活、学会感恩,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学习语文呢?
  一、积累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体会劳动的艰辛,感知父母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时,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爸爸妈妈很爱我,从来不让我做家务”之类的话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回答:“你要怎样爱爸爸妈妈?”然后一些学生就会说:“我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爱!”还有的说:“我长大了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让爸爸妈妈去环游世界!”这些童言虽然很稚嫩,但也能说明在孩子们心中,让爸爸妈妈开心就是对爸爸妈妈的爱。
  教师这时候可以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说明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我们不妨珍惜现在,在生活中注意做点小事,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怎么样?”学生听了很高兴,兴致勃勃地说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然后教师就可以教学生怎样叠被子,怎样洗袜子等,学生拿着笔一一记录,然后拿着小手绢练习。这样的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二、走进自然,激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接触到大自然的机会很少:他们看到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周围围绕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海和车流;他们每天的活动地点不是学校就是家,或者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各种作业和试卷,时常听到的就是教师、家长的教育和唠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学生有机会种种花、养养鱼、喂喂小鸟,就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例如:在教学“玩叶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街道中去寻找不同形状的叶子,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这些叶子像什么、哪些叶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快,学生就能回答出:“青菜的叶子可以吃,我最喜欢妈妈炒的青菜!”还有的说:“芭蕉树的叶子像扇子,西游记里铁扇公主的宝贝就是芭蕉扇!”还有的学生说:“芦苇的叶子可以用来包粽子。”……学生积极回答,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浓厚。这样的经历还可以为学生日后写作提供素材,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研究表明,多动手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十分有帮助。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东西可能会忘记,但是如果是自己做过的事情,就会印象深刻,这也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给学生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找两名学生,一个扮演乌龟,一个扮演兔子,让他们在现场进行龟兔赛跑的比赛。学生听了很高兴,课后自己制作表演的道具,包括兔子的长耳朵、乌龟的龟壳,还有圆圆的树桩、白云、绿草地等。除了“兔子”和“乌龟”这两个主角,还有学生当旁白,有“花儿”“小鸟”等,学生表演得十分认真,活灵活现。积极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在语文课堂中培養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世界并不缺乏美,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在学生的画笔中表演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现美的舞台,让学生自由地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例如:秋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然后让学生用叶子作画。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时而剪一下,时而画一画,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的画就完成了:有威风凛凛的小狮子,有骄傲的绿螃蟹,还有长着黄色耳朵的小兔子、背着大房子的小蜗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讲解自己的作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出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生活技能,拓展学生思维。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导入”指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加工,营造合理的学习场境并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进入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1.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教师在思想上对“有效导入”还存有怀疑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精英教育”模式至少现在还在影响着初中的科学教育,有
针对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指出其根源在干部自身以及环境、教育、制度管理等诸多方面。从思想教育、强化监督、干部作风建设3个方面,结合水利系统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干部作风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任学生自由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学
在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性,使学生练而无趣;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质量每况愈下,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水平下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快乐式教学。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   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是教
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如果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对音乐的理解就缺乏内涵,只能是低水平的审美,他的音乐感悟就总需要依靠教师。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形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效率优势。在这一过程中,资源的共享和有效运用,教师的主动性、自觉性,社会的广泛参与,决定着网络教研的效果。如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