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PK台,好看你快来!
本期主题:我的昆虫故事
本期大作者:果 书
本期小作者团队: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三(2)班
本期指导老师:苏少薇、崔 玲
我童年的时候,生活在辽宁东部的一座山沟里。那真是一座充满了灵性的、美丽的山沟。尤其到了夏天,绿树成荫,百花争艳,鸟啼蛙鸣,彩蝶翩跹,如同身临仙境。
也是这样一个夏天,学校里早早放了学,老师要我们赶快回家复习功课,准备第二天的期末考试。
我和小伙伴们兴冲冲地在山路上飞奔,比赛谁第一个到家,谁第一个完成作业。我们刚刚跑到村子口,就见一些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似乎在谈论着什么事情,也有的大人拿着工具走来走去。
我们顾不上比赛了,也都纷纷凑上前去,询问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是村子里的电线刮断了。“趁着天亮,你们赶紧回家写作业吧!”在城里念过夜校、我们村公认的技术员刘二叔嘱咐着。
“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小伙伴们不禁挠头。我的心里也很着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还想趁着今晚把课本从头到尾看上一遍,明天考个“双百”呢!
“天黑以后,我们去抓萤火虫吧!”年纪稍长一些的大勇提议。小伙伴们都说这个办法好。
萤火虫在我们山沟里是很常见的一种昆虫,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当黑蓝色的夜幕笼罩住整个村落,萤火虫便也提着它的“小灯笼”出来游戏了,穿梭在低矮的树丛、花朵和青藤之间,一闪一闪,像眨着眼睛的顽皮的星星。
小伙伴们各自回家复习了一会儿功课,又吃完了晚饭,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大家如约在李强家门口集合。
踏着皎洁的月光,我们攥着纱布缝制的小袋子,向村东头出发。那里的草丛最为茂密,是我们白天捉迷藏的好地方。
然而还没有到达那片丛林,萤火虫的亮光就已然暴露了它的存在。照例是大勇打头阵。他率先奔向一群萤火虫,看准想要捕捉的一只以后,迅速地张开两手一捂,手到擒来,萤火虫成了纱布袋里的战利品。
大勇吹了一声口哨,我们这些年纪稍微小一点的孩子立刻分散开来,各自选择了一块自己的领地。我的领地是一丛开得正热闹的夜来香,黄澄澄的花朵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我学着大勇的样子,也想来一个“手到擒来”,可不知是技术不过关,还是那只萤火虫实在狡猾,它竟然从我的手指缝间溜走了。
我耐心地等待第二只萤火虫飞到近旁,那是一只硕大的萤火虫,它先是在我的头顶盘旋了一阵,然后袭击起我的鼻子来。为了不暴露身份,我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它“撒野”。终于,它飞得低一些了,离我的手边正近,我屏住呼吸,看准时机,两只手对准大萤火虫的身体,轻轻一扣,大萤火虫成了我的囊中物。
我小心翼翼地把大萤火虫装进纱布袋里,既兴奋又紧张地寻找我的第二只战利品。
那一晚,我的小袋子里足足装了十余只萤火虫。扎紧袋口,捧在胸前,它真像一只发亮、夺目的小灯泡。
摸着黑回到家里,妈妈正坐在堂屋里等我。见我捧回这么一袋萤火虫,也不由得快活起来。原来,在妈妈的童年时代,村子里还没架起电线杆,还没有点灯来照明的时候,夏夜里,人们也是用这种原始又自然的方式来寻求光明。
为了犒赏萤火虫,妈妈还曾经捉过蜗牛来供萤火虫美餐。蜗牛可是庄稼的敌人,而萤火虫恰恰是消灭这个敌人的有力武器,当萤火虫遇见蜗牛,立即飞扑过去,把细针似的尖嘴刺进蜗牛的身体,再喷射出一股既能使蜗牛麻醉,又能把蜗牛肉化成肉汁的“水”注进蜗牛的身体里,蜗牛的肉汁被吸光后,也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壳了。
有了萤火虫的陪伴,那一晚,我的学习格外用心。可能是因为我被这些萤火虫们感动了,在黑暗里,它们那么顽强地释放光芒。
小学快要读完的时候,我随父母搬迁到城市定居。城市里车水马龙,夜里霓虹闪烁,从来也不必为了寻求一点光亮而发愁。那袋小小的萤火虫灯渐渐地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后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一小段有关萤火虫的介绍,大意是萤火虫腹部的表皮下面有一些能发光的细胞,因此才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用来引诱异性和召唤同类。据说,常年居住在热带乡村的土人,天黑以后要看东西时,也会捉些萤火虫放在笼子里。
这是多么有趣、又多么美妙的办法呀!人类和动物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互相帮忙的。
本期主题:我的昆虫故事
本期大作者:果 书
本期小作者团队: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三(2)班
本期指导老师:苏少薇、崔 玲
我童年的时候,生活在辽宁东部的一座山沟里。那真是一座充满了灵性的、美丽的山沟。尤其到了夏天,绿树成荫,百花争艳,鸟啼蛙鸣,彩蝶翩跹,如同身临仙境。
也是这样一个夏天,学校里早早放了学,老师要我们赶快回家复习功课,准备第二天的期末考试。
我和小伙伴们兴冲冲地在山路上飞奔,比赛谁第一个到家,谁第一个完成作业。我们刚刚跑到村子口,就见一些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似乎在谈论着什么事情,也有的大人拿着工具走来走去。
我们顾不上比赛了,也都纷纷凑上前去,询问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是村子里的电线刮断了。“趁着天亮,你们赶紧回家写作业吧!”在城里念过夜校、我们村公认的技术员刘二叔嘱咐着。
“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小伙伴们不禁挠头。我的心里也很着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还想趁着今晚把课本从头到尾看上一遍,明天考个“双百”呢!
“天黑以后,我们去抓萤火虫吧!”年纪稍长一些的大勇提议。小伙伴们都说这个办法好。
萤火虫在我们山沟里是很常见的一种昆虫,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当黑蓝色的夜幕笼罩住整个村落,萤火虫便也提着它的“小灯笼”出来游戏了,穿梭在低矮的树丛、花朵和青藤之间,一闪一闪,像眨着眼睛的顽皮的星星。
小伙伴们各自回家复习了一会儿功课,又吃完了晚饭,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大家如约在李强家门口集合。
踏着皎洁的月光,我们攥着纱布缝制的小袋子,向村东头出发。那里的草丛最为茂密,是我们白天捉迷藏的好地方。
然而还没有到达那片丛林,萤火虫的亮光就已然暴露了它的存在。照例是大勇打头阵。他率先奔向一群萤火虫,看准想要捕捉的一只以后,迅速地张开两手一捂,手到擒来,萤火虫成了纱布袋里的战利品。
大勇吹了一声口哨,我们这些年纪稍微小一点的孩子立刻分散开来,各自选择了一块自己的领地。我的领地是一丛开得正热闹的夜来香,黄澄澄的花朵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我学着大勇的样子,也想来一个“手到擒来”,可不知是技术不过关,还是那只萤火虫实在狡猾,它竟然从我的手指缝间溜走了。
我耐心地等待第二只萤火虫飞到近旁,那是一只硕大的萤火虫,它先是在我的头顶盘旋了一阵,然后袭击起我的鼻子来。为了不暴露身份,我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它“撒野”。终于,它飞得低一些了,离我的手边正近,我屏住呼吸,看准时机,两只手对准大萤火虫的身体,轻轻一扣,大萤火虫成了我的囊中物。
我小心翼翼地把大萤火虫装进纱布袋里,既兴奋又紧张地寻找我的第二只战利品。
那一晚,我的小袋子里足足装了十余只萤火虫。扎紧袋口,捧在胸前,它真像一只发亮、夺目的小灯泡。
摸着黑回到家里,妈妈正坐在堂屋里等我。见我捧回这么一袋萤火虫,也不由得快活起来。原来,在妈妈的童年时代,村子里还没架起电线杆,还没有点灯来照明的时候,夏夜里,人们也是用这种原始又自然的方式来寻求光明。
为了犒赏萤火虫,妈妈还曾经捉过蜗牛来供萤火虫美餐。蜗牛可是庄稼的敌人,而萤火虫恰恰是消灭这个敌人的有力武器,当萤火虫遇见蜗牛,立即飞扑过去,把细针似的尖嘴刺进蜗牛的身体,再喷射出一股既能使蜗牛麻醉,又能把蜗牛肉化成肉汁的“水”注进蜗牛的身体里,蜗牛的肉汁被吸光后,也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壳了。
有了萤火虫的陪伴,那一晚,我的学习格外用心。可能是因为我被这些萤火虫们感动了,在黑暗里,它们那么顽强地释放光芒。
小学快要读完的时候,我随父母搬迁到城市定居。城市里车水马龙,夜里霓虹闪烁,从来也不必为了寻求一点光亮而发愁。那袋小小的萤火虫灯渐渐地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后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一小段有关萤火虫的介绍,大意是萤火虫腹部的表皮下面有一些能发光的细胞,因此才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用来引诱异性和召唤同类。据说,常年居住在热带乡村的土人,天黑以后要看东西时,也会捉些萤火虫放在笼子里。
这是多么有趣、又多么美妙的办法呀!人类和动物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互相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