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满时间的疼痛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色深深,如无尽的忧伤,笼罩着闷热的天地。
  在川北南充县大通乡楼子沟一座叫晒谷坪的丘陵山堡上,一个只穿着一条内裤的男孩,蜷缩在几丛嚣张着锯齿的芭茅炎炎七月的缝隙里。他一会儿泪眼蒙眬地躺着看夜幕遥挂的星星,一会儿又悲伤地打望已将他屏蔽在外的家的方向,打望那低矮的瓦房透风的墙壁传过来的一豆摇曳的煤油灯光,和与他隔着距离的亲情。
  穿过沉郁压抑的黑夜,随着灯光传过来的,还有父亲对他的咒骂:“只要发现他在哪儿,一定要打死他!”这是啥父亲啊?
  他有家难回的起因是他初中毕业时只顾饕餮理想的盛宴,一意孤行地将升学志愿填了高中,想读完高中后考大学,让自己未来的人生浪漫地沿着期盼节节攀高。而父亲则认为成绩很好的他该考中专,说考上中专他不仅能吃国家粮,还能减轻家里负担。父亲用老皇历的经验粗暴地干涉他的未来,他心里还窝着火呢。父子俩言语不合,他便被脾气暴烈的父亲赶出了家门。
  ……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夏天的真事,那个孩子就是我。
  本是人生春暖花开的季节,却过着枯黄萧秋的日子。无论岁月怎样嬗变,少年时的类似痛苦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灵里。那时的我憎恨父亲,这种恨,形影不离地伴随着我的成长。
  虽然淹没在时间的海洋里已经许久,但有一份自豪依然鲜活在我的记忆里。初中毕业那一年,我是整个南充县大通区所辖大兴、大通、新庙、龙池、永兴、大观、一立七个公社中,唯一一个考上了四川省重点中学龙门中学高中部的学生。可是,那份在别人眼中光耀门庭初绽的荣光仅仅熠闪了几天,便被穷困现实的阴霾泯灭了——龙门中学离家很远,必须住校,而住校我每个月就要花30元生活费。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境,父亲断然拒绝送我去该校读书。即便我的初中班主任杨兴和老师,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我失去“鲤鱼跃龙门”的机会,愿意从自己仅有的30元工资中每月拿出15元来资助我,另15元请父亲先贷款,待我考上大学、工作后再由我慢慢还,父亲也不接招。最后,我黯然地选择了离家很近、教学质量很差的大通中学就读。
  父亲的专制和决绝,成了我少年天空明媚理想再难重光的幽暗。要知道大通中学是南充县教育系统无人疼无人爱、可有可无的农村二年制高中,而当时城里的高中都是三年制,自己学两年高中课程,去与读了三年高中的学生一起参加高考,再加上两所学校学习氛围及教学质量的巨大差别,考上大学的希望能有多大啊?
  事实上,自打我一脚跨入大通中学的校门,我就明白自己原本高大伟岸阳光普照的理想,已忧郁而伤感地远离。在唯玩不唯学的农村中学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我只能成绩一枝独秀地与臆想出来的城市中学成绩优异者博弈,独孤求败。跟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师都愿意资助我读书,亲生父亲却如此冷血,这让我不知哭了多少场。
  岁月绵长,怨恨绵长。时间以相同的方式,一寸一寸地传递着疼痛。
  我对父亲焚心般的恨,甚至也跟我母亲的早逝有关。
  母亲是我一生的温暖,和灵魂深处的美丽。她生于四川乐山殷实之家,祖上有田地、工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外公还曾变卖商产,买飞机支援前方将士抗日。但这朵生长自城里、毕业于四川财经学院、跟央视前播音员罗京的父母是大学同窗的娇花,自从跟随我的军医父亲转业回乡,来到南充县大通公社农村后,便成了一个普通的村妇,和五个孩子的母亲。最令人痛心的是,水土之异、扶老携幼让母亲落下胃病,她因此而做了部分胃切除手术。自此,她再不能干重体力活了,成了彻头彻尾的家庭妇女。
  贫穷如刀,摧残着母亲的健康。渐渐地,她身体差得连在屋后小路上走一走,也得拄一根棍子才行了。更不幸的是,因为无钱治病,她的生命时针,最终停摆在了49岁那一年。
  母亲短暂的一生,如鲜花凋谢,让我悲痛扼腕的同时,也强烈地恨起父亲来,是父亲的无能,才导致了家庭的贫穷和母亲的早逝。
  因粮食不够吃,一家子所吃的饭差得就像悲伤一样令人难以下咽:苞谷糊糊稀得能照见扑满泪花的人影;红苕腐烂变质得发苦还煮来吃,我吃后不久胃里便翻江倒海地呕吐,又时常因呕吐后腹中空空而饿得头昏眼花——这种饭竟然比生产队的忆苦思甜饭还难吃。
  有一年天旱,川北的天空虽然紫阳高照,但百姓的生活却幽暗无边,不仅粮食减产,连牛皮菜也被蚜虫糟蹋得成了煤球状,且上面的虫子和虫子分泌物怎么洗都洗不掉。即便这样,这种菜也没有多的,需掐指细算计划着吃才行。
  大冬天没有合体且厚实的衣裤御寒已然很惨,没鞋穿那就更惨。童年的冬天我几乎都是打着赤脚走过来的,成长岁月的雪地上留下赤脚踩出串串蹒跚脚印的同时,也留下了一路的可怜和哀伤:脚掌不仅时常被冰碴子刺破出血,还冻肿得如同大面包;最痛苦的是脚后跟时常冻得开裂出筷子般粗的口子,不时流血,甚至感染流脓,烂得几乎能见到骨头……
  我恨父亲,我觉得要是父亲能干一些,或者像村里别的男人那样穷得无计可施之时,能在月黑风高之夜出去偷些集體地里的红苕、苞谷等粮食,我们也不至于饿得这么可怜啊!又或者,如果父亲在秋天,将山上的芭茅花、野棉花采摘回来,或者捡些鸡毛、鸭毛洗净晒干当成棉花使用,做成棉衣、棉裤,那自己冬天也不会冻得这么惨啊!
  我母亲的安葬仪式办得很风光——父亲请了两帮锣鼓唢呐队来操办此事,但已被悲痛刺伤骨髓的我心中的感受却并不好,我认为父亲将母亲的丧事办得如此隆重,不过是刻意做给亲友看,借以证明他对我母亲好。或者,是他为了消减对我母亲曾经关心不够的愧疚和罪过。
  终于,在父亲又一次给那些办丧事的人慷慨付款之时,我与他吵了起来:“你这么有钱,为啥不在我妈重病之时,将钱花在她身上?你现在这样做有用吗?能消除你心中对不起我妈的愧疚吗?”
  我当着众亲友的面质问父亲,声如雷霆地颠覆着不明真相的人们对他的赞叹,将他竭力维护的面子摔得粉碎。父亲大光其火,他恶狠狠地冲过来要揍我。但终究有那么多亲友劝架和阻挠,他未能得逞。悲痛欲绝的我并没有就此打住,我又借势对他发誓说,如果他今后要找后妻,我长大后就不认他!   但大学毕业后,我却从第一个月开始便连续不断地给父亲赡养费。
  岁月辗转中我磕磕绊绊地长大成人,我曾经痛苦和羞辱的记忆也在岁月中一直保鲜着,但我对父亲却越来越好,这种好有时候令我自己也觉得嫉妒甚至愤怒。
  当然,我对父亲的好,不过是晦暗的成长疼痛,被我刻意地用辽阔的光明进行了覆盖的结果。我明白,这准确地说是一种言不由衷的依理而为。
  我觉得父亲怎么说也生养了我,就算他因无能而穷困得只能让我顿顿喝白水,但这充饥之水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父亲从井里一担担挑回家且煮开了让我喝的。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白喝了这十多年的水,能不报恩?因而,我有理由强制自己忘却遥远的记忆。
  也许,人的一生注定会有许多东西迷失在遗忘的路上。无论主观还是客观。我无意抛弃曾经痛苦的记忆,而时光,终究成了磨灭一切恨懑的利器。看到曾经健硕伟岸的父亲,已在蹀躞摇摆的人生路上,斑驳得如冬天的枯蒿,我坚硬的心开始变得柔软。
  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春节,我揉搓着无奈的情感,从一千多里外的工作单位回到老家大通乡下时,见寒风萧瑟中的父亲如摇曳的残烛苍老了许多,且床上依然盖着薄薄的被子时,一边给父亲加被子一边数落父亲的我,竟然发现自己眼里有了泪。
  思绪在壮阔的往事中穿行,曾经的伤感依然鲜活,因而,我自己也吃惊了——难道我终归应该甘之若饴地扮演自己凄苦悲剧童年中的主角?
  日子推移,除了在时光中变得渐渐苍老之外,父亲先前暴烈的脾气也在消减。母亲不在了,往日贫贱夫妻拮据却又相扶相携的记忆,一定留在孤灯静夜寂寥的父亲生死两茫茫的思念之中。我发现,没有母亲的日子里,父亲过得郁郁寡欢,寒秋衰败——他不仅要做庄稼,要养猪养鸡操持家务,还要像个老妇一般戴着老花镜缝缝补补……
  父亲以前是多么阳刚,多么强势,现在却变得这么琐碎,这么凋敝,独自承受着生活的折腾,有时无事可做,却还显得那么恍惚……我心里有了一种小小的恻隐。不过,我对父亲恨懑的坚冰虽开始融化,却依然还是恨着他的。因为恨,我甚至在偶尔恻隐之时,还有着几分幸灾乐祸:活该!要是你之前对我母亲好一些,何至于遭这活罪?
  转眼,母亲离开人世十年了。那年秋天,草木开始衰败枯黄之时,父亲的风湿病蓦地发作起来。老屋门前的路上层层叠叠老迈的脚印,被一场场雨淋得稀稀拉拉,昔日行走如飞的热烈,也随着萧瑟的秋风飘然而去。那时,我突然觉得,也许,自己不该在母亲葬礼那天,说那句反对父亲续弦的狠话!不然,像现在父亲得了病,行动不便之时,还有爱人可以贴身照顾。
  于是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父亲说:“爸,你该找个老伴啊!这样在你生病之时便会有人照顾。毕竟我们当儿女的在外面工作,离你远,你要有个啥事我们也不能及时照顾你。”
  父亲淡然一笑,似是事不关己:“我要找老伴的话,早就找了,何至于等到今天?”“那你为啥不找呢?”“虽然你妈不在了,我生活得很孤单,但我从未想过要另找老伴。原因很简单,一是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你妈更好的女人了;二是我在你妈去世后就找老伴的话,你和你的弟弟妹妹三个人都还是孩子,万一遭后娘欺负咋办?所以,我当年就打定主意,你妈去世后我无论过得多么凄凉,多么困难,也不再找老伴。”
  父亲这从未对外人道过的诺言,像一双强劲有力的手,猛然撕扯着我尚未愈合自艾自怜的伤口,和经年累月的误解,我一下子愣住了,干枯的内心从来没有这么润泽和丰腴过——原来心硬如铁没少揍我的父亲,内心是这么爱我们啊!
  我觉得自己应该重新认识父亲,认识父爱。这一刻,我内心一直以敌视的姿势挺立的形象也开始动摇、皲裂。
  回首往事,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行为处事,有时候是偏激的,这是孤寂的心自挖的沟壑。比如在我心中一直被恨着的父亲,其实并非那么冷血、粗暴,多少时候,父亲也流露着温情,如果曾经的我目光辽远一些,结论或许会温柔许多。
  结满苦寒霜雪的那些岁月,虽然家里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但父亲却跟家里的所有成员一样吃糠咽菜,没搞半点跨越温饱的特殊化。父亲从集市上路过或办事,无论是不是饭点,他都会在热闹的人潮中拖着孤独的背影匆匆走过,从来舍不得花钱去饭店独自享受。
  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得经常几个月吃不上一回肉,曾为军医、军官却自降身份,回乡务农且当上一介生产队长的父亲,偶尔去乡上开会,会与同大队的其他生产队长一起在乡上吃一顿自己做的饭,这饭是乡上补助的,还有肉。虽然肉并不多,寥若晨星,且是以炖萝卜的形式做的菜,为了让我们沾点荤腥,父亲总爱厚着脸皮把我或妹妹、弟弟中的谁带去,混一顿饭。而吃饭时,每个生产队长所得的肉食也都是均分的,父親总是舍不得自己吃肉,而将那些肉让给他带去的儿女吃。如果父亲在乡上开一整天会而没带我或弟弟妹妹去的话,父亲则会将均分的肉食,装进提前带去的一个搪瓷盅盅里,带回家跟一家人分享。
  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吃鱼,原因是小时候吃的鱼太多了。那些鱼是冬天农闲之时,父亲用排网去田里捕的。那时的水稻田里不怎么施化肥打农药,因而鱼不少。在冰雪寒霜的冬天,父亲总是趁生产队放假之时,将裤管扎得高高的,带着温暖的希冀,下到结着薄冰刺骨的水田里,左右开弓地用一根竹竿往排网里赶鱼……就这样,每当他冻得鼻子红红,流着清鼻涕喷着热气赤脚归来之时,总能带回几斤鱼。
  虽然有鱼,但由于买不起做鱼的油和调料,这些鱼做熟的过程也谈不上烹调:或者用一点面粉调了之后煎来吃;或是直接用水煮。要知道当时我家里穷得连盐也买不起啊,所以这样做的鱼很难吃,顽固的腥令人想吐。
  不过,鱼是腥臭了一点儿,可一家人从鱼身上得来的蛋白质的补充,却如同拐杖,搀扶着这个穷家子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随着年轮的增加,往事的痛感在隐退。我渐渐觉得,父亲曾经的冷血,也许是在锤炼自己孩子的意志,激发其生存能力和斗志。这就跟亚马逊平原上的鹰一样,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学会飞翔本事,不惜将其从高高的崖上温馨的巢里残忍地扔下崖去。
  “三儿,我知道你恨爸,觉得爸打你的次数不少。可是你夏天总爱偷偷去堰塘里游泳,怕你被淹死,我总是叮嘱你别去,你却不听,我不体罚你行吗?你个性强,总是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与人打架,我教你和睦待人,你又不听,我不惩戒你行吗?你别恨爸,等有一天你也当了父亲,就会知道,天下父亲没有不心疼孩子的!”
  “爸,别说了……”我轻轻地说。
  我努力克制,不想让真实的内心袒露,但不语的苍天,还是窥见我大滴大滴从脸上滑落下来的眼泪。自此,我放下了曾对父亲的恨和怨,重拾起被刻意抛弃的美好亲情和天伦。
  有的爱,一旦感悟,便不再神情枯瘦。
  然而,天伦的幸福并非永无止境。2012年过完春节,我刚将父亲送回老家,一个令人心碎的事便发生了:父亲因感冒而不停地呕吐,去医院检查时发现是贲门癌,且已晚期。
  真是晴天霹雳!大哥的电话让我失魂落魄,我即刻从武汉飞回四川。看到父亲病情如此严重,我的精神近乎崩溃。为了拯救父亲,我决定四处筹钱请医生给父亲做手术,切除癌魔。
  然而,医生却对我和大哥说了几点:一、老爷子年近八旬且有高血压,暂不能做开胸这种大手术。二、如果调养一段时间,将血压降低后能做手术,且手术成功的话,生命可能延续半年或一年。三、如果不做手术而采取保守疗法的话,生命也可能延续半年或一年。四、不知道癌细胞是否扩散及其程度,如果扩散得很厉害,无论老爷子的血压是否降低,手术都不能做。五、即使具备手术条件而做手术,手术能否成功也不确定。
  事情怎么这么复杂?我和大哥顿时蒙了,一种绝望如利剑,直刺骨髓。由于怕父亲承受不住打击,我们掩泪装欢地对他隐瞒了癌症病情,只说他的胃部出了点小毛病。
  看到父亲难受得生不如死的样子,为了照顾父亲,我一咬牙辞去了工作,回到四川照顾父亲。
  为了阻止癌细胞的增长与扩散,我研究了半夏、竹茹、旋复花、代赭石、沉香、莪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上百味中药,了解其属性、药性、用法及用量;研究和试吃了斑蝥、蟾酥等对癌细胞能以毒攻毒的毒药,并在著名中医、中药专家的指导下配方,以給父亲治病。
  然而,我的努力终究没有打动铁石心肠的癌魔。当时间跨进2015年之后,父亲的病情急剧恶化,后来孱弱得连走路也只能借助轮椅了。
  再往后,他生活自理的尊严也被病魔残忍地夺走了,如山的重疾让他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人更是瘦得几乎成了皮包骨,嶙峋如削的人体标本。看到父亲渐失人形,兀自颓败,我时常背着父亲伤心得泣不成声。
  父亲刚开始戴成人尿不湿时,还不好意思,但重疾面前无尊严,曾是军医的他深知这一点。最后,他无奈地接受了残酷的现实,眼角滴落下来几滴因拖累后人而自责的浊泪。
  五月的川北,大地一片嫩绿,花草树木正粲然地吸收着阳光雨露蓬勃地生长。但父亲的病却越来越重。后来,他又便秘解不出大便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用手轻柔地伸进父亲的肛门,专注地帮其掏出那些已经硬结的屎粒。我的平和与细致让父亲更加自责和难为情。
  见状,我心痛得泪如雨下,却笑着宽慰他:“爸,你不要觉得过意不去呀!你和妈生下我之后,难道我不拉屎不撒尿吗?我拉一屁股的屎,难道不是你与妈给我洗的?是屎都臭,你都不嫌我拉的屎臭,我怎么可能嫌你拉的屎臭呢?爸,只要你健康快乐,我做啥也愿意!”
  2015年5月21日,父亲最终不治,告别了炊烟氤氲的红尘人世,含笑往生去了世人缈不可知的极乐天堂。
  父亲走后的这些日子,我几乎都恍兮惚兮。比如寂静的夜晚,我在卧室或看书或写作,我感觉父亲应该在客厅孤独地坐着,因为怕看电视影响我的思绪,喜欢看电视的他一个人寂寥地出神,甚至为了节约电,灯也没开,暗度无趣的时光,就跟以往一样。
  我在厨房做饭,忙碌而杂乱地调味着索然无趣的生活,恍然觉得,父亲就在我身边,帮我打杂,剥剥蒜,择择菜,或者淘洗些什么,且不时幽默地与我聊说旧事,语气亲和。
  我坐车出行,目光所及蜀都大道匆促奔走的人丛中,眼前总会浮现父亲为了帮我节约车费,与我一起不辞辛苦地以散步减肥为借口,徒步从春熙路往家走着的情景,父亲满头是汗,气喘吁吁,却兴高采烈。
  我孤独地做好饭,拿碗盛饭那一刻,却总会满眼是泪,因为手执之碗,是我专为曾是农民的父亲不错的饭量而买的大碗,但父亲的饭量却终止于连水也咽不下的贲门癌……
  白天,挥之不去的哀痛中看不到影子的父亲总是与我相伴。夜里,慈祥的父亲却又经常来到我的梦中,健康依旧,笑容依旧。
  但心里明镜似的我,知道一切场景都是倒流时光里层层叠叠的影子,即便在梦中。眼泪也因为不可逆转的温馨岁月而汩汩如泉,从阳光明媚的梦境,流淌到夜色深沉的现实。哭声流转,枕巾濡湿,悲怆与凄惶痛断肝肠。
  在父亲生前,怕太肉麻而羞于袒露心迹的我,从未向他表达过爱,但此时,我却满眼是泪地忍不住要对他说:
  爸,我真的好想您……
其他文献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牛栏山镇开了一家百货店。我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我家坐落在街中心路东,是一套晚清的四合院,格局是前店后宅,上房住人,东厢房是库房,南房是厨房兼饭厅。
回忆的画面,秋千梦开始不甜秋千在轻晃,载着上面淡淡刻着的名字在风中荡起.两个名字,一个是我,一个是你.我驻足在此地,夏暮去了哪里?记忆绵长的小时候,回忆迂回的院子秋千里,
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它的编写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通过与英国、德国、日本语文教材的比较,笔者发现,如果我国的语文教材渗透
仔细想想,这人生实在是欢笑的时候少,流泪的时候多,“浮生长恨欢娱少”。有人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是的,如果人生没有经过历练和审视,或许这样的生命要苍白许多。
在煤层气井生产后期,随着地层能量的衰竭,井底压力下降,套压逐渐接近集气管网压力,使得井口煤层气不能进入管网。为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对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机理和CO2注入时机
Based on observational precipitation at 63 stations in South China and NCEP NCAR reanalysis data during 1951 2010,a cluster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classify la
以下两篇史料,译自丹麦(Aarhus Stiftstidende)、(Uge Avisen For Odderog Omegn),反映了南京大屠杀见证人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 Arp Sindberg)在日内瓦放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