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做出的尝试和探索。经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有对所学专业的数据管理能力。
  关键词:数据库应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10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同时具有多条件复合检索的功能,是信息管理的有效工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既熟悉专业又能把专业需要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各相关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传统数据库教学注重理论讲解,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实现所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要求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做出了尝试和探索。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两个核心问题。一直以来,教师往往在怎么教上花费很多心血,但在对教什么的研究上却很少,大多数教师照本宣科。实际上,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基础和前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都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所以精选教学内容十分重要。数据库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方法,也有系统深入的内部实现机制,并且涉及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对于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全部学习,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只要在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其应用技能就可以了。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减和整合,突出了核心的面向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内容选取:
  1.根据课程特点选取教学内容。数据库应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既可满足企业数据管理的需求,也适合个人用户进行数据处理的使用。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数据处理流程为主线,将复杂的数据库理论转化为多个通俗易懂的任务,每个任务借助于一种数据库管理来实现,最后通过综合实例,将以上需求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在其中。根据这个需求,我们将教学内容确定为数据库应用理论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SQL语言、视图和报表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以实例为引导,操作步骤清晰,有利于初学者比较系统地学习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我们分析了进入我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知识体系结构,在对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明确实际应用能力和日常实际工作任务,选取数据库中典型应用,以数据库应用先后顺序安排教学内容,把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于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工作过程中,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及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根据课程作用选取教学内容。根据目前信息社会发展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辅助就业为导向,以实际数据库(全教学过程用学院招生数据及转入综合教务系统后的数据库)为主要载体进行课程教学,在数据库的选取上,做到对专业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各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教学将紧密围绕载体把整个课程体系结构整合为五个模块,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规律,融合“知识 应用技能”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与学生专业相关联的实例数据库进行分析,如工程造价专业以内蒙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财会专业以内蒙古公路基建帐务管理系统数据库等,使课程内容紧贴岗位需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们的思路是给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
  1.联系实际产生兴趣法。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主渠道,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打好坚实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可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课本上没有而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没看过的新鲜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信息社会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同信息“打交道”,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举出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例子,这样能直接提高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学生会觉得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很紧密且实用性强。如手机的管理、超市购物、网上订票等等问题,让学生分析出“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什么我的手机的使用情况随时都在运营商的掌控之中,为什么超市购物后结算员不需要知道每种商品的价格就能结算、为什么我网上可以预订火车票等等问题。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对数据库应用会有更深的理解。这样就跟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例子结合起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2.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真实数据,配合讲授进行示范操作,使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对本课程的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利用分屏环境演示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过程。数据库应用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演示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借助现有可用的多种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型的数据库查询服务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做演示,在演示过程中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出发,完成数据处理的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注意把重点和难点贯穿其中。演示法的好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增加了课堂演示教学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3.个性提问法。个性提法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老师在备课时要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准确适度,采用普遍性和个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课上要能按要求完成规定学习任务,课后及时复习。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和要求,如果内容深度不够,会影响教学效果。提问会加快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会把教师的提问变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的环节中,一定加大课堂提问的次数,根据不同情境,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提问,提问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一种检验,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调节了课堂气氛,沟通了师生感情。作为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能够有思路且答案有条理,他们会有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另外作业布置也是个性任务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的作业在通识作业的基础上,再按层次布置一些个性作业。讲评时,也要掌控适度,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
  4.全真任务驱动法。全真任务驱动法是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结合实际已完工的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根据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生产、数据处理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查询等教学要求,按顺序设计出完成系统的教学项目,再把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将复杂的数据库理论融汇在多个通俗易懂的任务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要以学生为主,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学习完成和任务的相关知识,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是课前要做好教学项目资料,将教学中所用的资料和数据,作为教学必备资料存放到机房服务器上,以便学生随时从服务器上下载所需资料。从教学目标的提出到学生们完成学习“任务”,中间环节要认真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从教学效果看,全真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的好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布置的任务被一个个完成时,学生就会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自信心,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在此过程中也被大大激发了,这样容易形成任务驱动的良性循环。任务驱动法教学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消化和吸收所需掌握知识,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越来越被重视,我们通过对数据库应用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姚志良.大案例教学法在《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4):75-76.
  [3]胡颖.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0,(05).
  [4]权生安.室内设计专业引用项目教学法可行性探究[J].科技信息,2009,(24).
其他文献
摘要:十八大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了进一步扩大以及加深人们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从教育入手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生态文明与历史教育的密切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学会
摘要:本案例的求助者是一名民办高职院校大一的男生,因学习压力大,不想上学,想要出去打工问题前来咨询。通过诊断,确定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经过4次咨询,达到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压力;来访者中心疗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47-02  一、一般资料  1.个人基本情况。小斌(化名)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辅助教学能够即时和高效地传递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分析化学;微课;民族医学院校;微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根据企业配送中心职业岗位要求,梳理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对《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构建学习情境,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从而明确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配送中心;岗位职责;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86-02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
摘要:乔治·桑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生卷帙浩繁,尤以田园小说的成就最高。她的田园小说以故乡贝里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理想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文学创作的美学理想。《魔沼》是乔治·桑田园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此为依托,分别从自然美、人性美、爱情美三个层面,并辅以翔实的例证,剖析女作家的美学理想,展示她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  关键词:乔治·桑;田园小说;《魔沼》;美学理想  中图分类
摘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研究要打破常规思维,从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出发进行内因研究,以创新成果为载体,依据创新扩散理论,从创新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时间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培养成员对科技创新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最终提升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  关键词:创新成果;创新团队;创新扩散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
摘要: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造条件选派辅导员参加挂职锻炼和学习考察等活动,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参加广西教育厅思政处的挂职锻炼,结合自己的经历对辅导员在挂职锻炼期间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挂职锻炼;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
摘要:专业满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湖北中医药大学部分重点学科专业展开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专业满意度与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并针对结果提出一定建议,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年级;大学生;专业满意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90-02   教育是立国之本,学生是教育的直接接受者与受益者,促
摘要:博物馆和高校都具有传播文化、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社会责任。两者以校园文化为媒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相互借力,共同推进,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研究博物馆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校园文化互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26-02  博物馆是了解各类文
摘要:周淑舫教授的新著《六朝东山谢氏文学生产与林下风绵远影响》,不但科学严谨地提出“六朝东山谢氏家族”全新的学术观点,而且系统地阐释了六朝东山谢氏家族文学生产的宏大规模与创作成就,“咏絮才女”谢道韫更是家族文学生产的一道亮丽风景。其家族以显赫的文学功业彪炳历史,与“谢庭咏雪”诲导出现的众多神童分不开,不拘一格的林下风更对后世有着绵远影响,从唐诗宋词乃至清人以其为题材而创作的大量作品,折射出六朝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