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江苏省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6—2017年度,江苏省种子管理站针对近年来新审定的17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华麦6号产量最高,其他依次为宁麦23、苏麦8号、宁麦22等。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展示;2016—2017年;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33-03
  为了便于各级农业部门、种子企业和推广单位对小麦新品种进行直观评价[1-3],同时为小麦育种单位、种子企业提供一个展示优良品种的平台,加快新品种推广,2016—2017年度对近年来新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进行展示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江苏(泰州)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内。前茬为常规粳稻,土质黑黏土,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参展小麦品种共16个,分别为宁麦22、宁麦23、苏麦8号、华麦6号、镇麦10号、宁麦21、扬麦23、扬富麦101、华麦7号、镇麦12号、苏麦11、扬麦25、亿麦9号、扬麦20、农丰88、隆麦28。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为666.67 m2。
  1.4 试验实施
  试验于2016年12月12日播种,基肥施高效复合肥375 kg/hm2 尿素150 kg/hm2;2017年2月9日施苗肥尿素112.5 kg/hm2;2月20日施分蘖肥尿素75 kg/hm2;3月15日施拔节孕穗肥高效复合肥112.5 kg/hm2 尿素75 kg/hm2。分别于4月24日、4月29日、5月6日防治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兼治蚜虫3次[4-6]。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16个参展品种全生育期为167~174 d,其中宁麦21生育期最短;镇麦10号生育期最长。
  2.2 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16个参展品种产量变幅为6 205.5~7 083.0 kg/hm2,其中华麦6号产量最高,亿麦9号产量最低,其余位于两者之间。有效穗数变幅为418.5万~508.5万穗/hm2,其中农丰88有效穗数最高,宁麦22有效穗数最低。千粒重变幅为40.17~44.00 g,其中苏麦8号千粒重最高,扬麦25千粒重最低,其余位于两者之间。穗粒数变幅为30.9~42.7粒,宁麦23穗粒数最高,农丰88穗粒数最低,其余位于两者之间。
  2.3 抗性表现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中后期天气气候较好,纹枯病和白粉病发病均较轻,赤霉病除亿麦9号和扬麦25发病中等外,其余品种发病较轻。宁麦23轻微倒伏,其余品种均未发生倒伏。
  3 品种评价
  宁麦22产量6 951.0 kg/hm2,居本试验第4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供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3。幼苗半匍匐,株型松散,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3 d,株高90 cm左右,穗粒数42.4粒,千粒重41.40 g。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宁麦23产量7 024.5 kg/hm2,居本试验第2位,该品种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供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5。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苗期叶片细长,株型较松散,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3 d,株高89.6 cm,穗粒数42.7粒,千粒重43.41 g。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抗倒性较差。
  苏麦8号产量6 972.0 kg/hm2,居本试验第3位,该品种由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供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2。该品种由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占经营。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宽,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3 d,株高79.6 cm,有效穗数489万穗/hm2,穗粒数35.3粒,千粒重44.00 g。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华麦6号产量7 083.0 kg/hm2,居本试验第1位,该品种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供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4。幼苗直立,苗期叶色深绿,叶片上举,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3 d,株高87.2 cm,有效穗数484.5万穗/hm2,穗粒数42.5粒,千粒重40.65 g。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镇麦10号产量6 717.0 kg/hm2,居本试验第6位,该品种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供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幼苗直立,叶色淡绿,株型偏松散,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4 d,株高79.6 cm,有效穗数453.0万穗/hm2,穗粒数39.1粒,千粒重43.50 g。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宁麦21产量6 700.5 kg/hm2,居本试验第7位,该品种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所供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3。幼苗直立,叶色淡绿,叶片上举,株型紧凑,穗层较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67 d,株高83.6 cm,有效穗数445.5万穗/hm2,穗粒数32.9粒,千粒重43.30 g。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扬麦23产量6 438.0 kg/hm2,居本试验第12位,该品种由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供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6。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绿,株型紧凑,穗纺锤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3 d,株高70.4 cm,有效穗数447.0万穗/hm2,穗粒数36.8粒,千粒重40.67 g。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扬富麦101产量6 814.5 kg/hm2,居本试验第5位,该品种由上海黄海种业有限公司供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401。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型半紧凑,穗纺锤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1 d,株高64.6 cm,有效穗数435.0万穗/hm2,穗粒数38.2粒,千粒重43.31 g。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华麦7号产量6 519.0 kg/hm2,居本试验第10位,该品种由江苏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供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402。该品种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抗条锈与叶锈,轻度感染杆锈和赤霉病。长势中等,株型半紧凑,穗纺锤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2 d,株高71.6 cm,有效穗数463.5万穗/hm2,穗粒数37.2粒,千粒重42.13 g。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均轻微发生。
  镇麦12号产量6 585.0 kg/hm2,居本试验第9位,该品种是由上海黄海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春性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501。幼苗半匐匍,叶色深绿,株型偏松散,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68 d,株高67.6 cm,有效穗数441.0万穗/hm2,穗粒数38粒,千粒重43.16 g。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均轻微发生。
  苏麦11产量6 445.5 kg/hm2,居本试验第11位,该品种是由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春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6002。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種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1 d,株高69.6 cm,有效穗数430.5万穗/hm2,穗粒数42.3粒,千粒重41.20 g。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均轻微发生。
  扬麦25产量6 429.0 kg/hm2,居本试验第13位,该品种是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春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6003。幼苗半匍匐,叶上举,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1 d,株高78.8 cm,有效穗数456.0万穗/hm2,预计穗粒数39粒,预计千粒重40.17 g左右。纹枯病和白粉病轻微发生,赤霉病中等发生。
  亿麦9号产量6 205.5 kg/hm2,居本试验第16位,该品种是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提供的春性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6005。幼苗半匐匍,苗叶较细长,叶色深绿,株型偏松散,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2 d,株高67.2 cm,有效穗数442.5万穗/hm2,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2.60 g。纹枯病和白粉病轻微发生,赤霉病中等发生。
  扬麦20产量6 636.0 kg/hm2,居本试验第8位,该品种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春性中熟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2。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细长,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2 d,株高72.2 cm,有效穗数448.5万穗/hm2,预计穗粒数39粒,预计千粒重41.60 g左右。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轻微发生。
  农丰88产量6 354.0 kg/hm2,居本试验第15位,该品种是由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春性中熟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片细长,株型偏松散,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2 d,株高67.4 cm,有效穗数508.5万穗/hm2,穗粒数30.9粒,千粒重41.99 g左右。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轻微发生。
  隆麦28产量6 376.5 kg/hm2,居本试验第14位,该品种是由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春性中熟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片细长,株型半紧凑,穗层整齐,穗纺缍型。2017年种植表现为全生育期172 d,株高78.8 cm,有效穗数423.0万穗/hm2,穗粒数38.1粒,千粒重43.11 g左右。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轻微发生。
  4 参考文献
  [1] 查贵生,俞祚明,高建民,等.南京市溧水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36-37.
  [2] 张建伟,杨保安,范家霖,等.河南省中部地区优质小麦品种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0):54-57.
  [3] 付庆云,杨金华,杨靖.四川和黄淮生态区小麦品种(系)主要产量性状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17-4820.
  [4] 李鲜花,刘永华,刘辉,等.我国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与美国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6):751-757.
  [5] 姜丽娜,王珍珠,张凯,等.不同品种小麦光合和产量性状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171-175.
  [6] 冀天会,张灿军,谢惠民,等.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1):103-106.
其他文献
摘要2016-2018年濉溪县夏玉米由于栽培技术水平不高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生产中出现产量降低的现象,给玉米生产造成了影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今后濉溪县夏玉米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夏玉米;生产;问题;对策;安徽濉溪;2016-2018年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5-0050-02  玉米是
数字技术对流行音乐生产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音乐制作上数字技术全面介入下的黄龄版《玫瑰玫瑰我爱你》,较非数字条件下的姚莉版与凤飞飞版,在声场感受方面,定位更准确、
<正>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农村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央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大为增加。然而农村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存在很大的缺陷,如何使这些资金
本文研究了基于问题药品召回的医药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要求、赔偿、保险制度等因素的问题药品召回的网络流程图,同时设计了基于医药企业在离散时间段下的成
<正>大量国内外循证医学证实了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1-3],尤其是卫生部新医疗改革中已明确将高血压、糖尿病作为在社区重点防治的慢性病。为适应广大社区医师防治
<正>泰国PTT全球化学公司(PTTGC)于2018年8月8日宣布,它已签署购买协议,收购Siam三井PTA公司74%股权,Siam三井PTA公司是一家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商,并持有泰国PET树脂公司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