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治疗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2HRZE/4HR (H异烟肼,R利福平, Z吡嗪酰胺, E乙胺丁醇),对照组采用2HRZE/4HR治疗结核,总疗程6个月。糖尿病治疗则采用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组胸部CT,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对病灶吸收有明显影响,经检验差异有统計学意义(P<0101或P<01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病例应同时治疗,首先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良好,以利于结核病的控制。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治疗
  糖尿病与肺结核都属多见病、常见病,目前在我国两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两病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如治疗不当,不但病死率高,而且易发展为慢性传染源,加剧结核病流行[1]。为了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分析下在我院规律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5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初治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3岁。随机分为两组,1组24例,2组26例;对照组:肺结核23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以下简称观察组)和肺结核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两组病例按中国结核病分类法〔98〕标准[2]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初治病例。观察组:咳嗽、咳痰27例,咯血12例,午后低热7例,盗汗4例;对照组:咳嗽咳痰16例,咯血3例,午后低热3例,盗汗1例。
  1. 2 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均符合我国卫生部2008年颁布的肺结核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
  1.3 分组方法
  50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按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两组,按空腹血糖4.4- 7.2 mmol/L,餐后2小时8.0-10 mmol/L为控制良好(1组);空腹血糖7.2mmol/L以上,餐后2小时10 mmol/L以上为控制不佳(2组);随机抽取无糖尿病的初治肺结核病例23例作为对照组(3组)。胸CT肺部病变严重程度按病变占1个肺叶为轻度,占2个肺叶以上为严重分类。
  1.4 治疗方案
  1.4.1 抗结核治疗方案 (观察组)2HRZE/4HR。(对照组)2HRZE/4HR。强化期2个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每日顿服。巩固期4个月:H、R每日顿服。治疗实行全程督导治疗。
  1.4.2 糖尿病治疗 饮食控制基础上,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2 结果
  胸部CT显示情况
  以三组治疗后胸CT变化率,比较三组的疗效,见表。
  3 讨论
  3.1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并发肺结核时一般起病较急,症状明显。本资料显示合并糖尿病的初治肺结核病人中有咳嗽、咯痰症状(100%)、发热(70.5%)、盗汗(43.6%)、咯血(20.6%),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起病较急,有咳嗽、伴有发热、盗汗的病人,特别是上述症状超过2周,给予普通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者,并患有糖尿病的,应考虑有肺结核的可能。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咯血、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发生人数较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多,并且也较严重。结核病灶中空洞形成者,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痰菌阳性患者,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较容易出现结核中毒症状,病灶更易形成空洞且排菌率高,病情相对严重。
  3.2 通过对这组病人的观察,发现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空洞闭合情况与无糖尿病的患者相近,近期效果良好;相反,血糖控制不佳者,空洞闭合情况较差,疗效差。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治疗必须二者兼顾[3]
  3.3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血糖要控制不良对治疗的效果影响较大,可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和无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差别不大,糖尿病病人的糖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血液及组织内糖含量上升,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也发生障碍,进而肝转化维生素A功能下降,使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微循环功能障碍,影响血液灌注及氧的交换。这些条件均有利于结核菌在体内的定植、生长、繁殖,再加上糖尿病病人肺结核病变范围广,多伴有空洞形成,并常有心、肝、肾等多脏器损害,影响抗结核药物的使用,造成部分病人的肺结核很难控制及治疗。从另外角度讲, 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和营养消耗,影响机体功能正常发挥。肺结核的病人胰岛细胞营养不良和萎缩,胰岛周围硬化,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结核中毒症状对胰岛素分泌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有不利影响,并可引起糖代谢调节障碍[4]。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对结核病的疗效有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2病并存时相互影响,因此对于2病并存时应同时治疗。首先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营养吸收利用,促进结核病的控制。同时积极控制肺结核病,要全程、规律服药,避免耐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53-256.
  [2]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1中国结核病分类法[J]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 12: 7161
  [3] 曾丽翔,陈秉熙,李亚发.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 (2):74-76.
  [4] 王晓华.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临床肺科杂志, 2006, 11(3): 3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地铁的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中低压系统,这种系统采用一次的接线方式,但容易造成电流保护发生跳闸的现象。因此本文通过对地铁电力系统中的光纤纵差保护装置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提高对接线方式的适应性。  关键词:地铁供电系统;光纤纵差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运用  近年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城市电网的改造成为各大城市地鐵的轻轨项目的重点任务,并且出现了大量的中低压短线路。光线电流纵差保护装置成为了这些中低压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也正在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必然会对中国劳动力供给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对中国劳动力供给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计划生育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的绝对数量因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了下降趋势,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因此开始向老龄化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因
期刊
摘 要:军事指挥系统的全面和系统化描述要从多维角度出发,一般情况下要从Zachman框架的核心体系开始,通过建立不同的需求分析要素,要求构建不同描述模型,形成分析军事系统的建模框架体系。由于该框架体系主要优势在于多视角、灵活应对性、变化多样性,所有使用更高效。  关键词: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工程;多视图建模  军事指挥系统建设规模要不断的扩充,并要求从软件开发周期内解放出来,这是系统能否成功运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营改增”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意义总结出企业在“营改增”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并给出先关建议,希望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本文迅速过渡到增值税的大环境中。  关键词:营改增;增值税;扣缴;机遇;挑战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3月23日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及四个附件,营改增各项政策一次性出净。这是自2012年中央在上海实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
期刊
目的:从Th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Tbx-1,过去称为Tblym为T-box家族的新成员)和GATA3的角度,探讨其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发病过程中的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子痫前期的
摘 要:石油化工装置是以石油裂解加工为主体生产各种燃油和化工原料的生产装置。装置内的各种工艺介质多为易燃、易爆和有毒性的物质。因此,在石油化工装置施工过程中,各类工艺管道的安装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严禁其泄漏,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是根据石油化工装置工艺技术的危险因素,安全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管线试压技术;管道工艺技术  0.引言  目前我国石油的生产是越来越大,可是石油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已成为人们快节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梯需求、研发、制造、保有量市场,现阶段在电梯检测与试验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极有可能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要重视和加强新装电梯与在用电梯的检验工作,尽可能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
期刊
目的:检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浆内皮细胞活化分子标记物:E-选择素;凝血活化参数: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因子(TF)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小板活化标记物β
摘 要:多联机空调系统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冷剂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需采用再启动保护、均油位运转、回油运转、压机的容量控制、油温传感器、排水泵的控制组合来控制室内外换热器的风扇转速积,调节换热器。  关键词:多联机;回油运转;压机的容量控制;油温传感器  一、再启动的保护  为了防止压机频繁启动、停止、以及均衡制冷剂流程中的
期刊
摘 要:室内消火栓系统是扑灭室内火灾的主要灭火设施,是室内最常见的水灭火系统,由于其造价便宜、维护简单,且时室内火灾初期的控制和扑灭十分有效,因此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建筑室内消火栓设置应满足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室内消火栓的位置应明显示且易于取用,其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能大于有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中应注意按建筑物类别正确确定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室内消火栓的口径应按每支水枪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