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价还价是父母教给孩子的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5岁了,最近越来越喜欢讨价还价。我们经常为一些小事纠缠很久。比如,为了每天要不要刷两次牙这个问题,孩子也和我讨价还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我满足了他的要求,他才开始刷牙。为此,每天要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真不知如何是好。
  讨价还价是父母教给孩子的。因为一开始,“交换条件”都是父母主动提出来的。比如,“只要你今天好好弹琴,周末我就带你去坐过山车。”这样一来,孩子在听话顺从前,就会先想想自己究竟能得到什么好处。
  讨价还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造成孩子成长的“被动状态”。当讨价还价成了习惯,每一次成功的讨价还价之后,孩子就在准备下一次的“交易”了。他们会计较任何事情的“即时效益”,看不到好处就不做。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出于强烈的兴趣去学习新事物,也不再有探索精神。任何事情不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主动性逐渐消失,成长过程变成了“被动状态”。
  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了争议上。这种拉锯式的讨价还价非常耗费时间,孩子习惯于从父母口中挤牙膏般挤出点“利益”,大量地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使孩子专心思考及行动的时间变得更少。
  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在讨价还价中,家长会发现自己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却还未对晚上睡前洗澡达成协议。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会引发长时间的谈判,你还有权威吗?没有了权威还谈什么对孩子的教育?
  造成父母情绪失控。当父母的耐心用尽之后,孩子倔强的讨价还价行为会令父母情绪失控。这个时候,民主的父母就成了暴怒的父母。
  对策
  一开始就不和孩子讲条件。许多父母习惯说“吃不完饭就不许看动画片”,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坏,因为孩子会效仿父母动不动就讲条件的习惯。有些父母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父母会因此而失去尊严,并诱发孩子产生报复心理。其实,从开始就什么条件都不讲,该提要求时提出要求并督促执行就是了。
  向孩子说“不”要慎重。父母不要随便说“不”。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一旦把“不”说出口,就要坚持,做到令行禁止。如果是确实不便拒绝的事,可与孩子共同商讨。但父母必须掌握主动权,不能与孩子无休止地讨价还价。
  父母双方要保持一致。当父母一方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另一方不能持反对意见,否则,容易养成孩子在父母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而且还会想方设法坚持自己的条件。所以,父母双方要保持意见一致,如果出现意见相左,可以对孩子说,我们商量商量再告诉你。
  设定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底线。在家庭内部发扬民主之前,父母应该跟孩子有一个约定:任何“讲条件”的行为都不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父母有“最终解释权”。设立“最终解释权”,就是为争论设一个底线,以保证父母的权威不受影响。
  物质鼓励为辅,精神鼓励为主。孩子想要通过讨价还价获得的“好处”基本上都与物质有关。一旦养成了以物质条件来换取孩子“行动”的习惯,孩子就会习惯于讨价还价。因此,要倡导精神鼓励,如拥抱、抚摸、口头夸奖等。
  让孩子接受讨价还价的后果。讨价还价往往会带来时间上的延误。如果因此影响了孩子的娱乐和休息,或者因此遲到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别心软,让孩子承受讨价还价带来的后果,自然后果法会逐渐促使孩子减少讨价还价的次数。
其他文献
螃蟹肥了,莲藕糯了……中秋节到了。于是,巧手妈妈细心地将一些时令食材,还有孩子爱吃的月饼,摆上了中秋节的餐桌,成为惊艳一家人味蕾的健康美食。  螃蟹酱  材料  小螃蟹15只,毛豆、笋、红椒适量,葱、姜、料酒、盐、面粉少许  步骤  1.毛豆剥好,笋、辣椒切丁,葱切段、姜切片。  2.小螃蟹洗净,用刀一切二。  3.锅烧热,加油,倒入毛豆,翻炒一下。  4.另起一锅,锅烧热,加油,加入葱段、姜片爆
【摘要】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肩负着实现素质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实现数学教学向数学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拓展性课程内容设计出现了难度高、无主题、跨度大等问题.通过对教材资源作具体的罗列、分析,并选取“全等三角形”一例就如何设计拓展性课程内容作了阐述,说明了拓展性课程内容设计上应基于教材,化零为整,又超越教材,多元拓展,从而有利于激发课程活力.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课程内容;教材;多元拓展  
4写在最后  这两个阅读理解题都是通过阅读建立技巧解题,相对而言,案例1设计需要完善,案例2则设计的比较合理,案例2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进行模仿研究的结构相对明显,这也是阅读理解起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再回看案例1,设计的思路离模型较远,学生无法进行联系,成为命题达不到效果的重要原因.那么对于这样一类阅读理解题,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呢?笔者从以下一些方面给出提高的对策: 
当下学生研究性学习机会太少,这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究其因:一是教师应试教育思想作祟,认为放手让学生去研究问题,对备战中考简直是浪费时间;二是即便教师觉悟到研究性学习能促进数学“四能”建设,但苦于挖掘不到思想性和可操作性俱佳的学习题材,只得畏而却步.基于后者,笔者尝试:立足三角形及其内切圆基本构图,一旦深入“算二次”思想,仅用初中数学知识,就能逐步展开对勾股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
【摘要】“体悟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数学的方式,对教师而言则更多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样的课堂教学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切入点,从让学生体验数学好玩开始,引导他们亲身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捕捉联系,发现结论的顿悟过程中,自然地经历着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认知矛盾趋于平衡,
每天晚上,熊妈妈总是催小熊刷牙。刷牙刷牙,总是刷牙,真是讨厌。牙膏的味道一点都不好闻,弄在牙齿上,真难受,舌头舔到,更难受。小熊想,如果能不刷牙就好了。  晚上,小熊做了一个梦。梦里,小熊在一个满是泡泡的地方飞来飞去,一把巨大的牙刷跟着它,大牙刷刷刷他的头,刷刷他的脸,刷刷他的身體,还刷刷他的脚心,小熊忍不住咯咯咯笑出了声。在梦里,他开心地和大牙刷做游戏。醒来后,小熊不怎么讨厌牙刷了。
食物教育,在不同文化的土壤里,开出了不同的花朵。  日本:食育就是生命教育  日本的食物教育既包含了生命、自然、感恩这样的人类通识文化,又包含了均衡、协作、饮食习惯这样具体的生活文化,在全球食物教育中具有鲜明特点。日本人相信,食育就是生命教育,教導孩子真正的食物原味,可以传承其对自然的崇敬之心。  ——《视点31》  吃得好,也要吃得开心。日本妈妈们经常会变着法儿捣鼓菜单花样,盛菜用的器皿,偶尔改
【摘 要】 近年来,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成为学业评价领域的热点课题.基于本土化的韦伯模式,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四个维度,对2019年桂林、贵港两地中考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两份试卷在各维度一致性整体上良好;第二,两份试卷在各学习领域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表现不一.未来中考命题要更加重视课程标准,确保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高度一致性,尤
2019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命制工作.现就2019年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5题(全卷共28题)的命题历程与各位读者分享与交流.  1命题构思 结合整卷的知识点及能力考查点的布局设置,同时考虑到充分发挥中考试卷的教学导向作用,笔者因此初步确定试卷第25题为应用题,拟从教材中采集原始素材,同时融合多个不同板块内容,命制一道代数类应用题,呈现形式为函数图象方面的应用題.难度方面,要求充
宝宝的幼儿园离家距离不远不近,走路半小时,开车10分钟。最开始,宝宝上小班,我们专门请了司机,每天开车接送他,小家伙能自己走路的机会很少。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经常感冒、发烧,而且面黄肌瘦,也不爱说话,让我们倍感揪心。  从小班下学期开始,我与宝宝爸爸、宝宝一起商量,以后每天全家人一起开着“11路车”去送他上学。宝宝当时就很好奇,“我们家附近没有‘11路车’啊,怎么开呢?”我露出一脸“坏笑”,让宝宝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