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后,人才培养目标也早已转变。
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就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这样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承认、需要,社会需求就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动力。社会需要实践型人才,学院就应以此为培养目标,实践型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化的实验室,因此对实验室如何建设和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一定要本着设备先进、管理科学、使用高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达到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
一、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工程技术学院现在共开设4个专业,分别为:采矿工程、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工艺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这些专业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强的专业,离开实验实践教学的支持,就无法完成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的要求,工程技术学院共建有包括现代矿井模型室、机械加工实验室、汽车拆装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等15个实验室。
学院实验室建设中的存在问题:
1.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某些高校虽然也制定了一些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但某些学校领导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不重视实验室建设的问题。首先,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学单位,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没必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搞实验室建设。其次,许多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实验课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学好理论课,考试过关就行,对于实验课只要正常参加有个实验报告敷衍了事就行。学生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得到领导迁就和默认,因此也就更加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再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同样有责任,多数教师责任心不强,认为领导都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学生也不愿意上实验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上好自己的理论课就行了。
2.实验硬件投入不足
开出率不足,使用率不高。由于学院投入不足,设备陈旧,现在应用的还是老的实验设施。设备老化,陈旧。比如材料力学实验室,现在用的设备还是WE-100KN型老式液压万能试验机,而有的大学(如哈尔滨理工大学)已经在使用WDW-100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了,这是现代材料力学试验的新型设备,采用计算机数字控制和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能自动、精确地测量和控制试验力、位移和变形等试验参数,是一种多功能静力试验机,用于一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以及低频单向试验,可以进行等速率加载、等速率变形以及等速率位移等试验,各种参数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测量结果由CRT屏幕显示,自动打印试验结果的新型先进设备。笔者所在学院依然使用大平板仪、水准仪等旧型实验仪器,而现场早已使用GPS定位仪;依然使用老式汽车发动机模型,而现场早已使用变喷发动机了。同时伴随着高校扩招,很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出现了很多学生围着一台机器,少数学生做,多数学生看的情况。这样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
3.实验室的管理薄弱
虽然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规章制度执行的并不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和不足。试验设备的购置、使用、仪器设备的损坏赔偿等还存在不规范之处;有些试验记录不全,教师指导不及时,批阅实验报告不规范;实验室的管理还是传统式的封闭管理办法,还没有实行全面开放,不利于学生自主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4.实验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现有实验教师人员缺乏,没有实验教师来源的主渠道;(2)现有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与高等教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3)职称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实验师的人员很少;(4)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两头小中间大、后继无人的情况。
二、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更新观念
对实踐教学、实验室建设的认识,应该本着摈弃老观念、建立新观念的思想,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来进行。过去高校实验室的功能主要是验证所学理论,而现在更多的是侧重培养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这种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高级专门人才,光靠理论教学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实验教学。学校领导要改变那种认为大量投入实验室建设不值的观念,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应该更新观念,重视实验室建设,重视实验教学,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只有加强实验室建设,才能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2.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
由于学校投入不足,多数实验设备还比较陈旧,数量也不是很够。近几年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上也做了一些努力,有一定的投入,但力度还不够。针对学院资金不足、还要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的情况,应该采取这样的措施:首先,按教学经费的一定比例提取实验室建设经费;其次,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再次,就是自我造血,即让那些具有潜在创收能力的实验室开放,搞些生产加工,为社会为企业服务创收;另外,还可以有偿租赁和使用实验室。总之,必须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淘汰陈旧设备或者改造老设备、购进新设备,增加实验设备数量,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争取达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标准和要求。只有实验设备先进才能提高实验质量,只有实验设备足够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
3.加强实验室的管理
针对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逐一改进和落实,真正把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规程》和《呼伦贝尔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精神落到实处,把我们自己制定的各项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争取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实验室,达到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服务、为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服务的目的。在实验室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做到:(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的总体规划之中;(2)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要按计划进行,根据规章制度执行;(3)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应进行多渠道集资;(4)通过有效和科学化的管理使实验室对全院所有师生开放,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最大化地利用实验和实践教学资源。
4.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实验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学校应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并通过提高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来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等措施,来吸引非实验教师但具备实验教学能力的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也可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师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充实实验教师队伍。(2)针对现有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不高的现状,鼓励他们自愿或者学校强制其外出培训提高,不参加培训提高者可以转岗。(3)针对实验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级职称的现状,可以采服三种办法:其一,这个和从事实验教师的人员少有关系,如果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员多了,具备评高级职称条件的人也就多了;其二,还是以待遇来吸引人,提高高级实验师的待遇;其三,可直接从企业一线调入具有相同专业的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转为高级实验师。(4)对于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间大两头小的现状,年龄太大的不好办,但引进年轻的大学生后,实验教师后继无人的情况就能得到缓解或解决了。
通过以上的办法和措施,就可以解决实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师严重短缺和不足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随着这种转变而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原因除大学毕业生多、用人岗位少有关外,还存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这就迫使我们的教育应该越来越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一味的重理论轻实践是不行的,“眼高手低”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不被用人单位所接受,越来越难就业。而培养实践能力完全靠理论教学是不行的,要靠实验或实践教学,因此在高校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学院)
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就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这样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承认、需要,社会需求就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动力。社会需要实践型人才,学院就应以此为培养目标,实践型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化的实验室,因此对实验室如何建设和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一定要本着设备先进、管理科学、使用高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达到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
一、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工程技术学院现在共开设4个专业,分别为:采矿工程、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工艺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这些专业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强的专业,离开实验实践教学的支持,就无法完成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的要求,工程技术学院共建有包括现代矿井模型室、机械加工实验室、汽车拆装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等15个实验室。
学院实验室建设中的存在问题:
1.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某些高校虽然也制定了一些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但某些学校领导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不重视实验室建设的问题。首先,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学单位,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没必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搞实验室建设。其次,许多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实验课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学好理论课,考试过关就行,对于实验课只要正常参加有个实验报告敷衍了事就行。学生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得到领导迁就和默认,因此也就更加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再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同样有责任,多数教师责任心不强,认为领导都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学生也不愿意上实验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上好自己的理论课就行了。
2.实验硬件投入不足
开出率不足,使用率不高。由于学院投入不足,设备陈旧,现在应用的还是老的实验设施。设备老化,陈旧。比如材料力学实验室,现在用的设备还是WE-100KN型老式液压万能试验机,而有的大学(如哈尔滨理工大学)已经在使用WDW-100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了,这是现代材料力学试验的新型设备,采用计算机数字控制和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能自动、精确地测量和控制试验力、位移和变形等试验参数,是一种多功能静力试验机,用于一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以及低频单向试验,可以进行等速率加载、等速率变形以及等速率位移等试验,各种参数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测量结果由CRT屏幕显示,自动打印试验结果的新型先进设备。笔者所在学院依然使用大平板仪、水准仪等旧型实验仪器,而现场早已使用GPS定位仪;依然使用老式汽车发动机模型,而现场早已使用变喷发动机了。同时伴随着高校扩招,很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出现了很多学生围着一台机器,少数学生做,多数学生看的情况。这样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作用。
3.实验室的管理薄弱
虽然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规章制度执行的并不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和不足。试验设备的购置、使用、仪器设备的损坏赔偿等还存在不规范之处;有些试验记录不全,教师指导不及时,批阅实验报告不规范;实验室的管理还是传统式的封闭管理办法,还没有实行全面开放,不利于学生自主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4.实验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现有实验教师人员缺乏,没有实验教师来源的主渠道;(2)现有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与高等教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3)职称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实验师的人员很少;(4)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两头小中间大、后继无人的情况。
二、针对现状及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更新观念
对实踐教学、实验室建设的认识,应该本着摈弃老观念、建立新观念的思想,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来进行。过去高校实验室的功能主要是验证所学理论,而现在更多的是侧重培养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这种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高级专门人才,光靠理论教学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实验教学。学校领导要改变那种认为大量投入实验室建设不值的观念,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也应该更新观念,重视实验室建设,重视实验教学,积极提供资金支持。只有加强实验室建设,才能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2.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
由于学校投入不足,多数实验设备还比较陈旧,数量也不是很够。近几年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上也做了一些努力,有一定的投入,但力度还不够。针对学院资金不足、还要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的情况,应该采取这样的措施:首先,按教学经费的一定比例提取实验室建设经费;其次,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再次,就是自我造血,即让那些具有潜在创收能力的实验室开放,搞些生产加工,为社会为企业服务创收;另外,还可以有偿租赁和使用实验室。总之,必须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淘汰陈旧设备或者改造老设备、购进新设备,增加实验设备数量,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从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争取达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标准和要求。只有实验设备先进才能提高实验质量,只有实验设备足够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
3.加强实验室的管理
针对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逐一改进和落实,真正把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规程》和《呼伦贝尔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精神落到实处,把我们自己制定的各项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争取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实验室,达到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服务、为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服务的目的。在实验室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做到:(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的总体规划之中;(2)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要按计划进行,根据规章制度执行;(3)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应进行多渠道集资;(4)通过有效和科学化的管理使实验室对全院所有师生开放,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最大化地利用实验和实践教学资源。
4.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实验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学校应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并通过提高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来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等措施,来吸引非实验教师但具备实验教学能力的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工作。也可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师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充实实验教师队伍。(2)针对现有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不高的现状,鼓励他们自愿或者学校强制其外出培训提高,不参加培训提高者可以转岗。(3)针对实验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级职称的现状,可以采服三种办法:其一,这个和从事实验教师的人员少有关系,如果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员多了,具备评高级职称条件的人也就多了;其二,还是以待遇来吸引人,提高高级实验师的待遇;其三,可直接从企业一线调入具有相同专业的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转为高级实验师。(4)对于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间大两头小的现状,年龄太大的不好办,但引进年轻的大学生后,实验教师后继无人的情况就能得到缓解或解决了。
通过以上的办法和措施,就可以解决实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实验教师严重短缺和不足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随着这种转变而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原因除大学毕业生多、用人岗位少有关外,还存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这就迫使我们的教育应该越来越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一味的重理论轻实践是不行的,“眼高手低”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不被用人单位所接受,越来越难就业。而培养实践能力完全靠理论教学是不行的,要靠实验或实践教学,因此在高校教学中,要大力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人力资源。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