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篮球运动已成为学校师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但缺乏好的裁判队伍。面对这样的形势,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利用业余时间在体育专业学生中培养一批优秀的裁判,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裁判训练模式进行研究,为以后培养更优秀的篮球裁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裁判的概念、规模和技巧随着篮球的发展和规则的改变而变化。裁判的能力也必须改变,以便为篮球运动提供更好的服务。西北师范大学篮球裁判员的基础不是很好,训练模式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更合适的训练模式。
关键词:体育教育 篮球裁判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b)-0233-02
篮球裁判员是指在篮球竞赛过程中,依据赛会规程和篮球规则对参赛队员、教练员及随队人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行为做出裁决并最终评定胜负的人员。体育教育专业的篮球课程在我们学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占了大部分时间,但忽视学习的规则和裁判的培养,继而出现的不平衡发展篮球——打篮球人很多,但是人们很少知道规则的执行。因此,本文对篮球裁判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裁判的培养模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近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篮球裁判的文献,查阅了相关学科的书籍10余本。
1.2.2 访谈法
走访咨询了甘肃省优秀篮球教练、国家级裁判、荣誉国家级裁判和优秀一级裁判员共10人。
2 我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模式
2.1 篮球裁判员的选材
2.1.1 身高体型
身高对于篮球裁判工作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裁判员身高过低挤在高大队员之间从自身心理上就有一种阴影,这就对判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身高太低不能清楚的看到,导致判断失误、遗漏,观众视觉上的不和谐。体型也相当重要,太胖显得过于臃肿,太瘦显得过于单溥,简而言之要匀称,有良好的形象,让人感到精力充沛。因此,对于裁判来说,选择身高和体型是很重要的,男性应该在180cm以上。女性最好在170cm以上。这样除了能给自身带来自信外还能更好的宣判和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
2.1.2 身体素质
篮球比赛中队员跑动快、战术变化快、攻守转换快、整场比赛40min,争夺激烈,比赛激烈,裁判员在比赛中要急停、急跑、转身、侧移、后退,这些都是裁判的速度、耐力、敏捷、灵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2.1.3 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篮球裁判员必须热爱篮球事业,有敬业精神,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篮球运动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公正、公平以及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很好的促进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2.1.4 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裁判员能够轻易控制比赛的重要保证。在临场执裁的过程中要自信、果断、冷静、善变、不慌张、不急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稳定我们在场上的情绪,镇定自若,激发斗志,克服困难,发挥裁判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培养
2.2.1 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教学
裁判员是指在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下,评定运动员、运动队的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为了提高裁判员的临场执裁的水平,裁判员必须同时学习竞赛规则和裁判的理论基础知识。事实证明,裁判员错判、漏判及反判的原因主要是对规则的理解不到位和对裁判法的不恰当运用。规则解释和各种先例应该结合起来实现整个规则的整合。因此,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更长一些,一般需要18~20个学时学习。在进行规则和裁判法讲授时,应先给学生讲清楚违例和犯规的概念、种类以及处理原则,深化理论概念的正确理解,然后让他们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一个特定的形象思维。
2.2.2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析与讨论
规则读起来有些时候很绕口,很难与实际联系起来,讲起来很麻烦,学生也不容易懂,懂了也很容易忘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自由讨论,然后逐个发言(根据个数确定,人数过多则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再让他们相互讨论,在双方讨论过后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时错的知道自己错在哪?对的感到了自豪,两方面都记住了,而且记得牢。
2.2.3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了解篮球和战术
从规则的角度看,技术是符合规则要求的,战术是符合规则的。为了正确识别技术动作和战术,裁判必须具备篮球技巧和战术知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篮球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掌握了这种技术,裁判才能判断出某些动作是否合理,找出违例的主要原因,不会被表象或错觉所迷惑。所有的事情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在思想上有一个很好的准备,并且有很高的预判力,这样他就不会在宣判的时候失去理智。这种知识可以在规则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裁判法的指导下进行,以提供恰当的方法。
2.2.4 培养学生的裁判技能
优秀的裁判技能是裁判执法的基础,基本技能是裁判员在临场中使用的最基础的动作,它包含三个部分:第一,在视觉和移动方面:宽阔的视野是篮球裁判及时和准确地判断的先决条件。每个人的物理视觉几乎相同,经过专业训练,如后光训练、快速眼动训练、单人训练等,视野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第二,哨子和手势方面:哨子是篮球比赛中的主要信号,是裁判员在篮球场上的指挥的主要工具。鸣哨要求短促、洪亮。手势是裁判员的语言,是裁判员之间的联系信号,是裁判和跑动队员、记录台之间的信息传递纽带。裁判员必须精通裁判规则,并在比赛中熟练和正确使用规则。对裁判员动作的要求是:规范、明确、果断、大方。第三,裁断技能:裁断技术裁判员控制、管理和预见能力的体现。
2.3 教学实践
2.3.1 临场观摩
根据教师的临场动作示范,以及观看国内外典型的比赛视频。通过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手做、用口说等一系列练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增加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让他们在观看比赛的时候,可以在旁边比划一些临场裁判的手势。继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这一教学过程可占2~4学时。
2.3.2 实习安排
组织学生进行临场实习是很有必要的。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将所有篮球裁判的学员按照篮球技术水平分为若干组进行教学比赛,并安排学员依次进行临场执裁,随时发现纠正他们的错误,逐步提高执裁能力。
3 结语
裁判员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身特殊、具體的临场能力,既充分再现了赛场上球员的高超球技和战术组合,又透彻地反映了篮球运动的规则和灵魂。
裁判员的观念、规模和技能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的变化而变化,裁判员的临场能力也必须随着这种变化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为篮球运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西北师范大学篮球裁判员基础不是很好,对他们的培养与成长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与改进,但我们能做的只是在现有的能力下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构建一个固定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 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竞赛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3]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体育教育 篮球裁判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b)-0233-02
篮球裁判员是指在篮球竞赛过程中,依据赛会规程和篮球规则对参赛队员、教练员及随队人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行为做出裁决并最终评定胜负的人员。体育教育专业的篮球课程在我们学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占了大部分时间,但忽视学习的规则和裁判的培养,继而出现的不平衡发展篮球——打篮球人很多,但是人们很少知道规则的执行。因此,本文对篮球裁判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裁判的培养模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近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篮球裁判的文献,查阅了相关学科的书籍10余本。
1.2.2 访谈法
走访咨询了甘肃省优秀篮球教练、国家级裁判、荣誉国家级裁判和优秀一级裁判员共10人。
2 我校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模式
2.1 篮球裁判员的选材
2.1.1 身高体型
身高对于篮球裁判工作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裁判员身高过低挤在高大队员之间从自身心理上就有一种阴影,这就对判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身高太低不能清楚的看到,导致判断失误、遗漏,观众视觉上的不和谐。体型也相当重要,太胖显得过于臃肿,太瘦显得过于单溥,简而言之要匀称,有良好的形象,让人感到精力充沛。因此,对于裁判来说,选择身高和体型是很重要的,男性应该在180cm以上。女性最好在170cm以上。这样除了能给自身带来自信外还能更好的宣判和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
2.1.2 身体素质
篮球比赛中队员跑动快、战术变化快、攻守转换快、整场比赛40min,争夺激烈,比赛激烈,裁判员在比赛中要急停、急跑、转身、侧移、后退,这些都是裁判的速度、耐力、敏捷、灵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2.1.3 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篮球裁判员必须热爱篮球事业,有敬业精神,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篮球运动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公正、公平以及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很好的促进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2.1.4 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裁判员能够轻易控制比赛的重要保证。在临场执裁的过程中要自信、果断、冷静、善变、不慌张、不急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稳定我们在场上的情绪,镇定自若,激发斗志,克服困难,发挥裁判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培养
2.2.1 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教学
裁判员是指在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下,评定运动员、运动队的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为了提高裁判员的临场执裁的水平,裁判员必须同时学习竞赛规则和裁判的理论基础知识。事实证明,裁判员错判、漏判及反判的原因主要是对规则的理解不到位和对裁判法的不恰当运用。规则解释和各种先例应该结合起来实现整个规则的整合。因此,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更长一些,一般需要18~20个学时学习。在进行规则和裁判法讲授时,应先给学生讲清楚违例和犯规的概念、种类以及处理原则,深化理论概念的正确理解,然后让他们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到一个特定的形象思维。
2.2.2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析与讨论
规则读起来有些时候很绕口,很难与实际联系起来,讲起来很麻烦,学生也不容易懂,懂了也很容易忘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自由讨论,然后逐个发言(根据个数确定,人数过多则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再让他们相互讨论,在双方讨论过后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时错的知道自己错在哪?对的感到了自豪,两方面都记住了,而且记得牢。
2.2.3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了解篮球和战术
从规则的角度看,技术是符合规则要求的,战术是符合规则的。为了正确识别技术动作和战术,裁判必须具备篮球技巧和战术知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篮球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掌握了这种技术,裁判才能判断出某些动作是否合理,找出违例的主要原因,不会被表象或错觉所迷惑。所有的事情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在思想上有一个很好的准备,并且有很高的预判力,这样他就不会在宣判的时候失去理智。这种知识可以在规则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裁判法的指导下进行,以提供恰当的方法。
2.2.4 培养学生的裁判技能
优秀的裁判技能是裁判执法的基础,基本技能是裁判员在临场中使用的最基础的动作,它包含三个部分:第一,在视觉和移动方面:宽阔的视野是篮球裁判及时和准确地判断的先决条件。每个人的物理视觉几乎相同,经过专业训练,如后光训练、快速眼动训练、单人训练等,视野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第二,哨子和手势方面:哨子是篮球比赛中的主要信号,是裁判员在篮球场上的指挥的主要工具。鸣哨要求短促、洪亮。手势是裁判员的语言,是裁判员之间的联系信号,是裁判和跑动队员、记录台之间的信息传递纽带。裁判员必须精通裁判规则,并在比赛中熟练和正确使用规则。对裁判员动作的要求是:规范、明确、果断、大方。第三,裁断技能:裁断技术裁判员控制、管理和预见能力的体现。
2.3 教学实践
2.3.1 临场观摩
根据教师的临场动作示范,以及观看国内外典型的比赛视频。通过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手做、用口说等一系列练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增加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让他们在观看比赛的时候,可以在旁边比划一些临场裁判的手势。继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这一教学过程可占2~4学时。
2.3.2 实习安排
组织学生进行临场实习是很有必要的。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将所有篮球裁判的学员按照篮球技术水平分为若干组进行教学比赛,并安排学员依次进行临场执裁,随时发现纠正他们的错误,逐步提高执裁能力。
3 结语
裁判员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身特殊、具體的临场能力,既充分再现了赛场上球员的高超球技和战术组合,又透彻地反映了篮球运动的规则和灵魂。
裁判员的观念、规模和技能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的变化而变化,裁判员的临场能力也必须随着这种变化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为篮球运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西北师范大学篮球裁判员基础不是很好,对他们的培养与成长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与改进,但我们能做的只是在现有的能力下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构建一个固定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 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竞赛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3]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