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研究MR肺灌注成像早期发现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的局部肺灌注异常及对临床分级的能力,并与量化HRCT进行比较。
方法62例COPD患者及17名健康志愿者于同一天内分别进行肺功能 (PFT) 、HRCT及MR肺灌注检查。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OLD) 分级,COPD患者分为Ⅰ级19例、Ⅱ级17例、Ⅲ级14例及Ⅳ级12例。MR灌注图像经过后处理得到灌注缺损区的信号强度值 (SIPD) 、正性增强积分 (PEI) 、最大上升斜率 (MSI) 、最大下降斜率 (MSD) 、信号增强率 (SER) 及相对正常肺组织的信号强度 (SInormal),计算得到灌注缺损区与相对正常肺组织的信号强度之比 (RSI) 。通过HRCT原始数据得到总肺体积 (TLV),设定吸气末阈值<-950 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气肿体积 (TEV),肺气肿指数 (EI) 为TEV与TLV的比值。正态分布数据以<img src="images/BZ_E-BZ__65_154_595_173_612.png" alt="patch" />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表示,多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法进行分析。
结果健康志愿者与各级别COPD患者的MRI灌注参数 (健康志愿者RSI、SIPD、PEI、MSI、MSD值分别为43.9±7.2、48.2±19.7、31.4、55.7、44.1;各级别COPD患者RSI、SIPD、PEI、MSI、MSD值分别为18.1±8.1、47.4±20.0、8.6、30.2、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Ⅰ与Ⅲ级、Ⅰ与Ⅳ级及Ⅱ与Ⅳ级COPD患者之间的MRI灌注值RSI比较 (Ⅰ、Ⅱ、Ⅲ、Ⅳ级RSI值分别为24.4±9.8、19.9±3.1、15.9±5.3、9.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05~ 6.64,P值均<0.01),但Ⅰ与Ⅱ级、Ⅱ与Ⅲ级、Ⅲ与Ⅳ级间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0~ 4.46,P值均>0.05) 。HRCT容积参数值EI (对照组、Ⅰ、Ⅱ、Ⅲ、Ⅳ级EI值中位数分别为1.2、3.8、8.0、13.7、18.3,四分位间距分别为3.7、7.1、9.2、10.5、7.7) 在对照组分别与Ⅱ~Ⅳ级、Ⅰ与Ⅳ级、Ⅱ与Ⅳ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32~-1.85,P值均<0.01),但不能区分健康志愿者与I级COPD患者 (t=-1.99,P>0.05) 。
结论与HRCT容积参数相比,对区分健康志愿者与Ⅰ级COPD患者,灌注值RSI是一个容易测量且较敏感的指标。MRI灌注值和HRCT容积参数均可一定程度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