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势成分预测-潜在靶点筛选”的“2R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研究方法的构建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阐明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的研究思路众多,通过剖析已有研究思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基于“优势成分预测-潜在靶点筛选”的“双减网络药理学”(简称“2R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优势成分预测”是采用ADMET性质预测技术选择AD-MET性质良好的化学成分,与入血成分、靶器官成分对比分析,确定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优势成分,即“减成分(reducing con-stituents)”;“潜在靶点筛选”是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网络数据库富集中药复方的潜在核心调节通路,再基于信号通路挖掘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以减少中药复方有效组分作用靶点筛选研究的范围,即“减靶点(reducing targets)”.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的相关技术建立“成分-靶点”网络关系,提高有效组分筛选的效率和准确率.旨在为阐明中药复方有效组分、揭示复方配伍规律、明确药物作用靶点等方面提供具有实用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不同部位具有中肾形态特征的腺癌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方面的异同。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确诊的子宫颈中肾腺癌(MA)2例及子宫体、卵巢中肾样腺癌(MLA)5例,病变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KRAS基因突变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颈MA与子宫体、卵巢MLA有相同形态特征,表现为腺管、乳头、实性等多种结构的混合。然而2例子
系统评价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