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的禁锢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32411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早就想写一点文字,来谈谈“鸟笼”了——只因为最近总有一种十分压抑的、被禁锢的感觉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这种感觉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不过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刚提起笔来,就不由自主地写下了一段鲁迅先生的开场白——大约不只是一种感觉了,我是真的被禁锢了。像是有一只巨大的鸟笼笼罩在我的周围,透过鸟笼的格栅,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方形的世界,既如出一辙,又截然不同。
  那好像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天空。就如泰戈尔曾说的那样:“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们每一个人,同在这片天空下,就像是鸟儿。我们张开翅膀,飞得筋疲力尽,还是飞不到天空的尽头。于是就颓然倒地,口中念叨着:“还能想些什么?还能写些什么?前人抢着做了我们要做的事!”
  这话倒和当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所说的有些相似:“物理大厦已经落成,留给后人的只剩一些修饰工作了。然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着,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另一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物理学家们被现有的理论禁锢了。这似乎是一种阻力,让他们即便是有了一些新发现,也被头脑中的经典理论击溃;但这似乎更是一种动力,使他们不断追寻自由的理论和理论的自由,最后终于开创了以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打破禁锢,展现了一片新的天地。
  也许可以说:
  “禁锢,为了自由。”
  【二】
  我对鸟儿说:“鸟儿,飞出鸟笼,去寻找你的自由吧。”
  鸟儿眨了眨眼:“什么是‘自由’?”
  遇到这种鸟,你大概要跳起脚来大叫了:“什么?还有鸟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它们不应该天生就知道自由吗?”
  天赋人权,但很多人不知道“人权”是什么;天赋自由,凭什么鸟儿一定会知道“自由”的含义呢?
  自由是什么?鸟儿不知道,我们也很难说清。这似乎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又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美国自由女神高举着火炬,她用跳动的火苗告诉我那是自由;罗马掷铁饼者即将抛出铁饼,他用爆发的力量告诉我那是自由;法国加莱义民步履坚定,他们用牺牲自己保全众人的高尚精神告诉我那是自由……自由?自由!自由产生时或许只是一点意识的萌芽,一点对现实的叛逆和反抗,但随着禁锢的越来越深,人们对自由的渴求也愈发激烈。
  人其实和鸟一样,身边不免会有各种禁锢之物。有时候,禁锢太多、太紧,甚至可能遮盖住自由的光芒,让人陷入无边的黑暗中。“物以稀为贵”,自由太少,自然是让人更珍视它。而人也是通过禁锢来认识自由,感悟自由,追寻自由。禁锢和自由相辅相成、相伴相生,我们总是在自由与禁锢的状态中不断循环,但心却永远向着自由。
  因而我们说:“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
  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三】
  我对鸟儿说:“鸟儿,飞出鸟笼,去寻找你的自由吧。”
  鸟儿应声而出,一个滑翔,落在了捕鸟夹上。戚戚然叫了两声,头一歪,死了。
  冲破禁锢,跌入更深的禁锢中。
  尚未品尝到真正的自由,却因更深的禁锢逝去。
  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从规则到法律,从身理到心理,一层又一层的禁锢。
  我们可以冲破规则的限制,但不能游走在法律之外。就像鸟儿冲破鸟笼,等待它的是广阔的天地;而冲向捕鸟夹,等待它的则是毁灭。
  可惜有的人并不知道,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应当是有限的自由,禁锢下的自由。在追寻自由时,那些为了自由的禁锢是必不可少的。譬如现在不乏一些依仗着所谓的“背景”,以为自己就是“法”,肆意妄为,看似自由洒脱的人。他们或许能冲破家规,却仍旧开开心心;他们或许能冲破校规,却仍旧平安无事……但终有一日,他们会因为冲破道德的界限被千夫所指,因为冲破法律的界限枯坐在监狱里。等到那时,所有的自由都消失了,即使是悔恨的泪水也滴不穿坚如磐石的禁锢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禁锢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保证了自由。所以,我们在释放自由个性的同时应当注意社会秩序的限制,这样才能得到更长久的自由。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城邦的动物。”
  【四】
  我对鸟儿说:“鸟儿,飞出鸟笼,去寻找你的自由吧。”
  鸟儿向后躲了躲:“笼子里不错,挺自由的,就不必出去了吧?”
  这可能就是国人的劣根性了。大约是被几千年的专制禁锢久了,中国人的内心大多有着强烈的对自由的渴望,但又十分擅长忍耐,甘于向那些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禁锢低头。难怪有人说:“世界上大概要数中国百姓最渴望自由,世界上大概也要数中国百姓最害怕自由了。”
  曾经看过一些学者比较所谓的“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他们单纯地从地理上阐释了西方的民主和东方的专制。然而我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专制的趋势。专制的继续发展是为了禁锢,而民主的产生是为了自由。回顾历史,中国百姓习惯于默默承受劳役赋税,对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态度是逆来顺受;而西方先民即使是平民,也会联合起来对抗贵族,不断争取自由的权利。
  现在,我突然理解了草原人心中以“狼”为图腾的信仰,那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信仰,对自由的信仰。我们发誓捍卫自己自由的权利,那么当我们走向自由的时候,面对着不合理的禁锢,为什么要用一种自然的、习惯的态度调头返回呢?为什么要逃避更美好的自由,而安于仅有的空间呢?
  也许我们需要多一点勇气。
  正如杰弗逊所言:“自由的土地必须一寸寸夺取。”
  【五】
  在我看来,自由是一种选择。
  子非鸟,安知鸟之乐?人们打开鸟笼,一味地想着把鸟儿放飞到天空中,以为它能因此获得自由,但很有可能鸟儿并不这么想。
  打开鸟笼,给予鸟儿自由,其实是给予鸟儿自己选择的权利。鸟儿可以选择长啸一声,冲向云霄;可以选择在心中的良木上栖息;也可以选择待在鸟笼,享受主人精心挑选的粟米。
  把自由还给鸟儿,在我看来也并不仅仅是将它的活动空间的放大,其实更是对鸟儿的选择权的保护,对鸟儿生命的尊重。
  就像普鲁斯特,长期被禁锢在病床上,生活只给了他一方小小的天地,他或许无法选择奔跑在运动场上,但他选择了思考,选择了文学,选择了自由。当他的意识飞向时光,写出不朽的《追忆似水年华》时,我相信,他的心已经获得自由……
  我用手触摸鸟笼,猛然感觉到了凹凸不平,那是鸟笼上刻着的一首四行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我想要写下去,但除了心中的一点淡淡的、不可名状的情感外,没有别的写处了。只是寥寥的文字,却煞了尾。
  但我确信,我已然触碰到了那为了自由的禁锢。
  (作者单位:浙江省镇海中学)
其他文献
一株老得不需名字的大树,  挨着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  在无数个饱饭之后的黄昏,  她的枝间捧出弯弯的月牙。  没有藤缠树树缠藤的奇观,  青苔点点为她披一层绿纱。  盘龙模样的虬枝伸向苍天,  唤不回那儿时飞走的寒鸦。  元宵后,我挥别相送的父母,  也挥别,她刚长的一树新芽。  盛夏燥热,异乡的游子不眠  她也受着一阵阵的风吹雨打。  秋风在游子的心头渐渐生起,  满树的红叶是她深深的牵挂。 
期刊
作风就是形象,关系领导班子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作风就是力量,关系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作风就是保证,关系领导班子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效。要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加强作风锤炼,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一rn生活是平淡的,爱情也是平淡的.惊天动地的爱情只属于小说,而不属于现实.因为爱得愈激烈,消耗也愈快,就像焰火,漫天绚烂过后,片刻就化为灰烬.只有恬淡从容,才能相爱一生.
刘勰的《文心雕龙》吸收了中国上古文论中的许多精华,其中的神思篇就将老庄哲学中的概念“虚静”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来,用“虚静”来描述文学创作中的心理状态,给后来的批评者
期刊
摘 要:作为赋的一种,以岁时节气为名春日赋,既具有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经常大量具有特定意义的神话传说人物,选用源于物候观察的意象群。这种方式在学习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成为后人抒情摹物的范例,对后世的意象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春日赋;人物;意象  赋作为一种讲究文采、韵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文学体裁,在一定程度上就与“意象”二字具有密切的关系。作为赋的一种,春日赋除了具有赋的共
翠翠醉了.rn翠翠从不喝酒的,咋会酒醉了呢.都是那个子虚局的乌有局长闹的.rn翠翠的“翠翠酒家”开张一年多来,子虚局的乌有局长隔餐不隔日地带着一拨人来吃喝.rn
在世上  在世上有一些花  我相信也曾开过  只是我没见过  在世上有一些事  我迎面遇到过  但没仔细琢磨过  在世上有一些石头  我认为我放下了  却一直在心里压着  在世上有一些神曲  我认真地聆听过  可忘了该祈求什么  在世上有一些感情  我长久地礼敬信仰过  不舍得说出一说即错  在世上有一个你我  或许永远背对着  或许始终在惦记着  尘事隐约  初秋已至,可是  对于彼此,对于无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