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本文想就当代美学同时面对生活与面对古典感兴传统,作点初步探讨,以便以我的这一特定方式回应张未民先生发起、《文艺争鸣》正开展的"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并不复杂:感兴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诗兴并非来自神秘的诗神凭附,而就是来自生活中的"物感"或"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