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和唤醒!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个班的核心。用心灵教学,用情爱工作;古人曰:爱之深,责之严,严中有爱,严爱相济,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牧区学生 班主任工作 爱的教育 师生关系 教学策略
一、班主任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和唤醒!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个班的核心。用心贴近学生的生活,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首先,尊重和关爱学生,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对学生要严爱相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次,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后进生。还要组建一支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最后,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力量教育我们藏区小学生,形成现代素质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农牧区小学生都获得学有所获,从而共同完成培养农牧区小学生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策略,如何在农牧地区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呢?随着我们藏区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班主任的工作已经不再是机械的、简单的、俗套的管理。不是简单地用权力、师德去做教育,而是用智慧去做教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是我们这些教书匠呢?学习即班主任专业成长,通过几年的藏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也已走过了班主任成长的关键期,由当初只关注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阶段逐步转入到关注教学情境和关注学生的阶段。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工作,这使我逐步意识到教育素养对于班主任成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我当班主任的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师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要转化学生,教师必须首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班主任的爱是我们藏区农牧地区小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得到班主任的爱,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他们从教师的爱中看到了个人的力量,既可以唤起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发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作为班主任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更要有自己的威信。
三、班主任是农牧区小学生班级生活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用心灵教学,用情爱工作;古人曰:“爱之深、责之严”,严中有爱,严爱相济,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对小学生以鼓励为主,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这样学生才会具有努力向上的动力。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尊心,班主任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小学生。无论任何事情,都应该是非分明,不能有偏见,不护短肯定正确的言行。否定错误的言行,奖罚分明。对违反纪律的都要公平地对待的处理的思想的行为问题,不能偏爱各迁就优秀生,教育我们藏区小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对后进生不能纵容放任自流,用爱感化他们,使他们不断进步。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那么、班主任工作要用真爱感染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只要积极上进、明辨是非就是好学生,这样的学生将来一定能幸福自己、造福他人。班主任的一切教育方法应该摒弃功利思想,一切从关爱孩子出发,让他们永远保持纯洁的童心。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诱发学生美好的行为,帮助我们藏区农牧地区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农牧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农牧区小学班级管理,而农牧区小学班级管理好坏,班主任工作是关键。
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之魂就是在于“爱”,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小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以此、班主任平时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农牧区小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沟通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还应该体现在注意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作则。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作为农牧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去影响和感染农牧区小学生,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影响力。其次,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形成良好集体的氛围。同时,班主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农牧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要利用和创造条件为农牧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牧区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五、农牧地区小学教育从沟通开始,沟通从倾听开始。倾听小学生的心声,才能启迪小学生的心智。在《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但是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上严格管理、严格教育才能达到真爱的境地,即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可敬可亲,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关爱。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对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当然,对学生的爱并不意味着迁就和纵容他们,这“爱”必须和“严”相结合,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爱护关心的更深层次的体现,所以必须做到宽严相济,使出于爱,爱寓于严,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总之、班主任工作方法很多样,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用付出真爱,我们藏区小学生一定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我们用爱心、耐心、细心把每颗心串连起来,构架起心灵的桥梁,构建起我们藏区小学生成功的阶梯。
【关键词】农牧区学生 班主任工作 爱的教育 师生关系 教学策略
一、班主任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和唤醒!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一个班的核心。用心贴近学生的生活,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首先,尊重和关爱学生,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对学生要严爱相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次,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后进生。还要组建一支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最后,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力量教育我们藏区小学生,形成现代素质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农牧区小学生都获得学有所获,从而共同完成培养农牧区小学生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策略,如何在农牧地区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呢?随着我们藏区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班主任的工作已经不再是机械的、简单的、俗套的管理。不是简单地用权力、师德去做教育,而是用智慧去做教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是我们这些教书匠呢?学习即班主任专业成长,通过几年的藏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也已走过了班主任成长的关键期,由当初只关注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阶段逐步转入到关注教学情境和关注学生的阶段。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工作,这使我逐步意识到教育素养对于班主任成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我当班主任的生涯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师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要转化学生,教师必须首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班主任的爱是我们藏区农牧地区小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得到班主任的爱,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和奖赏,他们从教师的爱中看到了个人的力量,既可以唤起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使师生感情发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作为班主任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更要有自己的威信。
三、班主任是农牧区小学生班级生活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用心灵教学,用情爱工作;古人曰:“爱之深、责之严”,严中有爱,严爱相济,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对小学生以鼓励为主,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这样学生才会具有努力向上的动力。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尊心,班主任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小学生。无论任何事情,都应该是非分明,不能有偏见,不护短肯定正确的言行。否定错误的言行,奖罚分明。对违反纪律的都要公平地对待的处理的思想的行为问题,不能偏爱各迁就优秀生,教育我们藏区小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对后进生不能纵容放任自流,用爱感化他们,使他们不断进步。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那么、班主任工作要用真爱感染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只要积极上进、明辨是非就是好学生,这样的学生将来一定能幸福自己、造福他人。班主任的一切教育方法应该摒弃功利思想,一切从关爱孩子出发,让他们永远保持纯洁的童心。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诱发学生美好的行为,帮助我们藏区农牧地区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农牧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农牧区小学班级管理,而农牧区小学班级管理好坏,班主任工作是关键。
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之魂就是在于“爱”,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小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以此、班主任平时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多和他们聊天,做游戏,了解、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农牧区小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就沟通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还应该体现在注意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作则。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作为农牧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去影响和感染农牧区小学生,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影响力。其次,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形成良好集体的氛围。同时,班主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农牧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要利用和创造条件为农牧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牧区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五、农牧地区小学教育从沟通开始,沟通从倾听开始。倾听小学生的心声,才能启迪小学生的心智。在《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但是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上严格管理、严格教育才能达到真爱的境地,即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可敬可亲,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关爱。师生感情融洽,学生愿意对班主任敞开心扉,班主任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当然,对学生的爱并不意味着迁就和纵容他们,这“爱”必须和“严”相结合,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爱护关心的更深层次的体现,所以必须做到宽严相济,使出于爱,爱寓于严,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总之、班主任工作方法很多样,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用付出真爱,我们藏区小学生一定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我们用爱心、耐心、细心把每颗心串连起来,构架起心灵的桥梁,构建起我们藏区小学生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