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的日常表达方式包括口语交际、肢体动作、书写表达三大方面,而口语交际又是其中最基础的技能。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的人际交往、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水平都有很重要的帮助,它对初中生未来的人生生活和工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农村学校口语的现状以及如何提升农村学校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学校;口语交际;训练
  【中途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用“口语交际”来替代“说话和听话”,这不只是语法的改变,更代表了当今社会对语文这门课程教学的进一步要求。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课程,语文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初中生能懂得怎样跟他人进行文明的人际交往和语言沟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活力。正因如此,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使用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要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而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注意加强培养。
  一、农村初中口语教育的现状
  就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口语能力进行分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着重于“听、写”,而忽略了“读、说”,因此造成了初中生的口语交际比较少。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初中生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的几乎只有一半左右。在对话测试的检查中,能流利回答问题的初中生也不过占三成左右,大部分学生不敢说 话,很多学生都不能清晰连贯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说话经常用词不当,不合乎语法用语,甚至有的孩子说得语无伦次。在上课时,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只有极少数学生敢发言,敢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大多数的孩子不愿意发言,更不敢举手跟老师说话,就算被老师点名来回答问题,常常是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偶尔有的被点名,学生则对老师的提问显得唯唯诺诺、局促不安,紧张的说话声音甚至连同桌都听不清楚。这样的现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就成了学生的习惯了,这对于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低年级初中生由于本性都好动,在老师讲课时无法集中精神来听课,或者根本就没有听老师讲的是什么。本来很简单的一篇文章,在老师讲完后让学生复述或朗读,全班学生中能用自己的理解讲出文章主要内容的人数也不过只有三成,很多学生都读不出来,说话像崩豆似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固然有学生本身性格的一面,但是相当多的语文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口语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偶尔找几个会的学生来朗读一下课文。很多老师认为,语文课的教學就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书写训练,让学生记住课本内容就行,无须做什么口语训练,只要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就相当于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正是这种认知的偏差让老师忽视了语文的“读说”能力,导致初中生不敢说话、说错话、词不达意等问题的出现,致使他们在与老师、同学、家长交流时产生讯息不畅的烦恼。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是每个语文老师必要的教学内容。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
  (一)老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训练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差异,决定了要有不同的口语训练方式。语文老师要针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主要培养他们敢说话、能清晰地朗读课文,说话要清晰和有连贯性,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心理状态,锻炼他们说话的条理性和语句用词,培养学生能使用规范、流畅的语言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问题要点,能够用心去聆听别人的讲话。
  (二)确定明确的主题,让学生认真讨论
  一个明确的主题会让学生集中思想去探讨,一个有兴趣的主 题能够让孩子开始说话。我们教学和生活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成为主题。在训练初中生的口语能力时,老师要找到更贴近学生或者学生身边的故事当作讨论的主题,让孩子通过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增加他们的思考意识和观察意识。把“也许、大概”变成“肯定、一定”,提升学生说话的自信心,让他们主动去寻找话题,增加语言训练。
  (三)口语交际训练广泛化
  农村初中生由于接触外界机会相对较少、见识也少,平时在同学、乡亲之间的说话方式也几乎不变,说话也是本地用语。因此,要把他们的口语交际训练和其他活动实践相结合来加强训练。在学校,让学生把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语义明确、有条不紊地讲给同学听,在相互倾听中增加语言交流。在家里,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把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事情讲出来,询问和征求父母的意见和见解,加深父母了解自己的心理变化。
  总之,作为农村初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应当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口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都是长期进行的。它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进行锻炼和提升,不能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1]李志娟.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3(31).
  [2]钮定玉.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
  [3]朱晓兵.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8).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送别诗”是表达诗人离情别离的诗歌,古往今来广为传诵,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的意象、情感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对“送别诗”的深层解读。  【关键词】送别诗;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解标题  “之”動词,讲成“到、去”。  (二)解诗歌  1.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是老朋友,这
【摘要】群文阅读是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在分析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意义的基础上,依据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总结多元化的阅读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堂;创新思维;培养方法;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
【摘要】想象力培养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习作开辟崭新的天地,为习作提供无限的资源,为习作注入灵动与生气。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应该保护想象力,释放儿童的天性,以生活体验为源泉激发想象力,以广泛阅读为手段提升想象力。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写作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想象力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指导学生写作,就要给学生插上想象
【摘要】在文言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我们逐渐认识到通过诵读,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培养语感的基础上深入文本的情感,享受文言文的美感,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理想模式,才算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言文的迷人魅力。  【关键词】文言文;语感;情感;美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高考改革下,高考压力依然存在,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还是呈现异化——文言文
【摘要】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姓语,小语姓小。语文在于它的工具性,如果工具性做好了,人文性也就跑不了了。”阅读教学要带给学生什么?学生的阅读就犹如摘玉米比赛,我们希望孩子们在阅读中收获的是知识和快乐,而不是在这场比赛中,反被玉米秆或叶子割得伤痕累累。关键在于,阅读教学要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由于多媒体设备不仅可以减少教师写板书浪费的时间,且其能生动地呈现出语文知识,因此在当前教学中各学校都积极引入了多媒体设备,虽然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存在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觉障碍,但是合理使用仍具有积极意义。为此,笔者就提出几点多媒体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期望可以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
【摘要】新体验作文新在从学生的生活中摄取素材,它强调亲身经历,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关注学生的即时体验,通过整合课文  资源,从文本中挖掘写作方法,然后在活动中巧妙地渗透,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再依据提示单进行写作、评价!本文以《心灵之旅——心理活动描写指导》习作指导为例,对新体验作文教学进行探讨,力求为语文作文教学寻求一种思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体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
【摘要】伴随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阅读课课后作业设计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阅读课课后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文便对小学语文阅读课课后作业设计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科目,小学语文阅读课课后作业能使学生掌握
【摘要】中小学生多读名著这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经典阅读历程中满足其探究世界、探究人生的好奇心,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部编本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家曹文轩在《让孩子更全面地感应世界》一文中也说道:“一个孩子必须阅读大规模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应当如此,因
【摘要】作文相关的教学,即语文这一教学内关键的一大板块,其负责了训练学生自身的写作技能这一工作。并对达成语文相关的教学目标、全方位训练新兴人才及促使社会内部精神文明得以构建而言无可或缺。本文将对职业学校创意写作课程建设可行性加以研究,以此促进职业学校写作课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意写作;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长时间以来,作文有关教学变成了给语文教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