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40例,按母亲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母亲正规治疗组20例、母亲非正规治疗组10例、母亲未治疗组10例.对各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可累及多个系统,表现为皮肤损害、病理性黄疸、肝脾肿大、水肿、贫血、血小板减少、骨损害、脑脊液异常等;母亲正规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10%,明显低于非正规治疗的40%及未治疗组的50%(x2=11.2,P<0.05;x2 =20.4,P<0.01),非正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P>0.05);该组治愈30例(75%),好转7例(17%),死亡3例(7%).结论 积极防治母亲梅毒感染是预防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9例T2DM患者,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预混30R与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预混30R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 =1.9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自噬与白内障的关系.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5例老年性白内障及5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并与2例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相比较.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及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可见细胞凋亡现象及自噬现象,而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未见凋亡及自噬现象.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及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目的 比较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氢氧化钙糊剂与甲醛甲酚(FC)棉捻进行根管封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行前牙根管治疗的患者共283例(共388颗牙).常规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氢氧化钙与甲醛甲酚进行根管封药,氢氧化钙组患牙采用螺旋输送器将氢氧化钙糊剂输送入根管内并充满根管,甲醛甲酚组患牙根管干燥后内置甲醛甲酚棉捻,封药后棉球、丁香油氧化锌糊剂暂封.1周后复诊,观察并比较封药后治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疗效优良率95.0%、对照组77.5%,观察组冠心病疗效优良率87.5%、对照组75.0%,两组高血压、冠心病疗效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干扰素治疗,两组均治疗7d,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