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洛伊木马、斗兽场、帕特农神庙、爱神阿弗洛狄特、《荷马史诗》……希腊是一段飘动的神话。希腊的首都雅典,在古时就是重要竞技场所之一,传说在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城邦战争中,人们渴望和平,奉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保护神,首都雅典因之得名,橄榄树从此象征和平。闻名世界体坛的古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也在离这里约300公里的地方。你很容易辨识出这里的人们,他们自信优雅但又慵懒热情。
不讲英语
希腊拥有最灿烂最纯粹的文化,虽已加入欧盟多年,但仍固执地使用着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我在希腊,为什么要讲英语!”作为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已成一片废墟,但雅典城同样有着这样的传统,普罗米修斯偷火种的传说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重新点燃熄灭了1500多年的奥林匹克圣火,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舍我其谁?
在雅典,随处都能触摸到神话的外衣。传说在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城邦战争中,人们渴望和平,奉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保护神,首都雅典因之得名,橄榄树从此象征和平。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灵感,便源于橄榄叶的线条和形状。希腊人从不吝于表现自己的古典文化。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古希腊神话传说成为人们表达理想和追求的重要载体,而古希腊雕塑更成为其中的亮点。公元前2700年古希腊的辛克拉提克头像(Cycladic Head),历史上最早的大理石人头像,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它没有五官,只有凸出的鼻型,其抽象简练的风格给后来的贾科梅蒂和亨利?摩尔等极简主义艺术家带来了极大影响。开幕式上,它被放大成一个银白色雕塑,流线非常简单,艺术家们给塑像添上了令人惊叹的平滑纹理,雕塑面上还用科技闪烁着象征文艺、科学的几何图案。随后雕塑在向上运动中裂成16块,中间显出一位青年男子裸身雕像,正是古希腊公元6世纪的库罗斯雕塑(Kouros),人类雕塑史上第一个不靠背景元素而单独站立的人像。这个男子为正面朝向,左腿稍微前顷,似乎正准备投身于什么活动中。
雅典不厌其烦地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民族文化——爱琴海,希腊神话中宙斯的故乡,奥林匹亚圣火千年流传,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与演进,民俗中的“抢婚”仪式……铅球项目举办于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山;马拉松赛的路线,则与公元前490年担任传令兵的希腊人菲利皮德斯的无二。从第一届奥运会开始,直到现在,推广奥运会的海报标志式的艺术形式一直没有断过。第一届雅典奥运会海报上,有希腊女神,有希腊全景带版画性质的设计,有雅典卫城,还有田径比赛场。与其说是海报,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反映出诸多奥林匹克运动所能够覆盖到的很多层面。
在几千年前的赛场上角逐,感受神秘的历史召唤,便能明了希腊人为何有如此浓厚的民族自豪感。然而这种自豪感却让希腊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到了苛刻的境地。虽然昔日的壮观华美,如今只“独留残垣笑西风”,但雅典最吸引人也最震撼人的正是这一份历经苦难战乱洗礼,留存下来的平静神秘的美感。和所有现代的城市一样,雅典也面临着传统与发展之间的碰撞,雅典人的选择是果断明了的。尽管得到了28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但其筹备工作进展缓慢,他们的理由非常可爱,因为满地的古迹让每个铁锹都战战兢兢。
28届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现代与传统理念结合的玻璃钢顶棚——两只钢穹顶将横跨球场上方,半透明玻璃悬于座位区之上——因为异常困难和复杂且“华而不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国际奥委会劝说放弃,但希腊人坚决不肯让步,才使得这个西班牙设计师圣迭戈?卡拉特拉瓦提出的“非凡创意”成为现实。这或许并不夸张,为了把200棵橄榄树林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雅典人可以改变城市建设的计划。这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后代,任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们自有理想国。有人这样形容,“今天的雅典城反倒像是在伟大的坟墓上长出来的小蘑菇,零零碎碎、密密麻麻的一片,今天的雅典人在那里转来转去,悠悠哉哉,坐享其成。”
优哉游哉
伴着世界上最丰厚的遗产而居,雅典人活得淡定闲散、从容不迫。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南方的炎热会使人身体懒惰并且精神萎靡,希腊人却非常享受这种状态,并毫不加掩饰。2004届奥运会开幕前月,雅典的地铁线路仍未开工,而奥运会开始后,所有地铁线路都能够正常运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最后一分钟”、甚至“比最后一分钟再晚一分钟”是典型的希腊特色。而温吞的筹备工作也令国际奥委会在一度考虑变更奥运会的比赛地。他们的筹备工作勉强在奥运会前夕完成,但游泳馆因为工期问题而无顶棚,于是下午参赛的运动员只能经受烈日和酷暑的考验;射击场和羽毛球馆的设计非常“简陋”,通道两边的钢架只用蓝布围上,如果不是高悬的五环旗,很难将它和奥运场馆联系在一起。希腊人自顾自地认为,观众不在乎这些,一场精彩的比赛就足以吸引目光了。
但事实上,在2004届雅典奥运会的前半段,很多比赛场馆都是观者寥寥,与上届悉尼奥运会爆满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这个季节,正是欧洲传统的休假时间,每年此时,雅典人都会去海岛或者国外度假,这也是有些运动员未能参加第一届奥运会的原因。在奥运会开始前一星期,雅典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出奥运会的气氛。那些留在雅典的人,甚至抱怨奥运会扰乱了他们午休到傍晚的“正常”生活规律。
宙斯的盛宴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纯粹随性的民族,却有一颗热情浪漫的心。整个28届雅典奥运会期间,卫城对所有的人都免费;吉祥物以雅典娜和太阳神阿波罗这对希腊神话中的兄妹为名,用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奖品设置上更显示出希腊人的浪漫情怀:古时有橄榄枝作为奖品,今以橄榄枝作为奥运会会徽图案,宙斯神殿前圣洁的橄榄树,其意义并未褪色。
新闻中心每天不停息地滚动播放着希腊的经典电影,希腊一流的钢琴家、歌手在这里演奏。身着希腊民族盛装的姑娘们,常常微笑着在游客身边翩翩起舞。卫城脚下的布拉卡则聚集了雅典地方艺人,用小型鼓乐会为奥运会助兴。还有当地人邀请游客品尝他们引以为豪的红酒美食。奥运会的日子,雅典就像是在度过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狂欢节。就像在闭幕式的主题曲《只愿舞永在》中唱得那样:“愿上帝保佑我们健康,让我们能一直相聚、一直庆祝、一直像河流一样自由地舞蹈。”
希腊体育代表队不具备冲击金牌的实力;夺金不行,能够利用奥运的机会大发横财,也算值得。可是,雅典两条都不沾边,甚至希腊的债务危机也跟2004年雅典奥运有一定关系,所以,有人认为雅典是“赔本赚吆喝”。在希腊人眼中,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在这场“宙斯的盛宴”中得到了欢愉。
不讲英语
希腊拥有最灿烂最纯粹的文化,虽已加入欧盟多年,但仍固执地使用着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我在希腊,为什么要讲英语!”作为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已成一片废墟,但雅典城同样有着这样的传统,普罗米修斯偷火种的传说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重新点燃熄灭了1500多年的奥林匹克圣火,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舍我其谁?
在雅典,随处都能触摸到神话的外衣。传说在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城邦战争中,人们渴望和平,奉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保护神,首都雅典因之得名,橄榄树从此象征和平。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的设计灵感,便源于橄榄叶的线条和形状。希腊人从不吝于表现自己的古典文化。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古希腊神话传说成为人们表达理想和追求的重要载体,而古希腊雕塑更成为其中的亮点。公元前2700年古希腊的辛克拉提克头像(Cycladic Head),历史上最早的大理石人头像,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它没有五官,只有凸出的鼻型,其抽象简练的风格给后来的贾科梅蒂和亨利?摩尔等极简主义艺术家带来了极大影响。开幕式上,它被放大成一个银白色雕塑,流线非常简单,艺术家们给塑像添上了令人惊叹的平滑纹理,雕塑面上还用科技闪烁着象征文艺、科学的几何图案。随后雕塑在向上运动中裂成16块,中间显出一位青年男子裸身雕像,正是古希腊公元6世纪的库罗斯雕塑(Kouros),人类雕塑史上第一个不靠背景元素而单独站立的人像。这个男子为正面朝向,左腿稍微前顷,似乎正准备投身于什么活动中。
雅典不厌其烦地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民族文化——爱琴海,希腊神话中宙斯的故乡,奥林匹亚圣火千年流传,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与演进,民俗中的“抢婚”仪式……铅球项目举办于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山;马拉松赛的路线,则与公元前490年担任传令兵的希腊人菲利皮德斯的无二。从第一届奥运会开始,直到现在,推广奥运会的海报标志式的艺术形式一直没有断过。第一届雅典奥运会海报上,有希腊女神,有希腊全景带版画性质的设计,有雅典卫城,还有田径比赛场。与其说是海报,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反映出诸多奥林匹克运动所能够覆盖到的很多层面。
在几千年前的赛场上角逐,感受神秘的历史召唤,便能明了希腊人为何有如此浓厚的民族自豪感。然而这种自豪感却让希腊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到了苛刻的境地。虽然昔日的壮观华美,如今只“独留残垣笑西风”,但雅典最吸引人也最震撼人的正是这一份历经苦难战乱洗礼,留存下来的平静神秘的美感。和所有现代的城市一样,雅典也面临着传统与发展之间的碰撞,雅典人的选择是果断明了的。尽管得到了28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但其筹备工作进展缓慢,他们的理由非常可爱,因为满地的古迹让每个铁锹都战战兢兢。
28届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现代与传统理念结合的玻璃钢顶棚——两只钢穹顶将横跨球场上方,半透明玻璃悬于座位区之上——因为异常困难和复杂且“华而不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国际奥委会劝说放弃,但希腊人坚决不肯让步,才使得这个西班牙设计师圣迭戈?卡拉特拉瓦提出的“非凡创意”成为现实。这或许并不夸张,为了把200棵橄榄树林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雅典人可以改变城市建设的计划。这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后代,任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们自有理想国。有人这样形容,“今天的雅典城反倒像是在伟大的坟墓上长出来的小蘑菇,零零碎碎、密密麻麻的一片,今天的雅典人在那里转来转去,悠悠哉哉,坐享其成。”
优哉游哉
伴着世界上最丰厚的遗产而居,雅典人活得淡定闲散、从容不迫。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南方的炎热会使人身体懒惰并且精神萎靡,希腊人却非常享受这种状态,并毫不加掩饰。2004届奥运会开幕前月,雅典的地铁线路仍未开工,而奥运会开始后,所有地铁线路都能够正常运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最后一分钟”、甚至“比最后一分钟再晚一分钟”是典型的希腊特色。而温吞的筹备工作也令国际奥委会在一度考虑变更奥运会的比赛地。他们的筹备工作勉强在奥运会前夕完成,但游泳馆因为工期问题而无顶棚,于是下午参赛的运动员只能经受烈日和酷暑的考验;射击场和羽毛球馆的设计非常“简陋”,通道两边的钢架只用蓝布围上,如果不是高悬的五环旗,很难将它和奥运场馆联系在一起。希腊人自顾自地认为,观众不在乎这些,一场精彩的比赛就足以吸引目光了。
但事实上,在2004届雅典奥运会的前半段,很多比赛场馆都是观者寥寥,与上届悉尼奥运会爆满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因为这个季节,正是欧洲传统的休假时间,每年此时,雅典人都会去海岛或者国外度假,这也是有些运动员未能参加第一届奥运会的原因。在奥运会开始前一星期,雅典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出奥运会的气氛。那些留在雅典的人,甚至抱怨奥运会扰乱了他们午休到傍晚的“正常”生活规律。
宙斯的盛宴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纯粹随性的民族,却有一颗热情浪漫的心。整个28届雅典奥运会期间,卫城对所有的人都免费;吉祥物以雅典娜和太阳神阿波罗这对希腊神话中的兄妹为名,用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奖品设置上更显示出希腊人的浪漫情怀:古时有橄榄枝作为奖品,今以橄榄枝作为奥运会会徽图案,宙斯神殿前圣洁的橄榄树,其意义并未褪色。
新闻中心每天不停息地滚动播放着希腊的经典电影,希腊一流的钢琴家、歌手在这里演奏。身着希腊民族盛装的姑娘们,常常微笑着在游客身边翩翩起舞。卫城脚下的布拉卡则聚集了雅典地方艺人,用小型鼓乐会为奥运会助兴。还有当地人邀请游客品尝他们引以为豪的红酒美食。奥运会的日子,雅典就像是在度过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狂欢节。就像在闭幕式的主题曲《只愿舞永在》中唱得那样:“愿上帝保佑我们健康,让我们能一直相聚、一直庆祝、一直像河流一样自由地舞蹈。”
希腊体育代表队不具备冲击金牌的实力;夺金不行,能够利用奥运的机会大发横财,也算值得。可是,雅典两条都不沾边,甚至希腊的债务危机也跟2004年雅典奥运有一定关系,所以,有人认为雅典是“赔本赚吆喝”。在希腊人眼中,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在这场“宙斯的盛宴”中得到了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