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之前,编织正成为风靡年轻女性的新时尚。在她们中间,编织达人艾塔显得与众不同,她不仅技艺过人,还开了一家名叫“艾塔手工小屋”的编织教室,与一帮志同道合的“织娘”分享着编织的乐趣。 掀开用各种编织小件串成的门帘走进屋里,各种毛线编织品带来的温暖感瞬间包裹住了全身。门口的学员作品展示区挂着不同款式的毛衣、包包和围巾,桌子上、窗台上摆着一个个精巧可爱的编织玩偶,就连灯饰和杯垫也全是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之前,编织正成为风靡年轻女性的新时尚。在她们中间,编织达人艾塔显得与众不同,她不仅技艺过人,还开了一家名叫“艾塔手工小屋”的编织教室,与一帮志同道合的“织娘”分享着编织的乐趣。
掀开用各种编织小件串成的门帘走进屋里,各种毛线编织品带来的温暖感瞬间包裹住了全身。门口的学员作品展示区挂着不同款式的毛衣、包包和围巾,桌子上、窗台上摆着一个个精巧可爱的编织玩偶,就连灯饰和杯垫也全是手工编织而成。在一边靠墙的柜子里,几十种不同颜色的毛线团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犹如一幅色彩绚烂的油画,让人眼花缭乱。有用来钩玩偶的牛奶棉线,有用来钩项链的涤纶线,有用来钩宝宝衣物的绒绒线,还有用来钩大地垫的布条线……在这里,初学者不会因买不到合适的线材而发愁。
每逢上课时间,这里便成为编织爱好者“舞针弄棒”的乐园。艾塔一直坚持小班教学,每期的学员最多不超过8人。此外,她还根据自己多年来学习编织的经验,设置了一套系统的课程内容。即使是零基础学员,在上完一期的5次课后,也能独立完成包包、衣帽、毯子、玩偶等编织品。“关键是学会了看懂成品图解,就像学音乐的学生学会了读懂五线谱一样,任何作品都能轻松hold住。”艾塔说。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华文明自诞生的那一刻,就揭开了中国服饰历史的序幕。孔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中国传统服饰历经数千年的岁月积淀,在因袭与变革中相继相承,从原始的实用之衣,到存礼仪、表文化的礼乐之服,无不向世人彰显着“衣冠古国”的雍容与气度。 关 键 词: 孔府旧藏服饰;服饰展;传承 一、孔府服饰的策展办展背景 山东省在古代服饰方面有着天
第一次走进杨北辰工作室的人,一定会为眼前的所见感到疑惑:身为木雕艺术家,为何工作室里看不到木雕作品,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却是皮衣、皮鞋、纸袋等生活用品。凑近看,皮衣纹理粗糙,显然穿了有些年头,但依然透着光泽;纸袋鼓鼓的,或许装着主人才买回来的零食;毛巾柔软而蓬松,像是才清洗过……不过,当你有意无意碰到它们后,坚硬的质地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它们竟然都是用木头雕刻的! 雕刻记忆 用“写实”已不足以形容
[摘 要]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呼唤差异性和多样性,人才的培养亦注重创造性和差异性,然而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压制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影响了基础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为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设计合理的作业,让学困生在作业中体会快乐、学有所得是文章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学困生;作业;分层设计;分类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
赴一场灯影之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曾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盛赞北宋开封城内火树银光,人流如织的上元观灯。 观灯,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上元灯会更是精彩绝伦。“上元”,指的是上元节,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每到上元节期间,各家各户,街道两侧花灯无数。大家一改往常夜晚熄灯休息的习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拿出平日里
从观察者到记录者,再到实践者,这是《中华手工》走过的第13年。 为什么开始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坚持下去。而在坚持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又找到了为什么开始的答案。 恰巧这个答案,与国家战略不谋而合,即振兴传统工艺。 2015年12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6年3月,“振兴传统工艺”正式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
店名:拾一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西街11区37号楼2层 电话:18610048184 空间,常指四方上下的客观形式,与时间相对;而茶,如今已然成为时间的代名词。位于北京北三环中路和平西桥地铁站旁,便有一个将二者完美结合的茶空间——拾一区,一个以茶为主线的艺术平台,品茗、赏器、读诗、绘画、学手艺……亦称艺术与手创店。 这里有450平方米,十足的开阔之地。 几个大房间被巧妙地规划设计,随
“央”在重庆话里,有敷衍着过的意思。蒋宇当年给自己取这个网名时,也没想到以后的日子,不仅都得靠“央”,还“央”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在重庆的媒体圈,提起“蒋宇”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得想一想。但如果说到“央央央皮”,大多数人都会当即点头:“哎呀,这人我知道啊。”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蒋宇”与“央央”这同一个人的两个名字就像是连体双胞胎,虽然有着相同的生活轨迹,但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蒋宇,是
竹,生长能力强,短短几年便漫山遍野,面对浩瀚竹海,如何利用是关键。 如今,人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快消品,大家已经习惯被工业化产品包围,很少有人能静下来,留意手艺,关注精神……古人咏叹的竹之气节,在日常生活里渐渐淡去。 2010年5月,本刊曾经做过一期关于竹的专题,转眼便是五年时间。在这五年里,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师、手艺人、企业同竹子一样,噌噌地成长着。他们认识到竹的可塑性,也看到竹子的快速再生能力
见到陆驰时,不禁感叹上天对她的眷顾:不仅长得好看,还有一副好嗓子。作为清华美院玻璃艺术专业首位硕士毕业生,她一向低调,只有新作面世时,才会引来阵阵惊叹。 透明好似情人 2007年,陆驰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进修归国并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玻璃艺术工作室。在古法玻璃和吹制玻璃之间,她选择了前者。“虽然古法玻璃没有吹制玻璃那样变幻莫测,但可以让我细细品味创作过程与细节的快乐。”和吹制玻璃相比,古法玻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