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冠状动脉内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组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STEMI并行直接PCI的患者106例,数字抽签随机将患者分为溶栓组(冠状动脉内溶栓)54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内盐水)52例,溶栓组通过球囊导管于病变处给予注射重组尿激酶原10 m
【机 构】
:
476100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76100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50003 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冠状动脉内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组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STEMI并行直接PCI的患者106例,数字抽签随机将患者分为溶栓组(冠状动脉内溶栓)54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内盐水)52例,溶栓组通过球囊导管于病变处给予注射重组尿激酶原10 mg(10 ml),对照组给予注射生理盐水10 ml。比较两组术中慢血流发生率,术后3 d出血率、术后9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9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
结果溶栓组较对照组术中慢血流发生率降低〔7例(13.0%)比15例(28.8%),χ2=4.06,P=0.044〕;两组术后3 d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溶栓组较对照组术后90 d 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5);溶栓组较对照组术后90 d LVEDD减小(t=2.86,P<0.05);两组术后90 d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P>0.05)。
结论老年STEMI患者在直接PCI中应用冠状动脉内溶栓可降低术中慢血流的发生率、改善左心室功能及大小,同时不增加出血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症肌无力(EOMG)和迟发型重症肌无力(LOMG)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157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年龄小于等于50岁为EOMG组85例,大于等于50岁为LOMG组7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肌无力分型、重复电刺激(RNS)、单纤维肌电图(SFEMG)、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 Ab)、肌肉特异性激酶抗体(MuSK Ab)、抗联接蛋白抗体(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及其损伤程度与COPD严重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 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组40例,同时选取30例非COPD对照组,测量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实验者的血清内皮源性一氧化氮(eNO)值。 结果COPD组FMD值(11.21±5.19)%较非COPD组FMD值(19.86±5.24)%
目的探究衰弱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衰老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调查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299例,进行衰弱及老年人综合评估,并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3、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表达水平,并进行衰弱与上述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衰弱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分析老年用药结构。 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4年门诊全部处方药品,按照金额排序,列出老年患者前100名药品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用药金额和数量最多的前3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用药、骨关节系统用药;各个年龄段老年患者用药处方数量和金额不同,60~岁和75~岁用药数量和金额偏高;老年男性患者平均每张处方金额(460.3元)比女性患者偏高(399.3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分子分型的主要型别及分布情况。 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010—2014年医院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的CRAB 78株,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初筛碳青霉烯酶,多重PCR分析鲍曼不动杆菌OXA-23-like、OXA-24-like、OXA-51-like、OXA-58-like、I
衰老及衰老所致心功能受损发病率增加,多胺代谢的中间产物亚精胺、精胺及腐胺,不仅与细胞中DNA、RNA及蛋白质相互作用参在基因转录和细胞分裂,而且会伴随衰老及衰老所致心功能受损发生变化,检测其中间产物同时结合B型钠尿肽,可为全面评估衰老及衰老所致的心功能受损的心肌组织功能状态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检测对早期老年人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经穿刺或手术确诊的肺癌患者60例(肺癌组,肺癌临床分期为Ⅰa~Ⅲa期),良性病变84例(良性组),同期正常体检患者68例(正常组),对所有患者的胸部CT征象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回
目的探讨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00例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因素。 结果200例患者中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7.5%,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术前血清蛋白水平、吸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长期激素使用和髋关节手术史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密
目的探讨miRNAs水平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分为糖尿病初诊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易感组各40例,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采用荧光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分析4组入选者的miRNAs中的miR-9、miR-124a、miR-375、miR-29a、miR-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