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条件较为复杂,同时需要掌握的施工技术种类较多,需在施工过程中保障每项施工项目均能够符合以上施工技术要求,从而确保该技术能够更好及更為有效的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实际作用。因而及时的做好技术分析与研究尤为重要,是解决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筑带施工
近年来,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提高建筑实际的止水效果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为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有效性,需在实际的应用前,做好基础难点的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技术应用规划,从而使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切实在建筑应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工艺特点
(1)在超前止水带伸缩缝侧面及底部设置橡胶止水带,形成封闭止水圈,在底板顶面增设二个水平止水槽,形成构造防水,并与聚氨酯涂膜防水、聚氯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组成的防水层共同在超前止水带位置构成多层防水,提高了防水抗渗效果。(2)超前止水带伸缩缝浇筑砼前采用留设挤塑聚苯板及橡胶止水带设缝,浇筑后对挤塑聚苯板清缝,并用防水沥青及油麻灌缝,达到良好防水效果同时保证了后浇带处收缩变形能力。(3)底板后浇带两侧、外墙后浇带两侧及超前止水带表面焊接钢筋骨架,外包2mm×2mm密目钢丝网,即防止振捣混凝土时后浇带出现积浆现象,也保证了后浇带观感质量。(4)底板后浇带顶面砌筑120mm宽、120mm高的砖带,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作止水楞,上部用胶合板覆盖封闭。防止后浇带放置期间,杂物、污水淌入,避免二次清理。(5)外墙超前止水带与地下室外墙模板及抗渗砼一体化施工,构造明确,施工简便,起到超前止水作用,减少施工降水周期,便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回填土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
二、工艺适用范围
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适用于各类基础底板、外墙的后浇带,尤其适用于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高层建筑或主体施工时间较长的工程,也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或工期紧,需要进行二次结构施工等后续工序穿插进行的工程,同时适用于须留设后浇带但基础不能长时间暴露需立即进行基础土方回填的工程。
三、工艺原理
本工法的核心原理为通过对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伸缩缝设置、模板及密目网加固、外墙模板一体化施工等节点进行改进,确保后浇带无渗漏、裂缝、积浆、提高后浇带表面顺直度、平整度;封闭底板后浇带,避免杂物积水进入;外墙超前止水带与外墙模板、抗渗砼一体化施工成型,便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回填土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操作要点:
1.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施工项目作业的首要环节,主要针对设计方案来对实际的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的测量,从而为下一阶段施工操作的安排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在测量放线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有效的掌握测量技术,同时还需对图纸信息规划进行深入了解,以便于测量数据能够与实际的信息数据相符。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测量设备的选择,通常需首先利用全站仪进行定点工作,而后按照规划设计使用卷尺进行测距工作。
2.钢筋制作安装
为防止钢筋贯通性降低等相关问题的发生,需外墙钢筋制作安装前进行钢制的制作工作,同时要根据后浇带两侧的位置对钢筋进行有效的摆放,并保证钢筋摆放的实际连贯性。在确保钢筋摆放整齐后,方可将长钢筋进行捆扎及固定操作,并对其做出进一步调整,以便于保证钢筋的制作安装的实际效果。
3.铺设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后浇带伸缩缝中心线,沿着中心线铺设300×8型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4.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挤塑聚苯板固定
伸缩缝两侧设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底部设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在伸缩缝处形成了一道封闭的止水圈,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同时,施工时应该加强对橡胶止水带的保护。在30-40mm伸缩缝处采用挤塑聚苯板填充。施工中增设四个对称的侧“U”型钢筋用来固定聚苯乙烯泡沫与橡胶止水带,将橡胶止水带和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有效限位,保证了超前止水橡胶止水带的抗冲击和抗变形能力。
5.油麻、防水沥青勾缝
勾缝工作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首先需对勾缝部位进行清洁,而后重点对挤塑聚苯板内杂物进行处理,最后按照施工操作要求来进行油麻及防水沥青的勾缝工作。
6.安装止水钢板及密目钢丝网
在后浇带两侧焊接3mm厚400mm宽的折形止水钢板条,且止水钢板方向朝向迎水面。在后浇带两侧面焊接钢筋骨架,外包2mm×2mm密目钢丝网,用钢丝绑扎在钢筋骨架上,间距不小于300mm一道。骨架钢筋与底板、外墙钢筋绑扎固定在一起。
7.一体化模板制作安装
外墙超前止水带与地下室外墙模板、砼一体化施工。由于后浇带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的侧压力大,钢丝网侧模需采取设斜拉筋及加设支撑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后浇带的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
五、材料与设备
材料:商品混凝土、防水卷材、密目钢丝网、橡胶止水带、止水钢板、挤塑聚苯板、油麻及防水沥青、M12穿墙螺栓、胶合板、成型钢筋、铁丝、垫块等。
设备:电焊机、剪刀、鎯头、圆盘锯、直螺纹钢筋套筒连接工具、防水施工工具及混凝土施工工具。
六、质量控制
1.主要施工规范
(1)《地下防水工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2)伸缩缝橡胶止水带应有出厂合格证书,不得破损;(3)防水材料的原材料、配合比与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要求;(4)模板应定位准确、牢固,无缝隙杂物,西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5)止水钢板应有出厂合格证,应安装牢固。
七、结语
节点钢筋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筑带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适应多种应用环境,同时对于提高其实际的防水效果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及时的对施工要点及重点进行掌握,并做好施工作业的细节控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流程及操作需及时进行处理与检测,以便于确保节点钢筋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筑带施工技术的实际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薛静英,沈海昂.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J].建筑,2013(14).
关键词: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筑带施工
近年来,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提高建筑实际的止水效果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为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有效性,需在实际的应用前,做好基础难点的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技术应用规划,从而使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切实在建筑应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工艺特点
(1)在超前止水带伸缩缝侧面及底部设置橡胶止水带,形成封闭止水圈,在底板顶面增设二个水平止水槽,形成构造防水,并与聚氨酯涂膜防水、聚氯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组成的防水层共同在超前止水带位置构成多层防水,提高了防水抗渗效果。(2)超前止水带伸缩缝浇筑砼前采用留设挤塑聚苯板及橡胶止水带设缝,浇筑后对挤塑聚苯板清缝,并用防水沥青及油麻灌缝,达到良好防水效果同时保证了后浇带处收缩变形能力。(3)底板后浇带两侧、外墙后浇带两侧及超前止水带表面焊接钢筋骨架,外包2mm×2mm密目钢丝网,即防止振捣混凝土时后浇带出现积浆现象,也保证了后浇带观感质量。(4)底板后浇带顶面砌筑120mm宽、120mm高的砖带,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作止水楞,上部用胶合板覆盖封闭。防止后浇带放置期间,杂物、污水淌入,避免二次清理。(5)外墙超前止水带与地下室外墙模板及抗渗砼一体化施工,构造明确,施工简便,起到超前止水作用,减少施工降水周期,便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回填土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
二、工艺适用范围
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适用于各类基础底板、外墙的后浇带,尤其适用于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高层建筑或主体施工时间较长的工程,也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或工期紧,需要进行二次结构施工等后续工序穿插进行的工程,同时适用于须留设后浇带但基础不能长时间暴露需立即进行基础土方回填的工程。
三、工艺原理
本工法的核心原理为通过对超前止水后浇带防水、伸缩缝设置、模板及密目网加固、外墙模板一体化施工等节点进行改进,确保后浇带无渗漏、裂缝、积浆、提高后浇带表面顺直度、平整度;封闭底板后浇带,避免杂物积水进入;外墙超前止水带与外墙模板、抗渗砼一体化施工成型,便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回填土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节点改进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操作要点:
1.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施工项目作业的首要环节,主要针对设计方案来对实际的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的测量,从而为下一阶段施工操作的安排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在测量放线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不仅要有效的掌握测量技术,同时还需对图纸信息规划进行深入了解,以便于测量数据能够与实际的信息数据相符。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测量设备的选择,通常需首先利用全站仪进行定点工作,而后按照规划设计使用卷尺进行测距工作。
2.钢筋制作安装
为防止钢筋贯通性降低等相关问题的发生,需外墙钢筋制作安装前进行钢制的制作工作,同时要根据后浇带两侧的位置对钢筋进行有效的摆放,并保证钢筋摆放的实际连贯性。在确保钢筋摆放整齐后,方可将长钢筋进行捆扎及固定操作,并对其做出进一步调整,以便于保证钢筋的制作安装的实际效果。
3.铺设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后浇带伸缩缝中心线,沿着中心线铺设300×8型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4.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挤塑聚苯板固定
伸缩缝两侧设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底部设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在伸缩缝处形成了一道封闭的止水圈,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同时,施工时应该加强对橡胶止水带的保护。在30-40mm伸缩缝处采用挤塑聚苯板填充。施工中增设四个对称的侧“U”型钢筋用来固定聚苯乙烯泡沫与橡胶止水带,将橡胶止水带和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有效限位,保证了超前止水橡胶止水带的抗冲击和抗变形能力。
5.油麻、防水沥青勾缝
勾缝工作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首先需对勾缝部位进行清洁,而后重点对挤塑聚苯板内杂物进行处理,最后按照施工操作要求来进行油麻及防水沥青的勾缝工作。
6.安装止水钢板及密目钢丝网
在后浇带两侧焊接3mm厚400mm宽的折形止水钢板条,且止水钢板方向朝向迎水面。在后浇带两侧面焊接钢筋骨架,外包2mm×2mm密目钢丝网,用钢丝绑扎在钢筋骨架上,间距不小于300mm一道。骨架钢筋与底板、外墙钢筋绑扎固定在一起。
7.一体化模板制作安装
外墙超前止水带与地下室外墙模板、砼一体化施工。由于后浇带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的侧压力大,钢丝网侧模需采取设斜拉筋及加设支撑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后浇带的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
五、材料与设备
材料:商品混凝土、防水卷材、密目钢丝网、橡胶止水带、止水钢板、挤塑聚苯板、油麻及防水沥青、M12穿墙螺栓、胶合板、成型钢筋、铁丝、垫块等。
设备:电焊机、剪刀、鎯头、圆盘锯、直螺纹钢筋套筒连接工具、防水施工工具及混凝土施工工具。
六、质量控制
1.主要施工规范
(1)《地下防水工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2)伸缩缝橡胶止水带应有出厂合格证书,不得破损;(3)防水材料的原材料、配合比与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要求;(4)模板应定位准确、牢固,无缝隙杂物,西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5)止水钢板应有出厂合格证,应安装牢固。
七、结语
节点钢筋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筑带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适应多种应用环境,同时对于提高其实际的防水效果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及时的对施工要点及重点进行掌握,并做好施工作业的细节控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流程及操作需及时进行处理与检测,以便于确保节点钢筋型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筑带施工技术的实际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薛静英,沈海昂.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J].建筑,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