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会有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这个门十年了,回顾过去,成就算不上,内心总是有一些小小的感动。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一行。
  有个名人说过"天天干的事那是职业,而自己喜欢干的才是事业。"
  我能到教育来,其实也算是阴差阳错。起初,我打心眼里不想当老师,可是有些东西就那么奇妙,你越不想干什么,偏偏注定你必须干好他。
  2003年,登上讲台。看看讲台下面的一个个小东西,黑不溜秋的,心里甭提多烦。教课也就是,上课拿本书,之前看看,敷衍一下就OK了。
  稀里糊涂的混了一年,一无所获。
  2004年,也基本如此。
  200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教育前辈说这样一句话,
  "老师这个行业其实是在做大善事。每一个学生就像鸭子,脖子都捏在老师的手里。老师要是睇啦睇啦(DILADILA),学生就能考个差不多的学校,那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了这番话,我觉得自己前两年似乎在造孽,怎么稀里糊涂的混了两年呢,怎么对得起原来的学生呢!(在这里向自己曾经混过的学生道歉)
  如梦方醒的我,清醒的认识到,不管自己喜不喜欢这个行业,但要有良心,有责任心,对得起人民教师这四个字。
  2005年带了自己的第一个班级,05高师1班。怀揣着一颗教师的良心,一份责任心,我走进了教室,我发现学生不再是一个个的小东西了,不再黑不溜秋,也很可爱,虽然有一些调皮,有一些搞怪。这一年收获颇丰,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记得当时给我起个外号叫老大)
  2008年,第一批学生毕业了。也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个班级,记得是07级3班,宏志班。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学生们取得了不错了成绩,普本加重本,一共三十多个!在学生毕业时,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振臂相拥的喜悦。也正是这届学生,我在自己做事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记得这届学生管我叫老黑)
  时间流逝,2010年到了,自己踏上讲台已将近7年,人不是说七年之痒嘛!我也以为自己会厌倦这份职业,但就是在这最关键的时候,10届文科宏志班,蹦到我这里了,是他们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多的理解。
  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没有感觉这个班有什么特殊,只是自己有了一些变化,脾气不是那么躁了,估计是岁数大了,和学生们在一起笑容多了些,不是那么严肃了,有一些学生时不时的还跟我开开玩笑。10年冬天,我患了腰间盘突出,(哎!业绩不突出,腰间盘突出,丢人啊!)请假休息。我清楚的记得,在晚上7点得时候,我同时受到了全班同学的短信,一共48条,其中的内容还记得,有一条是这么写的"老师好好养病,我们乖乖的,等你回来再淘气",看着一句句暖心的话,眼睛湿润了。腰虽然很疼,但心里很暖和。
  病好了,在上班的路上,就听同事说,我没在的时候比在的时候还好。走进班级,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我哽咽的说了四个字"谢谢大家"。(后来学生们问我是不是哭了,我死撑没有承认)
  两年过去了,这批学生又毕业了,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的名字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魏广萍、魏晓宇、吕聪慧、王梦琪、大泥巴张馨月、大喇叭陈阳、小钢牙张思琪......我永远爱你们!在这届学生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开心(记得他们给我起的外号叫李小胖)
  10年过去了,我对自己教过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怀念,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教学,却给我带来如此的收获,感谢教育,感谢学生。
  我感觉正是这样的一件件事儿,我的教学观也有了内容,那就是良心、责任心、信心,最后赢来的是开心。
  最后,希望祖国的教育事业像飞花一样,洋洋洒洒,开遍天下!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推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对自己的思维予以反思。所以,对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设计及其有效性的思考是当前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和决方法谈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提问;方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过程。"因此课
【摘 要】转化一个偏常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付出更多,功劳更大,用爱打开偏常生这把顽锁:导之以行、动之以情、爱之以诚、晓之以理、,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偏常生 爱 激励 敬畏  在班主任工作中,很多老师都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来自留守家庭或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呵护有余褒奖有加的环境氛围中成长起来,这些学生的表现偏离正常轨道,成为偏常生。说到偏常生,没有哪个班主任不感到头痛。他们往往成绩低下,既无心向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检、感悟渗透在生活中。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一、 课内课
摘要: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进而达到不教而教。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眼前顿时一亮。那么在平时的课堂中如何操作呢?这又是一大困惑。  关键词:发表见解 困惑中成长 心灵相通  心动不如行动,我和舒红艳老师拿着小组打分表格,就开始研究起如何训练学生,如何分组,小组长选谁等等,最后我们思想上达成一致,语数英三门一起来打分,并且商议
摘要:"问题学生"是校园当中令教师头痛的个体,很多情况下教师对他们束手无策。归根结底,产生"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学生的本身,而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对改变"问题学生"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 问题学生 自尊心  在教育实践中,每个学校都会存在一些行为习惯不佳、成绩较差、思想素质偏低的学生,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都
在我们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一提奥巴马、本拉登这些政治人物或者钓鱼岛、黄岩岛这些政治事件,说得头头是道,兴趣盎然,可一上政治课就兴趣索然,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讲课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忽视了以时事新闻等生动事例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当今国内外时事,既丰富又生动,且大多数跟政治课本有一定的联系,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家对时事非常关心,如果在课堂上多注重结合当前
七年级新班刚成立的那会儿,很多班级都如火如荼地商量着班纪班规。而我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只是要求孩子们把每天在学校里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记下来。这群小家伙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面对那么多的学科,每天都显得很安分。我也没有过多的强调什么,一切都靠他们的自觉。我总是想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建立起来,必须在实践中让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理解"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真正含义。于是在第二周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