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空间站,有多少选择可以预知未来·广东站(一)

来源 :中学理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rm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人在纽约》有句经典对白:“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经典对白用在广东也无妨,某种意义上,广东就是中国的纽约。广东有经济高度发达的深圳,有在娘胎里就会做买卖的汕头,有稳坐电子行业第一把交椅的东莞……
  作为广东省会的广州市,更是具备了这些特点。我曾在广州一个地铁站听到一个流浪艺人这样唱道:
  “广州商贾云集,鱼龙混杂,有豪门富贵家,亦有街头破落户,有菩萨善心怀,亦有小鬼恶肠肚。是菩萨善心怀的地狱,是小鬼恶肠肚的天堂;是破落户无人问津的街坊,是富贵家门庭若市的山岗。广州人流量大,堪称比肩接踵,又龙蛇混杂,人们各怀其殊。有一夜暴富衣锦绣,逍遥白云深处;有一朝家破身败絮,识尽世态炎凉。有人繁华中嗅出冰冷。而逃离红尘的迷雾;有人悠闲里不甘平庸,追逐浮云或朝露。终于落了个身败名裂,更兼那心肠枯。有人寄居,有客长住。长年有得意人乘日策马来,终日有伤心客踏月归江渡。歌楼里歌声不断,浮生中故事反复。”
  我被他悲伤的歌声所感动,以至于没有去追究他的歌词是否客观。也许有些地方太过偏激。但印象总是错不了的。是的。广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我也这么认为。
  它的不可思议在于这么多的矛盾居然能在它身上共存;更不可思议的是,背负了这么多矛盾的它看起来仍是那般和谐。比如,广州是个温情的城市,也是个现实而又残酷的城市。说广州是个温情的城市,去年春节发生的大雪灾就是个极好的例子。想必大家都还心有余悸,60多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而那时广州政府部门做的事却让人感到很温暖。他们陪滞留在广州的旅客一起包饺子过大年,雪中送炭的善举温暖了那个特别的春节。但广州也是个现实而又残酷的城市,商业味很浓,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残酷的竞争。而且,广州治安严厉是出了名的,但广州的犯罪事件仍层出不穷。广州是个华丽的城市。虽然建筑比起上海来略显小气,但是富,丽堂皇的贵气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那华丽的格局在中国除了广州真没有其他地方了。它华丽得像袍子,上面也爬满了虱子,比如说工业污染导致的酸雨绵绵。亦有人说广州是个丑陋的城市,因为人们太过自私,太过务实,城市建造得也太功利,沉淀不了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州是个适合做大事的地方。只不过,对于外地人来说,广州不算是个适合长久居住的地方,它的节奏太快了。
  看来是众说纷纭。没人能够说尽广州。既然说不尽,道不休,不如静观其变,我们还是我们,广州还是广州。它是天使也好,魔鬼也罢。都只不过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能承载多少回忆?一个城市能发生多少故事?去过才知道。
  
  人文
  
  《明史》记载:广东距京师7835里。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皇上下一道圣旨,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累死N匹马,600里加急也得13天才能到。若是平常的一封书信,两个月能到就已经很不错了。假如你想吃一位远在广东的友人做的鸡蛋面,你寄信过去需要两个月。友人收到了信后,为你对他厨艺的认同感到很高兴,于是喝酒庆祝,结果醉了1个月。醒来后找鸡蛋,没有鸡蛋,于是就把小鸡养大了,等它下蛋。这个过程需要6个月。下了蛋后找不到面,又请人收割麦子,晾干、去壳、磨面粉、擀面条,这个过程花了半个月。然后上深山砍柴,这个过程又花了半个月,而后再煮面,这个过程花了10分钟。然后再托人寄过去,假设面在途中不会坏掉,途中遇到风浪,避难1个月。两个月后,面送到了!吃面的已是你的第8代子孙了,我相信吃这碗面的人心情一定都很沉重。所以,虽然广东的鸡蛋面好吃。但是没有人愿意去要来吃。因为那时的广东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
  说到鸡蛋面,广东的好东西又岂止是它?还有它的文化——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年轻、最活跃、最“生猛”的部分。它折中中西、融合古今、勇于创新的特点,充分反映在了岭南艺术中。其突出代表有粤剧、广东音乐、岭南画派及广绣、彩瓷、雕刻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探索,推进了广东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
  古时候,广东因其地理位置偏僻,不被中原文化所接受。这是广东的不幸,也是广东的大幸。正因如此。广东才没有烙上多少封建的烙印,它没有开口闭口就是“孔子曰”、“孟子曰”。它只做它认为对的事情。它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比起内地,这里的人比较实在,虽然他们没有北方人的仗义,但他们却信奉“有钱大家赚”、“钱赚不完”的道理。他们不掩饰对金钱的热爱,不在乎在陷入仇富心理的国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拜金主义。佛教在印度诞生,在中国发展,就如AA制在瑞士诞生,在广东发展一样,广东人很实在。而正是这种实在,这种对利益的执著追求,让广东人具备了商人的潜质,让广东的商业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大气象……
  特别是1979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广东。封闭了很久的广东幡然醒悟,奋起直追,那时的它虽然两手空空,但凭着一腔热血和求实精神,一直稳坐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宝座。
  
  环境
  
  “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这是对广州的生动写照。广州有个别名叫做“花城”。张爱玲的女伴说过,每一只蝴蝶都是花的灵魂,飞回来找它自己。莫非人们是行走在世间的魂魄,花的魂魄?花才是他们的实体?我知道这样比喻有点荒谬,但是我愿意相信我的荒谬。如果你看过木棉花,你也会如我一般。木棉树,据说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花树,也是乔木的一种,大都有七八层楼高。令人特别惊奇的是,它春天开花时是见不到一片绿叶的。当朵朵红木棉花全部掉落以后,它光秃秃的树枝才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春天开花时,高高的树上清一色全是红花,仿如红云,何等的气派,何等的壮观!用红的海洋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有人说广州是座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因此,广州人又称木棉花为“英雄花”,称木棉树为“英雄树”。由此而推,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也自然被叫做“英雄城”了。
  广州还有一个名字叫“羊城”,这个称谓就名不副实了。广州没有很多羊,只有五只羊,相传这是神仙遗留在人间的坐骑。我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当然无法相信这个传说。但还是很愿意相信它,或者说是不得不相信它。因为这五羊雕塑当真是鬼斧神工,不像是人类的手笔。而粤菜在中国八大菜系里排第一。也不是盖的。粤菜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味清淡,但是不同于荷叶般清淡的浙江菜。浙江菜主要是让清淡的食 物保留清淡的味道。而粤菜则是从海鲜等这些味道厚重的腥荤之物中“呼唤”出这些清淡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粤菜更胜浙江菜一筹,它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菜。
  广州外来人口多,生活节奏快,空气质量差,但经济发展迅猛。生在广州、长在广州的人也许不曾察觉,但如果在海口这样悠闲的旅游城市生活过,相信你也会有我的这种感受。但是不管如何,广州是个适合干大事业的地方!因为相较而言,广州机会确实很多。
  广州还是华南地区高校最多的地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商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解放军体育学院等知名高校都在广州。而作为考生。如果你想在广州求学,广州大学城则是个不错的选择。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注意是新造的),是当之无愧的国家一流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可容纳学生18万~20万人,加上村镇人口总人口达35万~4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据介绍,大学城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300亿元。首期建设的小谷围岛约17.9平方公里,进驻10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广东工业大学,约2400亩。
  
  中山大学
  
  有些老人虽然已有80多岁,但心却仍是少年的心。这样的老人如果发奋起来,要比少年人更可怕,因为少年容易气盛,容易让狂傲的目光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但是老人沉稳内敛,不动声色,大智若愚。中山大学就如这样的一个老人!
  
  文化氛围
  
  鲁迅先生曾在梦中觉醒。觉察到了那时的所有中国人都活在一座铁屋子里。铁屋子没有光和希望,空气稀薄,人们注定是要死的。在昏睡中进入死灭倒不是那么痛苦,但是如果把人们叫醒。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处境。让他们面对残酷的现实,也许这才是最残忍的,这就是著名的“铁屋子”之宿命。有些学者提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高校也仿佛深陷这样的“铁屋子”里。但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身陷“铁屋子”之中。而意识到了的少数高校。却也无力改变什么。只能继续沉睡。混迹在以“劝君莫做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为处世之道的队伍里,只有少数中的少数决定奋勇起身打破这“铁屋子”!
  中国传统高校现今的境况若真如那些学者所说的一样,那么,清华大学则是不知道自己在铁屋里子的梦幻者;北京大学则是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因无力改变什么而放浪形骸的狂生;中山大学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决定打破“铁屋子”的人。
  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广东大学,其成立于1924年11月12日,是国父孙中山先生一手创立的,故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也算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传统高校。曾几何时,这些传统高校和高薪工作直接挂钩,从这些传统高校毕业的学生,被人们当作天之骄子,几乎要什么工作就有什么工作。那时是这些传统高校的辉煌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活在一场梦中。但是辉煌已然是曾经的,没有谁可以灿烂一世,有一天理想主义者也要为吃饭而发愁。梦终究是梦,梦醒后人们还是要面对该面对的,要面对梦醒时分的遗憾,要面对梦醒后的残酷现实……今天,物欲横流的现实已打破了上个时代的童话,物价在飞涨,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商品经济已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一切都在变化。而属于传统高校的辉煌时代也已无声逝去,再也没有所谓的天之骄子,找工作凭的是个人的竞争力。一切都在向我们表明:在这个时代,高文凭已不是万能的通行证。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真正会做事的人,而不仅是会做学问的人。这些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高校,能否看到这点?
  清华大学还在它紫光的梦境里呼吸,呼吸着日渐稀薄的空气,梦境仍旧华丽。只是这样的华丽能否延续?北京大学已经不得不睁开双眼,因为武小锋不止一个,但是它的觉醒带来的只有痛苦,于是它玩世不恭。“北大醉侠”的雅号也就由此而得。而中山大学却在这时醒来了,在老一辈的传统高校中觉醒。一如广东在中国的觉醒。它睁开双眼,残存的睡意顿时被恐惧稀释,它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一瞬间。它感到了无可救药地绝望!但也仅限于那一瞬间,而后,它又恢复了站姿,像白云山涧的古寺!它明白,将要来的挡也挡不住,不妨用笑容承担。它要用笑容承担命运,这是怎样伟大和哀痛的觉悟啊!如果说还有什么让它惆怅的话,那就是昔日的朋友们了。它望着它们长叹一声。它知道它们都背负着沉重的过去,背负着它们的耻辱和荣誉,背负着这个、那个华而不实的主义。它自己又何尝不是?但是不同的是,它已经决定放下过去!
  于是人们看到中山大学放下了它的包袱,跟新时代的少年英雄们一同竞跑。转眼间,中山大学跑到了前面,它冲出了“铁屋子”!那些还在背负着沉重包袱匍匐前进的人们骂道:“中山大学这个叛徒,你们看它竟然丢弃了老祖宗给它留下来的东西!”直到人们在中山大学的惺亭里发现了这样的一幕,才明白了中山大学用心之良苦。
  某一个周三,一群英语爱好者聚集在惺亭,交流英语。如你所知,惺亭是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及沙基惨案烈士的纪念亭:如你所不知,惺亭还是中山大学的英语角。在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向腐败的晚清政府宣战;在沙基惨案中,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为名垂千古,只为中国的幸福。而今,这样伟大的民族烈士纪念亭,竟然成了英语角?人们正欲破口大骂时,又不禁想起:“师夷技以强吾”!这句话曾经令人振聋发聩,人们这么快就忘了它么?在烈士纪念亭学习英语,这正是中山大学良苦用心之所在!学英语不止为出国、为赚钱,说到底还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啊……
  原来中山大学不是叛徒,它根本就没有忘记过去!它只是让历史活在它的心里!让历史的呼吸在它冲锋的喘息里延续!换言之,它不再把过去驮在背上,而是把过去放在心里!不知是谁骂了一句:“真是个狡猾的家伙!”言辞颇有责备的意味,但是声调里却饱含了温暖。
  为了营造气氛,以上一段文字在不迷失事实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文学性处理。还好文化氛围本来就应以文化笔调来描述。但为了避免诗意的迷失,以下将本着求实精神来描述。从中山大学的校歌说起吧,中山大学校歌:
  白云山高 珠江水长 吾校矗 立 蔚为国光
  中山手创 遗泽余芳 博学审问 慎思不罔
  明辨笃行 为国栋梁 莘莘学子 济济一堂
  学以致用 不息自强 发扬光大 贯彻主张
  振兴中华 永志勿忘
  这首歌的歌词很好。好在寥寥72字就把校址、校训、校魂这三大元素描述得淋漓尽致。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刚好应合了“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中山大学是国内一流的高校,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高校,正好应合了“吾校矗立/蔚为国光”:而“中山手创/遗泽余芳”这句则指明了中山大学的来历。1923年到1924年,孙中山先生倡议在广东设立两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一是广东大学,而广东大学也就是后来的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这句歌词则由孙中山先生亲题的校训衍生而来。其校训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而此十字训词的原文出自儒家经书《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同时“慎思不罔”也有《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意:“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学以致用/不息自强/发扬光大/贯彻主张/振兴中华/永志勿忘”这几句歌词,则把中山大学的校魂唱得淋漓尽致。已无需多言。
  
  师资力量
  
  鲁迅先生说过:“人生有一知己,足矣。”还有人说:“大学有一大师。足矣。”确实,没有大师的太学就如没放辣椒的水煮鱼,中山大学不是没有辣椒的水煮鱼,因为它曾经有过一位国学大师。这位国学大师精通很多国的文字和梵文。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考据学、文化学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均取得卓越成果。他不图虚名,毕生致力于做真正的学问,坚持学术研究中“三个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他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就是陈寅恪教授。陈寅恪教授已作古多年,但是其对学术的探索精神,可谓是薪尽火传。对中山大学的办学方式影响很深远。如今的中山大学也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担任教授。他们身上是否如校歌中唱的“遗泽余芳”?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就算这些人联手。在陈寅恪教授面前仍旧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虽说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大师都跑去炒股、炒房地产了,但在此,我还是把中山大学的师资略带提一提,以便大家对该校的师资力量有个感性的了解。中山大学师资力量虽不及清华北大。但也算得上雄厚。全校共有教职工13000多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9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00多人,具有副高职称的1600多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18人。
  为了弘扬中山大学的学术精神、端正学风,自2003年9月起,中山大学开始举办“学术与学风”系列讲座,目前已举办了5期。讲座根据主题分为“知名教授系列”、“院士系列”以及“知名校友系列”三个部分。邀请了校内外的知名学者、教授及校友主讲。并和中山大学的广大师生共同探讨:在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特定时代进程中,我们如何寻觅精神家园,重塑价值理性的时代内涵;批判和反思大学的精神理念;整饬和重构大学的人文关怀:确立和坚守大学的真正使命。中山大学目前还有专门的“校长讲坛”,学生们可以与学校领导零距离接触,感受学校领导的学者风范与人格魅力。
  
  独到专业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宽广齐全。全校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和11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3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在本科教育方面。全校有94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6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有25个本科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具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据了解,刚进中山大学,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有转专业的机会。但是。也不是想转就能转。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如果学生确有专长,且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可允许其转专业。转专业的学生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1)在读一年级或二年级的本科非定向生。(2)政治表现好,思想品德操行合格,遵纪守法,勤学敬业,富有上进心;身体健康。(3)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4)所学课程考试没有不及格,必修、限选课程成绩平均绩点达到2,0或以上。(5)从未转过专业。如此看来。这些要求貌似不是很苛刻,所以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先考一个不错的学院。
  中山大学比较出名的学院当属岭南学院。其录取分数很高。国际贸易那些专业跟清华北大的录取线差不多,至少在广东是这样。考进了这个学院后,大三大四可以重新选择院内的专业,如:金融、保险、经济、国贸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本科阶段共设有6个专业。分别是金融、国贸、物流、财政、经济和保险。岭南学院最大的教学特色,-就是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都是学习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到了大三则可以无条件地重新选择专业,这就给了学生们很大的选择空间。经济学这门课在所有专业中都显得尤为重要。刚进大学就要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同时,岭南学院采用的教材是全英文版的、由当代著名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主编的《经济学原理》,这也体现了岭南学院教学与国际接轨的一大特点。接着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介绍一下《管理学》这门课。在6个专业中,只有物流管理毕业的学生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其他5个专业的学生均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所以管理学对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了。相较于经济学,管理学更加注重实践,它更多的是对实际案例的学习。更强调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是基本不存在问题的,每年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相信大家关注更多的还是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这个问题,网络上的资料也不计其数,我仅从个人的所见所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岭南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与其他学校的不同。其他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是更为细化的物流管理,比如说采购、运输、仓储等,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可 以说是更全面地学习物流而不仅限于某个分支。因此,这里毕业出来的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也更具有竞争力。
  另外是管理学院,应用性比较强。其中会计系最出名,录取分数也很高,但出路都非常好,据说在全国会计学排名中进前十完全没有问题。会计学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历史悠久的专业,自1985年开始招收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以来,已经有23年历史,2003年成为华南地区最早招收会计学博士后的单位。其会计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基础会计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CPA专业在2006年中注协组织的教学评估中则被评为优秀。该系现有教师25名、教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5名。基本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师资梯队。近年来,会计系教师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个,会计前沿系列专著均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大家都知道会计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就业面广、就业率高。可以说会计就是经济的“语言”,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计量。确认经济信息。掌握了会计,对日后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经济、金融有兴趣,求知欲强。能吃苦的同学学会计是很个不错的选择。顺便提提会计虽然偏向文科,但基本的数学功底还是要的。至于思维。当然逻辑性要求比较强,所以对数字不是很敏感的同学得好好掂量。
  如果你是爱好文学的人,是热衷社团活动的人,是想进党政机关的人,是一个想往传媒方向发展的人,而中山大学又是你心中的象牙塔,那么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这里曾走出的前辈们有《南方周末》原主编、《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兼社长、香港商报有限公司总裁兼香港商报社长、中国新闻社电影声像部编导、中新社广东分社经济采访组组长、湛江市委常委、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广东电视台副台长、广东省政协主席、天涯社区总裁……简单说来,中山大学可以说是中国南方媒体的黄埔军校、党政机关的骨干培训班。踩着前辈们的足迹,相信你也可以从这里走得很远。
  而中山大学的医学院就不用说了,它是全国最出名的医学院之一。
  
  就业形势
  
  中山大学在广东还是很不错的。据从那毕业的学生介绍,进去之后会有很多收获,其实只要你专业学得好,出路都会非常不错。可以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建校80多年来,中山大学为社会输送各类英才约10万人。中山大学校友遍及海内外,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著称的中山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中山大学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企业、各大医院、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国、升学深造的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80%左右!很多读中山大学后,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也都能申请到非常牛的学校。如哈佛、剑桥等。中山大学就业形势好的原因有两个:外因是粤港澳经济正在一体化,中国南方经济圈的崛起必将为中山大学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内因是中山大学身上流淌着广东独有的求实的血脉!但是喊一万次口号,也不如干一件实事可靠。进了大学还得看自己的!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血尿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脏器指数、细胞因子以及肾脏组织的影响,探讨血尿胶囊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半结扎"输尿管,膀胱注射大肠杆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