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他!激活他!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个人做微商代理,还是品牌企业发展微信分销商,最终其实都离不开用户。如何吸引、激活用户才是微信营销成功的关键。
  技巧1:通过意见领袖造势,吸引用户
  比如前面提到的HN公司通过赞助微博、微信大咖。再比如,新晋面膜品牌“肤加”甚至找到了微信、微博、微视、美拍等社交网站所有排行前十的红人,通过第一阶段的推广与第二阶段的交流,然后把他们招到麾下,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所以,你可以在很多知名网站看到肤加的视频与宣传片达到数十万的点击,非常优异的品牌推广效果来源于整个红人团队的共同努力。品牌有了知名度以后,很多用户甚至分销商就慕名而来。
  技巧2:通过扣人心弦的活动,让粉丝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
  比如通过促销活动与抽奖,或者限量版的推广引起粉丝的关注,从而促进消费。
  企业微信平台建立后,一定要不断做一些小活动,刺激用户保持活跃、关注平台的各种信息。例如,销售水果的企业可以策划关于水果的吃法、怎么吃水果更健康、水果沙拉的做法、与水果相克的食物、水果存放技巧等各类竞猜活动。
  除此之外,活动不能一成不变,尤其是模版式活动,比如“砸金蛋”、“开宝箱”、“刮刮卡”,用户玩一次就没感觉了。好的互动活动要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并且和原有的会员进行交叉整合。
  比如,欧莱雅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小美盒”微信号,在白色情人节整合当时流行的话题“来自星星的你”推出“互动星星情人节贺卡”活动,同时,制作贺卡的用户也能有效地转化为该公众号的会员并开始积累积分。
  线下的会员只能到店里享受到会员待遇,但如果建立互联网上的会员中心,品牌商可以开展预售宣传、活动转发、在线报名、抽奖、团购、秒杀等一系列营销活动,还可以开展朋友推荐、优惠券、优惠码、邀请码营销方式。
  技巧3:通过赠品,刺激用户持续关注
  记得给用户提供些免费的实惠礼品,也可以通过最直接的赠送来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企业微信平台,从而实现传播产品信息的目的。
  要注意三个细节:实用;实惠;激励用户分享。关于第三点,重点重申一下,要通过赠品刺激用户的持续关注,但必须要做到一点,就是通过用户的个人微信账户进行“信息分享”,以实现免费的人脉营销。所以,每次赠送的理由可以根据激励的目标来实现,而不是千篇一律地为了送而送。
  技巧4:激励客户主动分享
  在朋友家见过某产品的人,相对于没看到过这种产品的人,他们的购买概率会提高至少两倍。所以,在微信中销售产品一定要学会激励客户。
  举个例子。为了推广一家网上花店,我们设置了三种激励方式:如果向朋友推荐订花服务,第一组用户每人获得10元的奖励(自私激励);第二组用户没有任何奖励,但他们的朋友在该网站注册就可以得到10元折扣(慷慨激励);第三组用户和他们的朋友每人各得5元(公平激励)。结果出乎意料,慷慨激励和公平激励比自私激励带来了更多的推荐次数。这充分表明,人们愿意将好处传递给朋友。所以,在激励用户分享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让用户情不自禁地去分享。
  技巧5:通过情感服务吸引渴望购买产品的消费者
  在人际关系网中,联系节点数量的增多意味着关系的弱化,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积极对待用户。在积累用户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交流。比如,看见用户的生活状态,评价一句;看见用户分享有趣的内容,点赞或者转发。这种情感上的交流能让用户更快地接受我们,成为朋友。
  例如,一个宝宝妈妈经常在朋友圈中发一些生活图片,买了漂亮的衣服,穿上拍一张发到微信上;买的菜种子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拍一张发到微信上……后来就有很多朋友求购买地址。假如你是卖面膜的,可以敷面膜时更新下朋友圈,评论一下面膜用过的感受;如果你是销售服装的,不如穿上它拍一张美图,附上一句美丽的心情语言发布在朋友圈……这种软性广告肯定更能让大家接受。
  技巧6:亲自使用,获取共鸣
  对于微信分销商来说,卖产品尤其要去亲身体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每次发布新商品信息前自己先试用,然后把心得体会通过合适的照片发布到微信朋友圈,便于朋友们对商品有个初步了解,同时也可以侧面证明货品的质量。
  比如,你要在朋友圈卖化妆品,就要先自己试用之后确认效果,并仔细记录皮肤的改善,然后在朋友圈中进分享。
  技巧7:细致入微地服务好每一个环节
  在微信平台销售产品,顾客对商家是否满意和信赖,不仅仅取决于出售物品的质量和价格,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质量,所以要学会耐心地回答每位客户的问题,重视交易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商品包装中是否有详细贴心的问候语或者温馨提示。
  【延伸阅读2】谁更容易获得微信营销的红利?
  文/秦  海
  相对来讲,这些项目相对更适宜:
  1. 快餐外卖;
  2. 社区水果、鲜花速递;
  3. 社区百货店销售;
  4. 酒店餐饮会所活动营销;
  5. 培训咨询。
  其他食品、快消品等产品,如我的茶叶,需以信任为前提,关系建立、提升信任的营销比直接销售更为重要。各类A货、假货、掮客、特殊服务不在我讨论范围。
  同时,这4类人更容易从中获得机会:
  1. 影响未来趋势的大公司、大人物,其产品永远占据被讨论的多数声音;
  2. 微博上玩得好的意见领袖;
  3. 经营基础扎实而善于运用新媒体的新锐力量;
  4. 有想法、敢行动、善于整合、执行力强、能坚持的少数“屌丝”。
  而那些中间倒爷只会成为炮灰,看看微博营销演变就知道了。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当下"双语教育"研究中的不足(其一,研究对象的民族和地区分布不均衡;其二,对于民族语的"人文性"缺乏应有的关注),特选取"武昌回民小学"为重点调研对象,对该校以"阿语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各种“文艺范儿” 公司开始咕咚咕咚冒泡了。它们或是拥有一位文艺青年的创始人,或是瞄准了文艺的小众群体,传播领域也限于特定的用户范围内。它们成了这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中个性鲜明的公司或者掌柜们,它们坚定的闯荡在瞬息万变的商圈江湖里,打造着属于它们“文艺范儿”模式。随着互联网快速跃进的到来,“文艺范儿”的它们固有的气质正在试图与商业化融合,他们已经开始从“小众社区”走向“大众平
2013年11月,网上掀起一阵狂欢热潮——“帮汪峰上头条”。最初是微博网友恶搞和吐槽,却在上百万网友的讨论以及某些明星有意无意的凑热闹下,如滚雪球一般越闹越大,演变成一次互联网集体狂欢。甚至从互联网蔓延到传统媒体,还真有报纸以此为话题帮汪峰上了头条。  经这么一闹,汪峰真的火了一把,连带他的音乐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新单曲发布9小时内收听超过100万次,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网友调侃起来丝毫不留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