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塑身”思想设计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r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如同一个人的身体,应当是健康的、活泼的、丰满的,无多余的。从人体“塑身”的视角,通过目标、内容、情境三个方面,还原教学应有的鲜明与简洁,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人体塑身 数学教学 目标 内容 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42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匀称,对于我们的数学教学而言,同样需要用“塑身”的思想,还原教学应有的鲜明与简洁。
  一、目标——鲜明,不臃肿
  健康匀称的身体应当是胖瘦得当,而教学目标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也当是鲜明、不臃肿的。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鲜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能发现一些“假、大、空”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确定以下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计算圆锥体积的推导思路。(2)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经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与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其他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乍一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要求,但仔细思考,却发现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平均不到三分钟就要实现一个目标,可能吗?在这些目标中,有些即使用上三五年时间也未必能够实现,更何况一节课呢?因此,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只要抓住知识目标,即可纲举目张,其余目标则可渗透其中。就本节课而言,可将教学目标定为“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即可,又何必写出这么多虚幻的辞令呢?
  二、内容——丰满,不干瘪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进入课堂时,他们的头脑不是一片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有效的重组,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时,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增添以下内容:(1)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百分数,并让学生想一想:“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在这里使用的是百分数,而不用其他分数?”(2)让学生比较下列几组题目中相同数字的区别:圆片有3个,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片的3倍;一根电线长米,用去它的;桌子的高是米,凳子的高度是桌子的。(3)将下列分母是100的分数分类:①本班男生占;②一根电线长千米;③去年我国人均纯收入增长了……教材所呈现的是学术形态下的数学,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比较抽象枯燥,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不一定能够接受。因此,我们必须将学术形态下的数学转化成教学形态下的数学,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将其形式和理论加以开发,还教学内容应有的丰满。如上述教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出发,既利于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又有效地沟通了新知与旧知、新知与经验之间的联系,展现了数学深层内涵的魅力。
  三、情境——简易,不累赘
  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好比一个人的衣着,如果对情境进行过度的包装,会使情境显得累赘且适得其反。
  例如,教学“比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问学生:“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盛会呢?”接着,教师调查学生喜欢哪些体育项目,并将调查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在认识比后,教师用这些数据让学生说出一些比。然后教师播放祥云火炬在香港传递的场面,并问学生:“看到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奥运会主办国的中国人,你有什么话说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面国旗并标出长3分米、宽2分米,要求学生用一句数学语言叙述一下长与宽的关系。最后,教师总结:“长和宽的关系还可以说成长与宽的比是3比2,宽与长的比是2比3,这是数学上又一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比。”显然,这样教学,教师将导入情境复杂化,缺乏合理性与必要性,使导入环节累赘且牵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应当把握“简易、自然、有效”这六个字,使学生快速进入新知学习之中。
  总之,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能力训练和习惯培养上,事实上,学生的思维火花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也在变化。“唯有深层解读,方能深度建构”,课堂需要学生自由、进取和快乐,在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中成长,因此,教师就要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数学学习 生活实践 个性发展 创新潜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自主探究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索和追问,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能力 思维发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74  在很多课堂上,往往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给出的问题往往过大过难,学生找不到
[摘 要]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核心。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数学理解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更
薪酬差距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性质的薪酬差距在激励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区分高管异质性薪酬差距对于厘清薪酬差距深层次成因,进而提高薪酬差距的激励效率有着重要意
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基”之一,带有强烈的个性化和实践性特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创造环境和提供平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碧落山上凤来仪,瑞阳新城舞翩跹。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瑞阳新区,其实是碧落山上飞出的一只金凤,挥动发展的翅膀,舞出秀美的英姿,引领着高安这个千年古邑,焕发新颜。——题记
[摘 要]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的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74-01  近年来,培养学生
[摘 要]一位马老师写了题为“怎能从‘确定性’推知‘可能性’”的文章,文章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道复习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然而对于马老师的结论,我认为有些地方还有待商榷。  [关键词]思考;概率;教学;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73-01  复习题:甲、乙两球支队第一赛季的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现状把握不透,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与激发兴趣、活动教学与数学教学、小组学习与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一些不对等现象。教师应着力明晰这些失衡现象之间的区别,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活动;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要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主,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目标性的课堂练习,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练习 针对性 合理性 目标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63  合理的课堂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维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