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英语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680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一直致力于寻找推进和落实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数学概念。教师应当注意教学过程中对教法的反思,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数学的内涵,促进数学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文章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实践探索和研究,以期给教
[摘要]文章以班级教育管理为例,从用心交流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现身说法以开展德育多样活动、追踪热点以创新德育方式、身体力行以强化德育践行体验、多元评价以落实德育考核制度等五方面入手,阐述了积极践行现代德育新理念的办法,旨在实现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构建美好社会的愿景。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70-0
[摘 要]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种类型,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它既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积淀,也体现了各民族艺术的精华。文章根据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及要求,结合实践,将优秀的传统民歌引进中学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民歌之美,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体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关键词]民歌音乐;核心素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
[摘要]《论语》是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语文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有效学习这部文化巨著。文章从诵读涵泳、主题探索、扩大阅读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教学《论语》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论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12-02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论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论语
[摘 要]名著是千百年来人类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文明瑰宝,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与名著阅读密不可分。然而,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种种问题让初中语文教师对其敬而远之。部編版语文教材特别强调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微课”引领下的名著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初中语文名著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血液。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教学;微课;《西游记》  [中
[摘 要]以经典化人的核心是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师可从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重视积累,养成习惯;重感悟,促提升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在阅读经典古诗文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经典诗文;健康人格;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0)09-0016-0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
[摘 要]教育“民主化”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一。班级民主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教师可从班干部竞选、班委会宣誓就职、民主内涵及实践等方面,进行班级民主管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民主;合格公民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3-0095-02  20世纪
[摘要]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建设好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文章从细化管理、创设环境、开展活动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做到“人有我精,人无我有”。  [关键词]班级文化;学习环境;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72-02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通过发掘、聚合班级积极的文化要素的
[摘 要]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品格较高,画面丰富,同时反映了绘画者的内心,因此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品位,中学美术教材中也常用写意花鸟画作为重要的教学示范。在核心素养时代,美术课堂应让学生学会感受、感知和表达,在教学写意花鸟画时应从画面的构成、笔墨的变化、画家的精神世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美术课堂;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春》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充满生机和富有生命力的春天景象,展现了春之美。立足修辞角度探寻《春》一文的写作特色,引领学生体会蕴含在技法中的情感与思想,从关注技法到关注文本,实现对话作者的目的。  [关键词]朱自清;《春》;修辞手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