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备战高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一座桥,刻苦的人走过它,走进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高考是一架梯子,有志者攀上它,踏进人生一个新的境界;高考是一次挑战,勇敢者带着微笑走进考场,把自信写满考卷;高考是一次角逐,失败者被淘汰出局,而成功者将开始新的征程。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莘莘学子来说,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全面的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一届又一届的考生来说,进行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一、科学调适临考心理
  心理状态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考生在高考前夕由于学校气氛、生活环境、家长态度等的变化,心理上会有一些反映,表现为紧张、压抑、反映迟钝等,这些心理活动对考生临考准备和应考发挥都会有不利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心理调适使考生在高考期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考生取得高考良好成绩的保证。
  1.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指考生在高考复习期间保持一种平和、安宁的心理状态,从战略的高度去面对高考。高考事实上就是几门功课的考试,与平常的学校考试是一样的,试卷无论从难度上还是从份量上与平常所考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有的甚至还比平常难度小、份量轻)。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全国大部分考生都在考同一种试题。考生应尽可能平静地面对试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考生将试卷看成是生死契而过度紧张,就很可能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2.自信心
  自信心对考生的应考发挥很重要,如果缺乏自信心,在答题时就会不敢下笔,下笔时也会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所以说自信心对考生来说犹如一种最佳补品。在高考期间,适时增强自信心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大家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谁高于谁,关键还要看平时个人的努力。只要自己平时能够做好的都做了,在学习、复习上没有太多遗憾,心理上没有太大的负担,就一定能够百分百地体现自己的实力。考生在高考时应该想到自己的优势,对于缺点如果无法弥补,也不必担心,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缺点是存在的。切记:天才也只是凤毛麟角。
  3.自制力
  每个人都有情绪,或好或坏,但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来说,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情绪冲动而影响自己对人生关键路口的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满则溢”,适当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心理的调整,保持一个平和、平稳的心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心理反映是不能靠压抑来实现心理平衡的。过分的压抑有可能会引起心理障碍,导致情绪低落。这就需要考生适当地进行情绪的释放,适当地进行宣泄。宣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支解宣泄,如放声痛哭、高声地朗读等;二是向自己信任的师长、同学或父母等诉说自己的心情,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和关怀。总之,考生要适当调节临考前的心理,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科学性
  高考备考对许多考生来说,整个过程是紧张而且枯燥的,成天在课堂里看书,生活单调而失去光彩。其实对于处在紧张环境中的人来说,生活的多样化与丰富化有利于人的心理保持一个平常、平和、平稳的心态。所以高考期间的考生的生活应该讲究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安排日常生活,对于考生保持头脑清醒、精神饱满,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1 1不一定等于2或大于2,也可能小于2,凡事一定要讲究个度,成天绷着神经,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情绪得不到放松,长期下去会导致不良后果。考生可以在休息期间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尽量使自己处在与平常相同的气氛当中。虽然大环境是个体无法影响和改变的,但考生可以尽可能地营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小气氛,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二、如何克服考试紧张的心理
  1.充满信心
  考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知识,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良好的水平。只有充满自信,以旺盛的斗志去投入考试,才能考出好成绩,这是取得考试胜利的重要前提。
  2.学会调节
  对于估计自己考试会紧张及已经紧张的考生,可以采用松弛、想象、暗示、药物的方法来调节其考试紧张的心理状态。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恰当选择一二。
  3.松弛训练法
  微闭双眼,身体坐正,全身放松,有意识地使呼吸减慢,慢吸慢呼,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让“思想”随着气流上下。这样,情绪就会很快平静下来,紧张也会随之解除。
  4.愉快想象法
  考生可以想象自己在考试中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种想象来消除紧张心理。考生也可以回忆一件令自己十分愉快的往事,使自己超脱考场的紧张气氛。
  5.自我暗示法
  可用简短、有力、肯定的语句反复默念:“我的能力很强。”“我一定会考好。”“我一定会胜利。”只要选择以上任何一句反复默念5—10遍,以自我暗示的方法来稳定情绪,就可排除紧张。
  以上备考方法仅供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参考,切莫当作教条使用。
其他文献
摘要: 作者以社会需要科研型、知识型、多能力型的体育运动人才为育人出发点,从体育类考生的选材、培养过程、持续关注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的方式。  关键词: 体育类高考考生 选材 培养 持续关注    体育类高考考生是学校为社会各级输送体育类工作者的重要途径。他们虽然在学校被很多同学和老师看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但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国民身体素质发展的引领者。我在沿海省会城市从
一、命题特点  1.考查目的。  完形填空是对一篇语意完整的短文有目的地挖出一些空白,造成信息链的中断,让考生在重新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常识,对每个空格的被选选项作出尽可能合理的分析判断,从中选出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使重新建构的文章主旨鲜明,文意畅达,逻辑严密。  2.选材要求。  (1)280—320词长短的文章。  (2)体裁以记叙文和夹叙夹议的文章居多,同时也会考查到议论文和
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仍是理科综合科的压轴重戏,然而物理试题中的几道计算题难度较大,大部分考生都比较难以圆满地将其解答出来,而试题分值很大,放弃舍不得,也要不得。如何才是多得分的上上之策?当然是列出“有效”方程(或公式)。那么哪些方程才是“有效”的?所谓有效方程,归纳起来就是列出解题中必须求解的有关物理量的方程。针对这个问题,我常用“思路分析”法引导同学列“有效”方程。下面举一些常见的高考题来加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