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白是中国画中以一种无实物的方式去表达画面中的意境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留白在山水画中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文章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空白的美学效果及其哲学渊源。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空间构图;气韵虚实;意境;哲学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饶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课题(XS201813)。
  国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绘画艺术空间拓展和延伸的最佳途径是留白,这就是中国画的传统艺术。同时,它也是中国绘画过程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它是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的。传统中国画不论水墨写意还是工笔都不是绘满于纸上,它不同于西方油画中强调色彩的冲击力,只是用淡淡的墨去描绘一个充满遐想空间的世界,这就是前辈所说的景愈藏境愈深。留白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画构图方式,是用一个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去表达画面中的境界,其实最后归纳下来就是一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白在国画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从古至今画论中对留白这一传统艺术的论述有很多,直至现在当代画家们仍带着各自的理解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传统中国画留白艺术的作用以及影响。
  一、中国画的留白与空间构图
  中国画运用虚实、主客、开闭、疏密、藏露等对立统一的原则来安排规则,这源于老子的“知白守黑”的理论。在构图上,“白色”可以是天空、水、浮云以及画家所能想象的任何事物,但画家不是随意绘画,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审美形式来创作。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是空远的、长久的、无形的,是规则所必需的。让它自然而有序,让它带给观赏者一种深远而沉思的心情。善于留白更是一种审美文化修养。因此,画家应该理解处理空间关系只是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一种技巧和表现形式,他们应该在形象本身的基础上追求空白,概括和创造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抽象空虚的意境,从而达到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通过留白空间,古典家具的韵味在虚拟与真实的对比中达到了深远的意境。在插花中,零零散散的一片叶子随处可见,都有着中国画中的空白感和线条感。中国画不仅只是画在宣纸的平面上,事实上它已经在空白中隐喻了天地的本质,而且也形成了绘画内在和外在的时间的继承和延续。在长卷和传统壁画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直观地感受。
  二、中国画的留白与气韵虚实
  中国画家特别注意留白布局的原则。留白版式的位置、大小、形状需要仔细考虑才能更清晰地表达画面中的意境。留白艺术的运用本身在于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与鉴赏价值,正是因为绘画者在作画阶段追求画幅中所蕴含的精、气、神的显露,因而在一幅画中留白的运用尤为重要。我们在欣赏大多数国画时,也會被画幅实物与留白中搭配的错落有致、聚散呼应的旋律美所吸引。谢赫“六法”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气韵生动。从国画气韵表达上来说,在中国画魅力的表现上,空白空间的魅力比物体本身的魅力更为罕见,更能够展现出具有魅力的空境之感。中国画中画鱼不画水,画天不画云,留出大片的空白。没有任何背景的鱼能让人联想到潺潺流水;画山时留白能让人感受到云雾缭绕,如此之“气”,流动空灵而不可捉摸。比方说齐白石画的虾,许多只透明的小虾四周有大片空缺,画面中没有一点水的痕迹,但人们仍知道虾是在水中嬉戏。
  黄宾虹先生有句名言:“一烛之光,通体皆灵”,凭借大小不一的留白运用也能够体现画面的生机感与独特的艺术意蕴。在花鸟画中如画飞鸟、游鱼、禽兽等也是这样,笔笔相接则容易画死,笔意相贯、笔断意连则画面生动变得活起来。在中国画的留白中,它的独特功能在于表现出运动感和画面自身结构的魅力。画笔勾画出的图像和墨的颜色对应在空白部分相呼应,能够产生强烈的动感和节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白”决定了艺术节奏的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白”的精细布局,与画面中笔墨颜色的规则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达到虚实结合的境界,突出了强化艺术主题的优点。留白所展现的空,能够刻意地凸显出画中的实,这种虚实相衬与黑白相间的艺术表达方式,也能够给予欣赏者起伏多变的视觉效果,进而能够体验到画幅所带来的艺术韵律。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布局中,要表达虚拟形象与现实的层次关系,指出画面的艺术主题,就必须遵循黑白比例、虚拟与现实共存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黑与白的自然过渡,会让整幅画画面层次分明,富有韵律之美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者通过笔墨的灵活运用产生黑白、干湿、浓淡等的各式各样的变化,这种墨色的晕染变化完美的体现了中国画韵律之美。
  “虚”是观者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到的空灵意境;“实”是客观世界中的物象和景色等等。它们彼此之间互相转化,所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在艺术绘画中,“形”“实”不外是达到某种境界的媒介和门径,唯独只有超越具体、真实的物质状态才能进入永恒、无止境的一种意境,实现“万物与我同一”的无限自由。中国画中的空白,确实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这种空缺便是“气”,并且跟随着画中所画的物象会形成一定的动势向一定的目标运动着,所以这便是“气局”。因而说画不在大小,而在乎气局要大。有些画尺寸较大,气韵分散,它们是琐碎的和凌乱的。中国画本来就讲舒卷开合,气盈天地。这种气局、气运之妙,赋予了传统中国画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产生画卷中的动态之美。
  三、中国画的留白与意境
  画家关于留白的构造特别讲究原则,不管是留白布局的位置、大小还是形状都会经过一段深图远虑,以更为精确地表达画幅中的意境感。运用空白艺术的本质是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正是因为画家在绘画阶段追求绘画所蕴含的精神的表现,所以在作品中使用留白空间尤为重要。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艺术布局会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空灵感,这种空灵感十分神秘的,可以打开人们的想象空间从而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表达中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虚和实的布局的情感表达方法比真实场景所突出的情感意境更为巧妙。同样,从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欣赏到画家的艺术表现和绘画技巧,也从真实的场景绘画中欣赏到一种艺术美,而真实场景旁边的空白会吸引观者的思维,使观者能够深刻地理解绘画所表达的意义。然后,观赏者了解画家的艺术意图,画者和观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刻体会国画意境之美。   看着齐白石的虾,你可以感受到水的清澈。欣赏徐悲鸿的马,可以感受到风的速度。图中所出的错觉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被现实所挫败的一种效果。因此,当画家巧妙地运用“空白”技术进行创作时,“虚拟”与“真实”的画面相得益彰,勾勒出一种深邃的意境,使观者能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和绘画的魅力。
  四、留白艺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一)留白艺术中展现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无论是对于现代教育还是古代教育,儒家思想的渗透与熏陶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表现领域,儒学是艺术创作主题的核心,留白手法在中国古代水墨画中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实与虚的关系,蕴含着儒家思想的表达。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其展现的画面效果,与儒家思想中的空灵、干净相互吻合。
  (二)留白艺术中蕴藏的道家文化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白与道家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道家学说要求万物和谐,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天地之间的“空白”是万物的起源。《老子》中也曾提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里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虚无之中的存在和不相互依存的状态。所有事物的循环和替换都是由存在和虚无的循环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正是因为有与无有这种相互呼应的辩证关系,从而促进了国画艺术中留白艺术的发展,同时留白的运用也将国画的艺术境界推到另一个巅峰。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艺术不仅包含了自然、自由、轻松的哲学精神文化,而且塑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画面中不需要丝毫墨色便可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留白艺术,利用道教的虚实对比、有无对比从而带给大家无穷的遐想与无尽的回味。
  墨色即为黑,纸即是白,简简单单的几笔勾勒人物或动物都神韵皆出,中国传统中国画中的留白衍生出了画卷中丰富的精神内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适当地插入空白可以衬托主题。从构图上看,留白的存在也可以表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形式,加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整体效果和艺术吸引力。在中国艺术文化发展史上,留白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形式,是具有极强的特色和充满无限智慧的一种创造艺术的形式。
  中国画的空白是一个空灵、遥远的艺术境界,是一种无形之大象。在意象的基础上,追求绘画中的空白和概括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创造抽象的空白,最终产生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我们应该注重画中留白,我们应该更好地把握和感受留白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一幅绘画中的点睛之处。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白琨.浅谈中国画的留白及其渊源[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1).
  [5]徐学凡.中国山水画远式空间建构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沈阳文艺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讲述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重要课程,创造性讲述活动是指在幼儿园组织的语言活动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比较完整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讲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的,其中,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讲述能力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 ; 教育 ; 讲述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世界翻译理论主导地位的几大理论流派,不难发现翻译理论在不断的更新完善,翻译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与重视。本文试以20世纪70年代起形成发
当前,国家间的利益依存关系越来越紧密,各国市场已经从封闭转向开放,对于市场开放、自由的国家来说,不仅要得到国际贸易的利益,也要为防止受到国际贸易的损害而确立适当贸易
摘 要:中国古代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山水画构图中所蕴含的文人意趣也是古人思想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山水画所呈现的视觉形式正是得益于画家采用的不同观察方法和角度,而最终呈现的构图形式成为了画家个人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山水画构图方式具有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化意蕴,这使得中国古代山水画具有了其他画种所不能替代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山水画;马远;夏圭  一、文人山水画中的“三远法”  我们现
有人说维生素补剂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也有人认为服用维生素其实有害健康.在谷歌上搜一下“维生素”,你会得到500万个词条,几乎是“布拉德·皮特”的6倍之多,但是表述却不尽
贾平凹的小说是好读却不好谈的,且不说他的产量多的惊人,就作品而言,它们也绝少脱皮露骨的货色,也不是意念性很强的品类,让人能一眼看透,一把摸得着思想的硬块.他写的自如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话语世界日益呈现出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研究也相应而兴。网络信息技术利用图像、动态视频、音频等符号模态同纯语言符号模态相结合,共同构建意义和传播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28′,所有的锐角为70°32′,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更精确的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44′8″!而金刚石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肿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及护理新进展.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内到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妇科肿瘤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86例,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