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家兔胆囊内压、胆汁流量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了注射不同剂量的国产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前后家兔的胆囊内压、胆汁流量及胆囊面积的改变。结果显示:1.胆囊内压力与注射剂量呈正相关(r=0.8905, P<0.01)。2.注射后肝胆汁分泌明显增加(P<0.01)。3.胆囊排空率即胆囊面积缩小的百分数与CCK-8的剂量呈正相关(静注:r=0.6836, P<0.01;肌注:r=0.7930, P<0.01)。上述结果表明国内首次人工合成的CCK-8具有良好的收缩胆囊、增加胆汁分泌作用。

其他文献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9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 NUD)患者空腹胃液二羟胆烷酸、三羟胆烷酸及总胆汁酸进行了定量观察,并讨论了胃液胆汁酸含量变化与胃窦部、胃体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胃液二羟胆烷酸、三羟胆烷酸及总胆汁酸含量明显增高,并与胃窦部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γ二羟=0.4451, P<0.01;γ三羟=0.4238,P<0.01;
期刊
特选4%胆酸钠、40%酒精、15%高张盐水及60℃热糊为造成胃粘膜损害的损伤剂;4%辣椒煎液、牛乳为抗损伤剂;结合低量MNNG,在610只Wistar大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各单一损伤剂组胃肿瘤发生率基本为0;MNNG组为22.2%;而同时结合胆盐、酒精、高盐、热糊之各组则为38.1%、55.9%、86.2%及88.5%,较NG组均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P<0.05, P<0.01)。如在损伤剂灌
期刊
本文报道在持续应用利尿剂的条件下,补给足量电解质,促进肝硬变患者腹水的消退。应用这一方案治疗32例,腹水全部消退,而治疗时间却较常规方法明显缩短(P<0.05)。同时随着补钾、钠量的增多,血钾、钠维持较高水平时,腹水消退时间可继续缩短,效果显著。
期刊
在上海地区114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23.2%;HBsAg阴性患者中HCV感染率为17.8%;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者占全部患者的14%。HCV感染患者HBsAg阳性率为66.7%。HCV与HBV重叠感染患者肝代谢功能损害及免疫功能紊乱似更严重,肝硬化合并症也较多见。
对十二指肠粘膜粘液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胃上皮化生(GM)常发生在DU边缘部粘膜,酸性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是诱发GM的重要原因。GM为幽门螺旋菌(HP)在十二指肠内引起感染提供了条件。电镜显示HP对粘膜有破坏作用。提示胃酸和HP是十二指肠溃疡(DU)形成过程中的致病因素;GM是DU的组织学特征,是预测慢性十二指肠炎是否能发展为DU的有用指标。
期刊
对原发性肝癌(PHC)24例,继发性肝癌(SHC)12例及海绵状肝血管瘤(HCH)15例的磁共振成像(MRI)结果表明MRI能清晰显示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瘤内间隔、癌栓和肝硬化程度。本组发现病灶220只,最小直径为0.5cm,<5cm者189只,占86%。T1能检出病灶,T2则有助于病灶性质的鉴别。HCH的T2时间常>80ms,而PHC<80ms者居多,本组分别为83.3%和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