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小说《祝福》的教学中,即可采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笔者在教授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即采用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觉得效果非常好。
  一、教师设问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带着更多答案去学习。”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即教学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启发,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不断产生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
  在《祝福》的教学过程中,理解小说的主题是重点和难点,围绕这个问题笔者主要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理解作者用“祝福”做标题的含义;二是探究祥林嫂的死因;三是讨论在电影《祝福》中,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的这个情节增添得是否妥当?从而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究,完成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鲁迅的文章向来深奥难懂,学生一般不太喜欢学,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在上《祝福》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观看1956年由夏衍改编的电影《祝福》,了解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小说和电影不同之处。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笔者设置问题:作品写的是祥林嫂的故事,却为何起名《祝福》?根据你的理解,如果给小说重新命标题,你将如何命标题?话音刚落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性很高,争着回答。学生重命的题目有:《一个女人的遭遇》、《祥林嫂的故事》、《灰色的雪》、《枷锁》、《罗网》、《狼与“狼”》……,且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笔者又趁热打铁提问:作者为什么用《祝福》做标题?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是线索作用,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它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又使文章结构谨严。二是对比、反衬。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是无福可祝、无福可言。祥林嫂是在祝福声中死去,用祝福的热闹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拿富人的“福”和穷人的“苦”相对照,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探究祥林嫂的死因问题时,笔者让大家做一回福尔摩斯,侦破一个凶杀案,学生很新奇。笔者设置问题引导:勤劳、善良、能干的祥林嫂,在鲁镇人一片祝福声中寂然地死去了,她怎么死的?谁是凶手?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最后得出结论:鲁四老爷是有钱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权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祥林嫂的婆婆、柳妈及鲁镇上的人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愚昧、冷漠、麻木、落后,不自觉地成了逼死祥林嫂的帮凶。笔者趁机点拨,正如著名作家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也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最后确定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是封建礼教和迷信,这样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小说的主题理解。
  二、培养学生释疑,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要由“供应型”向“超市型”转变,要充分调动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权。课堂内容要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能力型”转变,通过课堂学习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地激发释放出来。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讨论杀害祥林嫂的真凶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查找和祥林嫂有过接触的人,从而锁定嫌疑人范围,然后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证据对嫌疑人逐一进行排查,然后找出真凶。学生做福尔摩斯破案,十分兴奋,小组积极合作,很快从文中找到了真凶。但也有同学提出了疑问,那就是祥林嫂的婆婆和鲁四老爷是不是同类人,是不是也算杀害祥林嫂的主凶。这个问题一出现,学生反响很大。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辩论。支持方和反对方各执一词,辩论非常热烈。支持方的理由是,婆婆逼着祥林嫂第二次嫁人,造就了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导致了祥林嫂的命运更悲惨以致于活不下去。反对方的理由是,祥林嫂的婆婆和祥林嫂、柳妈以及鲁镇上的人们是同类人,是社会最低层的人。婆婆为了给第二个儿子娶妻,不得不逼祥林嫂改嫁。封建社会婆婆卖媳妇是正常的,人们甚至还夸她精明,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通过探究讨论,最后明白了第二次嫁人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的,祥林嫂注定没有活路。然而,她婆婆是害人者也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因此鲁四老爷和祥林嫂的婆婆不是同一类人。
  三、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爱好,对文本实行有偏向性的解读,更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本是一个客体,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留下空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识。
  在笔者第二个教学环节即将结束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疑问:小说中“我”对祥林嫂的死有没有责任?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在笔者预设问题之列,因为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比较简单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但是既然有学生质疑,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于是,笔者专门留出2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和讨论祥林嫂死前对“我”的有关鬼神有无的询问,从而得出结论:“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不能给她明确的答案,也间接促成了她的死亡。
  为了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笔者设置问题:在电影《祝福》中,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个情节增添得是否妥当?为什么?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一个学生说:“怒砍门槛”这个情节加得好,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意愿,很解气,她“怒砍门槛”说明当所有的希望都变成绝望时,祥林嫂的这一举动更能反映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马上就有同学反驳说:“怒砍门槛”这个情节添加得不好,因为当祥林嫂把所有的钱都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可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终,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柳妈是同情祥林嫂的人。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才更能反映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对这个问题,笔者没有做简单评判,而是充分肯定了双方同学的观点。通过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学生发言积极,他们发自内心的谈论,让笔者十分欣慰,笔者喜欢这样的教学场面,因为学生已经融入到课堂中来了,而且是那么主动。笔者感觉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比以往同一内容的教学效果要好,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主动探究的兴趣,超过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深深体会到,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整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他们能在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中掌握知识。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红星中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高中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状态。传统的作文评价,基本是以老师的评语为主,老师给个分数。这种单调的评价标准、静止的评价尺度,对于作文教学收效甚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也就是说,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要诊断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激励学生对照问题改
韩国将通过扩大双重国籍拥有对象范围吸引人才  韩国国家竞争力强化委员会8月29日表示:“目前正针对自己无法决定国籍的海外领养儿或通过跨国婚姻获得韩国国籍的外国人和居住在国内的侨民等,从人权角度出发,积极研究允许其拥有双重国籍的方案。”   韩国国家竞争力强化委员会今年4月决定推进对完成兵役义务的男性、进行一定社会服务活动的未服兵役者和女性以及外国优秀人才等允许拥有双重国籍的方案。此次进一步扩大了其
数字    中国政府向突尼斯捐助价值2 000万元的教学设备  中国政府无偿援助突尼斯政府教学设备交接证书签字仪式于2008年12月30日在突教育和培训部举行。中国驻突尼斯大使李蓓芬以及突尼斯教育和培训部秘书长纳赛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交接证书上签字。   纳赛尔在签字仪式上发表讲话,盛赞突中两国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   出席签字仪式的突尼斯教育和培
【摘 要】长久以来,在探讨《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匡超人等读书人悲剧艺术形象时,人们总是把他们的悲剧命运归结为科举制度的罪恶。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并不是他们悲剧的根源,中央集权制产生的官本位体制培育了科举制这朵恶之花,黑暗的官场、腐败的政治才是范进、匡超人之类的读书人人生悲剧的真正根源。  【关键词】科举制度 匡超人 悲剧 官本位     学习吴敬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布拉德利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其通过重组与战略规划、削减委员会成员的课程、设置“集群”试点、实现大学教师与职前教师的课程合作、统筹安排大规模活动,发展成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的典范。  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布拉德利大学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
摘要:在活动单导学的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的大背景下,充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课程目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思维导图有利于化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创设思维导图能提高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创设思维导图完善了化学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活动单;农村高中化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
2009年11月15日,我就任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教科文组织的使命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构筑和平。为此,我期待着与整个联合国大家庭建立充满活力的合作关系。  我深感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它可能带来新的突破,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趋同化的风险。这个时代的另一大特征就是面临多层次危机,这说明我们需要审视我们的处世方式
据英国教育部官网2019年9月2日消息,英国计划在2022-2023年,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增加到每年3万英镑。作为英国政府面向新一代教师的最大规模薪酬改革计划,此举将使教师成为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职位之一。  9月起,英国政府将为教师养老金计划提供更多资金,教师每年将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额外获得23.6%的雇主养老金,以便学校领导能够将尽可能多地集中资源在教学一线。英国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
【摘要】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历来是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一个艺术主题,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示例来探析语文新课导入的“不寻常”。  【关键词】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 情境熏陶 巧设悬念 综合运用    “万事开头难”,授课亦然。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
食神大会初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