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初骈体小说的消亡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hui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骈体小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说文体,它脱胎于中国古代的骈文,具有柔靡绮丽、抑扬顿挫的美学特征。民国初年骈体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高潮时期,但在“五四”之后骈体小说逐渐走向消亡。具体来说,骈体小说消亡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内容的重复、发行媒介的制约和白话文学的冲击。
其他文献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广谱哲学是深奥、晦涩而神秘的。《广谱哲学浅说》的出版,为人们揭开了笼罩在广谱哲学上的层层神秘面纱。其中,始终围绕在初学者面前的两大谜团,即哲学问题
葛浩文1991年英译了贾平凹的《浮躁》,时隔25年,他又翻译了贾平凹最具争议的小说《废都》。葛浩文的翻译使莫言、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传播并获得好评。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