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品质,提升文化素养。笔者依据学校“海魂育新”特色课程的引领下成立了“育新班”书法课堂教学试点班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开展研究,初步形成了以书法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为载体,收到一定的成效。
  一、南沙一中书法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 我校“育新班”书法教育特色
  南沙一中作为南沙区的龙头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南沙区书法艺术渊源深厚,名家辈出,这些为学校开发书法艺术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中小学校可以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基于以上实际,在学校“海魂育新”特色课程的引领下成立了“育新班”书法课堂教学试点班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确立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南沙一中为例》。“育新班”书法课堂教学试点班,采用动态生成的观点,以普及与提升相结合,注意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规范书写、锻炼其耐心,培养书法特长,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有利保障。
  2. 我校书法教育的现实状况
  通过调查了解显示,高中阶段没有时间学习书法,或者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专门的书法课学习的同学人数达到90%以上,显而易见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之重,在书法师资上,基本上也没有专门的书法专业的教师,没有系统统一的书法教材,甚至学校也没有专用的书法教室、没有充足的笔墨纸砚供学生练习,等等,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3. 我校书法教学的问题
  缺乏师资。学校的书法课程由本人兼任,而本人在书法造诣上也有很大的瓶颈,在书法教学上经验有明显不足,同时除了日常育新班的校本课之外,还担任其他年级美术课十六节,工作量饱满。
  缺乏教材。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尚未制定出书法教育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方法,没有统一的书法教材的编制,从我校的校情出发,针对育新班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内容编写以书法基本知识和古今书法家介绍历史典故,书法作品的鉴赏及书法课的练习方法为学校的书法校本教材,教材目前还在完善整理,有待检验。
  教学模式等有待完善。目前,“育新班”书法校本课程初步设计为:课堂教学、名家指导、参观展览、校园活动、比赛展览等教学模式。日常教学以书法技能训练为主,辅之以书法作品欣赏,同时确立以初级、提高级、高级的三大评价体系。此模式是否科学有效,评价是否合理,其研究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课时问题。课程开设方面时间难以保证,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课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联系时间,学生只能靠课后临帖才能更好的体悟。
  二、“育新班”书法教育课程的实施
  “育新班”書法课堂教学试点班为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每周两节课,利用周二及周四下午进行学校集中的课本课程培训,积极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1. 抓特色课程
  我们依据实际情况特点,自编了《海魂育新-墨香校园》校本教材,教材编排从点画教学开始至谋篇布局,将教材识字内容和《教程》内容安排相结合,编排科学、体例新颖、实用性强、成效显著。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开发了写字指导课、书法欣赏课、书法文化研究课三种课型。
  写字指导课。我们创设了写字三步教学法(模式):一看,即读帖、观察感知;二练,即写,实践体验;三评,即分析感悟。
  书法欣赏课。教学环节大体为“分析风格-教师引领-学生模仿-比较品评-巩固提升”,要让学生欣赏到书法作品的妙处,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欣赏。具体到一幅作品的用笔、用墨、章法布局、结构等方面,在书法的线条、结构中感受情感意蕴,获得特定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书法文化研究课。比如:对中国文房四宝的研究,对甲骨文字的研究,对兰亭文化的研究,等等,通过书法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2. 抓特色活动
  专家讲座。邀请书法名家为学生开设书法欣赏的讲座,帮助学生提高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书法的笔法和布局技巧,同时邀请书法名家每周一下午的技法练习课亲临辅导,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
  参观展览。走进美术馆、走进广州美术学院、走进名家工作室,参观系列书法展览,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书法艺术美的感悟能力。
  网络辅助。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查询资料,了解书法名家的典故,观看书法名家的影片,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欣赏书法作品。
  比赛展览。通过书法比赛、展览、给高三毕业班送祝福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部门或社会组织主办的书法比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抓课程管理
  书法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书法教师队伍的水平能力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书法专业水平。聘任校内已具有相当书法水平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对其他科任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逐步引导全体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以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书法教师队伍。
  构建环境,让书法艺术沁入人心。书法艺术不仅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而且还会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因此,在校园里创设一种墨香氛围与之相适应显得尤为重要。
  “书法”内涵的开发。利用每周的书法校本课进行书法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中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汉字书写的规律,形成了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利用多媒体定期播放有关书法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演讲等形式讲述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轶闻趣事,引导学生向人书具佳的书法家学习,通过给高三学长写祝福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等等。
  “书法”教育形式多样化。不定期邀请校外名家到校举办讲座、现场指导学生写字和书法作品欣赏,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每学期开展一次校级书法竞赛活动,评选校园书法“十佳之星”,举办校园书法展览,为学生书艺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平台。
  4. 抓评价机制
  建立书法教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对学生的书法作业应采取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书法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其他文献
詹姆斯·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中关注历史的策略之一是揭示历史发展的共性。乔伊斯试图在千姿百态的世界历史中寻找规律与共性,他运用维柯《新科学》中的历史循环理
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老师,我想帮孩子们改变学习语文的观念,找寻或保持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 让孩子们了解语文,换个角度来接受语文的学习  语文的魅力,其中一份来源于语文本身。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语文也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当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必须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然而,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的今天,很多学生受校园外围社会因素影响,在着装、仪表、言语、举止上强调自己的个性特色,但在集体生活中往往暴露出文明修养和人品内涵的欠缺,缺乏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进入青春发育的初中生因为正处于“暴风疾雨期”和“心理闭锁期”,导致生
1993年6月,林伟贞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广州市名校文德路小学工作。自此,她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但无论在哪所学校工作,她都始终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牺牲无数休息和假期时间,满心
在品德教学中实施“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必将得到各方面的最好学习与锻炼。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这一环节中教师就要善于巧妙地把品德教学内容转化成情景。把学生引入情境过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  
为了得到一种简单有效的阵列天线方向图控制方法,首先,从二元阵天线的结构及方向图入手,结合方向图乘积定理,通过对阵元天线激励幅度和相位的控制,得出了一种基于二元阵交替
黑社会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有组织犯罪,与恐怖犯罪、毒品犯罪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灾难性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有组织犯罪.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呈现
“美润”即“闳约深美、润泽东风”的简称。闳约深美,源自“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清·张惠言 《词选序》)。“闳”就是有广阔的胸襟、广博的知识、坚定的目标、远大的理想;“约”是约束、简约、选择,就是博采众长、学有方法、学以致用;“深”就是善于思考、深入钻研、百折不回;“美”就是完善自我、追求“大美”。润泽东风:“润泽”是指雨露滋润;“东风”比喻春风,源自“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唐·
舰船靠泊码头进行起降引导系统标校时,甲板处于晃动状态,架设在甲板上的全站仪无法满足置平要求,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动平台条件下基于全站仪的标校技术研究。首先,建立全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