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h_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农村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文章探讨了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障碍,并提出了加强风险文化建设、改进风险管理技术等措施。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一、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障碍
  (1)缺乏共同的风险管理理念。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在吸纳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部分原来的员工,这两类人群由于背景不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理念分歧。前者往往接受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相关培训和熏陶,了解全面风险管理对当今金融业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而后者习惯于以往的工作方法,不愿意改变现状,消极对待银行的风险管理变革。(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风险管理技术落后。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银行的硬件系统要求较高,然而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刚刚改制成功,相对其他商业银行来说,底子还很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很难满足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从软件系统来说,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对风险进行定量的识别、衡量和监测,这就需要银行具有一套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风险程度。而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足够的风险管理人才来实施这些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较多采用的仍然是定量分析。(3)风险管理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彻底,大部分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设立统筹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仍由各相关部门分散执行。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必须要有一套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银行的风险控制形成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原则才能通过风险控制流程顺利到达每个风险控制点。(4)外部环境缺失。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估必须要以企业或个人的真实资信状况为基础,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客户信用的真实状况银行很难获得。同时,我国社会还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大量存在财务造假、信息谎报等情况,这也降低了银行已得信息的真实性。此外,信用评级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外部评级所覆盖的范围很小,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作为农商行主要客户群体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很少涉及。
  二、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
  (1)形成全面风险管理文化。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有利于统一银行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顺利构建。银行要加强宣传,定期进行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的培训,在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同时,强化员工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认识,所有员工不仅要熟知自身业务范围内的风险,还要了解不同岗位、不同业务、不同地区的风险。(2)改进风险管理技术。一要完善内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银行只是在贷款方面实行了内部评级制度,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以、损失五个等级,大部分业务,特别是表外业务,还没有建立风险的内部评级;二要引进先进的风险计量指标,用量化的风险管理指标来评价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目前国际上经常使用的指标有资本充足率、经济资本(简称EC)和风险资本调整收益率(简称RAROC),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借鉴这些指标,考察运营中的风险;三要建立全面统一的数据库。量化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有力支撑,而强大的数据库则是量化的基础条件。显然,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还不具备建立独享数据库的能力,可以几家银行联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3)健全风险管理结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核心在于组织框架的构建。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其中董事会对银行的风险负最终责任;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统筹部门,领导各职能部门进行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处理和信息披露等工作;内部审计部门负责风险管理整个流程的监督和审核。此外,在健全组织框架的基础上,还要完善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监督管理。(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人才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保障。可以说,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最缺的就是人才。为了弥补这一短板,银行可以适当引进一批人才并定向培养一些业务骨干成为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引进的人才往往具有先进的理念,但缺乏对本银行实际情况的深入认识,定向培养一批骨干可以弥补引进人才的不足,双管齐下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参 考 文 献
  [1]丁丁.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经济视角.2011(5)
  [2]常艳华.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2(8)
其他文献
管理是一个层次渐递的过程,如何达成高层、中层、基层以及员工之间相互管理的协调性,是我们当前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需要理论探讨对基层管理者的激励方式以及管理
昨晚连夜看完了,忍不住去厕所对这镜子大哭,只因那12岁的经历与我相似,对着镜子,把镜中的自己想成了想象中的12岁的林海音:梳着两条长辫儿,两条红头绳无力地向下垂着,我手中
本文通过昆虫学家蒲蛰龙及其生物害虫防治研究工作的个案,探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主流科学观.本文首先指出,(激进的)“革命主义”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反科学”,或仅注重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屋拆迁也成为一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城市拆迁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冲突.只有规范拆迁行为,化解拆迁中
循吏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僚群体中州县官员的典范与楷模。作为州牧县令的亲民之官,循吏群体的教育水平、仕宦履历、治理理念、为政特点等问题是分析清代官僚政治、吏治清浊的关
【摘 要】企业套期保值,对套期保值的使用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考虑。由于原材料采购定价和产品销售定价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使得企业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企业为了控制风险敞口。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质量考核  企业是套期保值的行为主体,套期保值是企业众多经营工具中的一种,企业对套期保值的使用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考虑。由于原材料采购定价和产品销售定价在时间上的
软件服务外包MBA的开设,不仅有效地实现软件人才个人职业生涯的转型和提高,更有利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稳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保密,对于企业积累项目经验、节省培训费用、
【摘 要】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全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审计文化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
健身俱乐部是现代体育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有利于"健康第一"理念在社会的推广,是体育健身产业化的实体,并有效地调动群众、体育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体育健身运动的普及
【摘 要】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可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税收筹划在煤炭企业应用进行了研究,对煤矿企业的经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煤炭企业:税务筹划;经营;投资;所得税  税收筹划指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收政策,在不违反国家法、法规的前提下,利用税收法规所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计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