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磨牙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创伤牙合1例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
  通讯作者:胡丽萍
  【关键词】 瘘型慢性根尖周炎; 创伤牙合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9岁,2006年1月因右上后牙牙龈出现小包五年前来就诊。自述五年来右上后牙牙龈反复起小包,无自发痛,无冷热刺激痛,无咬合痛。半年前右上后牙曾在外院行根管治疗,具体不详,但小包一直未消失。否认外伤病史。检查:右上尖牙部浅楔形缺损,牙根暴露约2~3 mm,叩痛(+),松动Ⅱ度,冷测、电活力测无反应。侧方合早接触。无深牙周袋,颊侧近中瘘管红肿,挤压无脓液溢出(图1)。X线片示:右上第二前磨牙远中根侧阴影面积大,边界不清,似已波及右上第一前磨牙。右上第一前磨牙根充尚可(图2)。从颊侧瘘管插诊断丝显示指向病变来自右上第二前磨牙(图3)。右上第一前磨牙残根,根管口暂封物完好,叩诊(-),不松动,牙龈少量退缩。右上尖牙瓷冠修复,边缘密合,无叩痛松动。X线示:根充欠填,桩核达根中部,根尖未见透影区(图2)。左右上侧切牙、上中切牙、左下第二磨牙、右下第二磨牙缺失。口腔卫生差,牙石(++),牙龈缘红肿,牙周探诊有附着丧失。诊断:右上尖牙慢性根尖周炎,创伤牙合楔状缺损。右上第一前磨牙残根(根管治疗后)、慢性牙周炎。治疗计划:(1)口腔卫生宣教,教授刷牙方法。(2)右上尖牙调整咬合,根管治疗后充填。(3)右上第一前磨牙冠修复。(4)修复缺失牙。(5)牙周系统治疗。(6)定期复查。治疗过程:右上尖牙开髓,拔髓,不成形,腐臭,确定根管长度后根管预备,Cortisomal根管充填,AP-X树脂充填。X线片示根充恰填(图5)。右上尖牙调整咬合。在治疗的过程中瘘管闭合。
   2010年6月后复查:主诉右上尖牙无不适。检查:右上尖牙充填体完好,无叩痛,不松动,侧方合无早接触,瘘管瘢痕愈合(图4)。X线片显示右上尖牙根尖病变明显缩小(图6)。右上第一前磨牙金属烤瓷冠修复,无叩痛,不松动,侧方牙合无早接触,牙龈未见异常。活动义齿修复缺失牙。处理:定期复查。
  2 讨论
  2.1 窦道病源牙的确定 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确定病源牙时可能由于窦道的位置不在病源牙的根方,容易误诊。将窦道所在一个象限的牙进行仔细检查和从窦道口插入诊断丝拍摄X线片来确定窦道的来源是正确诊断必不可少的。
  2.2 合创伤引起慢性根尖周炎 病源牙楔状缺损很浅,没有龋及其他牙体疾病,无深牙周袋,无外伤史。检查患牙合早接触,松动明显,邻牙为残根,病源牙长期负担过重。X线检查:根侧大面积边界不清的透影区。经过调整咬合,根管治疗及修复残根均衡咬合负担后病变愈合。这些都支持牙合创伤性根尖周炎的诊断。
  2.3 感染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是要使根管内达到无菌状态,选择有持续消毒和杀(抑)菌作用的根充药物便可达到此目的。Cortisomal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根充糊剂,充填根管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诱导骨组织生长。有利于根尖周炎症的吸收和根尖组织的愈合。
  (收稿日期:2011-03-28)
  (本文编辑:王春芸)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影响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转移复发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乳腺癌转移复发的28例进行相关的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102例经彩超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二维图像和彩色血流
目的研究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和激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治疗组)44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与采用地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