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美学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影视作品中音乐的构成元素分析,说明它们的特点、功能,目的在于在影视作品中更好地运用音乐元素,拓宽音乐在影视中的运用范围。
  [关键词]影视 音乐 歌曲 音乐主题 运用
  
  音乐是视听艺术——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元素。即使在电影初期的默片时代,在放映影片时,人们往往在银幕旁边放上钢琴,为放映的影片进行伴奏,开始是伴奏一些与影片毫不相干的现成音乐。如使用贝多芬、巴赫等一些名家所作的现成音乐进行伴奏。后来就出现了专门为影片进行创造的音乐,用它来进行伴奏,使音乐与电影联系得更紧密。从此音乐真正溶入到电影当中。成为电影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以至有人认为电影从来就没有默片时代。我们对此不作辩解,只对影视的音乐元素进行分析。
  音乐是一种抽象艺术,它最能表现人的情感世界,触动人的心灵,成为最容易让人接受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早期的电影音乐作品当中,电影作曲家还是按照纯音乐的构成模式来为电影作曲,没有摆脱纯音乐的束缚。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音乐也逐步发生变化,影视音乐慢慢与影视画面相配合,与影视剧情相配合,与影视其它声音元素相配合共同组成影视声音。音乐在影视中能表达画面或其它元素所不能表现的东西,例如,使用充满忧郁的音乐旋律来表现人物的伤感,这比起用画面来表现方便、快捷具体得多。同时。音乐又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即使是在影视音乐当中,它同样保留着相对的独立性。它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它固有的象征性。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象征性来表现影视的环境气氛,人物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解释画面,推进和改变剧情的发展等。电影音乐在影视中功能很多,运用也很复杂,使它成为影视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因此影视从它诞生起就离不开音乐。即便是在影视的默片时代。对音乐的研究是广大影视创作者的重要课题。
  在影视音乐中,大体包括影视歌曲和影视音乐主题。
  影视歌曲:歌曲是影视音乐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每部影视作品都有其相应的歌曲,特别是对于印度电影来说,在影片中掺插歌曲成风,几乎没有哪一部电影没有歌曲,有的甚至多达几十首之多,这也成为印度电影的一个明显特征。影视歌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它与情节、内容在总体上保持协调一致,但是很多影视歌曲可以拿出来独立演唱。如电影《少林寺》中的《牧羊曲》电影《归心似箭》中的《雁南飞》潲曲,甚至有时人们对电影都记忆模糊,但对影片中的歌曲却记忆犹新。特别是商品社会的今天,一些影视歌曲故意朝着美妙动听的流行音乐方向发展。甚至完全脱离了影视的内容、情节,有的完全丧失了作为视听语言的意义,为了插曲赚取利润和为影片作前期的宣传,成为了一种纯粹商业行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对歌曲的运用比较谨慎,特别是一些艺术电影,一般很少使用歌曲。
  音乐主题:影视作曲家改变了电影初期拿现成的乐曲为电影进行伴奏而是有选择地针对剧情内容来设计某个贯穿主题的音乐,针对不同的人物或景致来设计相应的音乐形象。在剧情发展到某个关键的时候,音乐的主题就出现,只要人物或景致进入画面,与其相应的音乐形象也就出现,这就是音乐主题。也是表现性音乐在影视当中的具体运用,它可以在观众心理产生一种引导、夸张的作用,将音乐的情感赋予给观众。一旦某个人物出现在画面上与之响应音乐主题也响起,音乐所表现的情感随之灌输给观众,这样观众通过音乐对画面的情景产生一种共识。音乐主题在影视中的广泛使用,其实这是对被表现主体的一种解释、评价,为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内容作出的一种引导。
  在影视作品中,音乐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影视作品的优劣。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达内心情感:这是音乐最擅长表现的方面,从某种意义来讲,音乐就是人们的心灵之声,它可以深刻而有细腻地表现那些难以言传、也难以用画面来表达的人物的内心活动,使用音乐能轻而一举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在影视中,有时为了更好地让音乐发挥这个作用甚至可以牺牲一些具体情节,来让音乐作出交代,让观众从音乐中得到体会。
  第二:渲染气氛:对气氛的渲染、烘托是音乐的又一长项,这也是基于音乐的特性而定,音乐很容易煽动人们的情绪,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如为世界杯足球赛而谱写的《意大利之夏》,它能在短时间内让观众的心象火一样燃烧,充满激情。即使听不懂它的歌词,就凭它的音乐旋律就能达到这种效果。这就是音乐的伟大之处。美国好莱坞深知此道,在影片中经常使用音乐来煽动观众的情绪,以至人们总结好莱坞影片的“煽情三原则”之一就是利用音乐的力量。这不仅是在好莱坞。全世界的影视创作者都在挖掘音乐的这些潜能,将音乐的功能运用到影视艺术当中。
  第三:音乐可以直接介入剧情,使剧情发生变化:这其实是利用音乐固有的象征性。严格来说,并不是音乐改变剧情,而是剧情的变化需要音乐的介入。在某些时候,通过画面来改变剧情可能需要大量的篇幅这对把握影视作品的长度和节奏都不允许,这就需要利用一些视听元素来达到这个目的,而不需要过多的画面来作交代。我们经常在影视中听到一些旁白或独白说明,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之一。由于音乐的象征性,如一对新人结婚的场面,如果响起一段不和谐的音乐。这将预示这对新人以后的命运。通过音乐的介入。我们可以知道剧情将发生变化。
  第四:音乐可以改变和把握影视的节奏:音乐和影视都具有明确的节奏感,影视的节奏可以通过音乐来改变,而这一改变往往可以通过歌曲来实现。当剧情发展到一定阶段。观众的内心随着影视剧情的扑朔迷离感到胸闷气喘的时候,影视插曲的出现使节奏得到舒缓,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压抑感,使观众得到片刻的休息。而在一些广告宣传片中。画面的频繁跳跃令观众感到杂乱无序,而音乐的介入可以将这些看起来似乎毫无联系的镜头统一在音乐的氛围之中,使松散的画面融入有序的音乐中。这在一些商业广告、宣传介绍片中常用的视听手法。
  此外音乐在影视中还有很多功能:如可以解释画面:造成地点感:表明人物身份等等。音乐在影视作品当中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对音乐的充分、合理利用可以使影视作品增光添色。因此,对音乐的分析研究对影视工作者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以感性记忆作为理解上海电影与电影上海复杂关系的入口,重申影像叙事对都市现代性的改造,以及城市生活之于都市电影的风格影响。从“天堂”、“原罪”、“革命”,“众生”到“怀旧”,试图勾勒出电影与上海互为表里的造梦机制。  [关键词]上海 电影 记忆 历史感性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迅速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经济文化中心。1896年这座号称“东方巴黎”、“东方不夜城”的神奇之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
“数字导演”为市场上目前唯一得到苹果认证(MFi)的连接相机和iPad的电子产品。 “数字导演”通过稳定的USB线连接相机和iPad,通过专属APP应用监控相机的拍摄和控制,从而能够完美匹配佳能及尼康的单反相机及iPad Air/iPad Air 2。“数字导演”通过专属CPU(ARM? Cortex?-A8 微处理器)和专属App应用,在iPad和相机之间,创建了全新的应用界面,实现了通过iPa
[摘要]圣·奥古斯丁的文艺思想尤其是他的美学思想在西方文学及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及艺术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前人,有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文艺思想,对理解中世纪文学美学及西方后来的文学发展都有重要意。  [关键词]圣·奥古斯丁 美艺术 奥古斯丁与新柏拉图主义    一、引论    圣·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是西方宗教和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中世纪初期西方基督教神
摘要 意识形态是反映特定的经济形态、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与要求的观念体系,电影在本质上是个体对物质世界的重新构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美国喜剧电影《博物馆惊魂夜》利用隐蔽和象征的方式再现了一幅关于历史的想象性图景,将美国的意识形态传播给观者,来实现对主体的询唤。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想象关系 历史再现    看过美国喜剧电影《博物馆惊魂夜》的观众一定仍对它温情而搞笑的故事情节
如果问哪一首歌最容易让人热泪盈眶,《我和我的祖国》一定名列榜单。“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词作者将“我”和“祖国”比喻为孩子和母亲,又将“祖国”和“我”比喻为大海和浪花,这两个具象而生动的比喻,准确又动情,表达了个人和祖国之间,亘古不变的情感。  国庆节来临之际,不禁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表达个人对祖国的情意呢?有了上面两个比喻,思路就更清晰了。我们可以转而
[摘要]穆德远改编的电视剧《金锁记》从商业角度出发为了迎合大多数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以情节化,通俗化的方式将雅俗共赏的文学经典《金锁记》改编成通俗化的电视产品。  [关键词] 张爱玲 穆德远 《金锁记》    2004年,穆德远将电视改编的《金锁记》搬上荧屏,使张学研究界一片哗然。今天,笔者重提穆德远《金锁记》的电视改编,目的不在于讨论其应否或是否忠于原著,反而希望在接受了小说和电视乃两个不同媒体
由于这几只镜头都是较新发布的,在分辨率方面几乎难分伯仲,因此我们的对比更偏向于一些更专业的方面。你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片对比各只镜头的焦外虚化效果,并直观的看到它们在近摄能力上的差异。  在焦外虚化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佳能的焦外最为柔和,光斑的圆度也最佳,尼康和腾龙次之,索尼则因为有非球面镜片的原因,光斑有洋葱圈现象出现。不过整體来看,各只镜头的表现都不错,在全画幅相机上的虚化很明显。近摄方面,腾龙镜
虽然不是F2.8镜头,但使用200mm端拍摄时,你依然能用二代“爱死小小白”获得明显而优美的背景虚化效果。畫质提升  “爱死小小白”是人们对于第一代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的昵称,也道出了人们对这只镜头素质的肯定。不过时过境迁,当年那只镜头的相机还处于数码化的初期,而今天,佳能相机的像素已经超过了5000万,对镜头的要求更为严苛。  所以佳能适时推出了重点改善画质的EF 7
[摘要] 以新型传播媒介为核心的第三次信息革命,使工作方式产生了变化,数码技术极大地改变了视觉艺术传达的方式、范围和速度。现代商业插图设计作为现代视觉艺术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领域也随之迅速延伸渗透至社会各个经济文化的角落,并在各种媒体中快速传播。走到今天,其内涵、功能及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与相关的学科产生了新的融合。  [关键词]读图时代 设计 重构 突破平面    引言    当代数字化
[摘要] 媒介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书写对象、书写方式、书写心理等等都相应发生变异,其所折射出的更深层的问题是人类的认知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结构的裂变。高校影视课程的设立如果单纯从艺术审美出发是不够的,应当树立大影视观,重新思考定位影视教育。本文剖析了现代社会人类读写能力的变异,在此基础上对影视教育进行了认真思考。  [关键词] 读写能力 视觉 影视教育 影视观    一、读写能力的内涵